解嚴三十:誰都沒有資格對這個社會冷漠

【本報訊】1987年7月15日,台灣人民結束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迎接人民盼望已久的解嚴,今年正逢30週年,為紀念解嚴之重大意義,台南市議員呂維胤特於舉辦之青年領袖營中,邀請民進黨團副祕書長徐佳青,以「解嚴三十 自由高唱」之課題,教育青年們正視過往錯誤、守護當今自由,並民主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徐佳青表示,在戒嚴令下,政府對人民的思想來源無所不禁,連「杯底不可飼金魚」、「燒肉粽」等表示人民日常的歌曲,亦能被冠上意圖分裂國家、危害民族、為匪宣傳等罪名而被禁、甚至加以判刑。後來社會抗爭成功,台灣結束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徐佳青認為,文化對立是創造的開始 ,台灣何其有幸有多元的文化,但社會各角落依然藏有許多問題,他呼籲大家把握現在的言論、思想自由,去了解、發現進而改善,如此,台灣才能更進步。

課後,呂維胤特於贈送徐佳青《那一年,寄不出去的教會公報》一書,此書為台灣教會公報社為記念台灣解除長達38年戒嚴令30週年特輯所發行之新書,紀錄解嚴前夕,臺灣警備總部沒收《台灣教會公報》,逼使教會牧師首次上街遊行抗議,最後官方重印發還一事。

呂維胤以書中「誰都沒有資格對這個社會冷漠」一文,鼓勵在場青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他表示,解嚴後,大眾能接收的多元性與創造性日與俱增,這是民主種子萌芽後的成果、是前人用奮鬥與犧牲才換取,大家都應該珍惜。他期望在場青年,拿著民主所帶來的自由,選擇一處自己喜愛的角落,努力耕耘、勇敢發聲,這是舉辦此次營隊的目的、亦是當今社會之所需,若各領域若皆能擁有青年的關心,台灣社會就能有更加進步的動力,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