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者 獻身台灣的巴克禮

在台從事宣教事工60載 死後埋骨於府城 現代教育鼻祖 文字事工奠基者

南神教授亞大偉扮演巴克禮,重現當年巴克禮暗夜出城找到日軍營地,送上和平書的過程。(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以城市不滅燈火與人車不歇喧囂為背景,10月20日晚間台南市巴克禮紀念公園,舉行「愛的紀念:台南和平紀念日」活動,重頭戲是重現122年前英國宣教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說服日軍和平進府城的歷史戲劇遊行。

SAMSUNG CSC

巴克禮1849年11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學習數理和電學的他,16歲時寫下獻身文,表達為主所用的心志。從此,巴克禮每年都會在生日當天重新簽名以表信念,1893年娶夫人伊莉莎白(Elisabeth A. Turner)後,她也簽名加入獻身決志。這份獻身文經歷輾轉波折,最終於2013年回到巴克禮創辦的台南神學院收藏。

19世紀,英國宣教師們發現中國地大,語言不易相通,但台灣南北語言可以交流,宣教師杜嘉德稱這是「馬其頓的呼聲」,是上帝指引、是百姓對福音渴望。受杜嘉德影響,陸續有多位宣教師來台傳福音。

1875年,巴克禮來台,他首先發現宣教一定要有本地台人參與才能長久,於是隔年創辦台南神學院,鼓勵包含女子在內的台灣人就學。除了神學,神學院也教授數學、潮汐與天文等科學新知。1884年創立聚珍堂,1885年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成為民眾教育的一環,報導過許多國際大事、醫學與科學知識等。

巴克禮在台宣教遭遇不少挑戰,如身患瘧疾、被民眾潑灑穢物。最嚴重為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台人排外情緒升高,民間謠傳教會擁護日本,憤怒的台人襲擊教會與信徒,在民雄、麻豆、觀音山等教會總共造成近30人被殺害。儘管不分漢族與原民,各地群起反抗日本,但最終不敵日軍武力優勢,只能投降。按計畫,日軍打算砲擊府城,台南人心惶惶之際,只能拜託具外國人身分的宣教師。最終,巴克禮接受委託,與宣教師宋忠堅等21人帶著請願書,披著夜色前往日軍營區交涉,最終說服日軍放棄武力計畫,和平入城。

為了記念這段和平入城的歷史,台南市政府自2016年開始舉辦「台南和平紀念日」系列活動,帶領民眾認識城市歷史。今年活動共有影展、裝置藝術、論壇與遊行等。論壇邀請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從信仰觀點介紹巴克禮;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怡宏與聚珍台灣總監王子碩以史實研究角度解讀和平日;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和台南社大老師黃嘉隆則分享巴克禮紀念公園成立與生態現況;遊行方面則邀請台南神學院教授亞大偉與神學生張允恩扮演巴克禮和宋忠堅。內容豐富,令各界期待明年會以何種方式展現紀念活動。

巴克禮1935年10月5日逝世,埋骨府城,享年86歲,一生60年歲月貢獻給台灣,生命奉獻的痕跡至今無所不在:巴克禮70歲時學習網球,網球曾是台南神學院必修課;86歲出任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小會議長,鍾愛聖詩〈我的性命獻互祢〉。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目前正興建小禮拜堂,取名為「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堂」。台南市也希望未來能與巴克禮故鄉格拉斯哥締結成為姊妹市。

腿長善走的巴克禮曾感謝上帝讓他來到群山萬壑的台灣,而台灣人也感謝有位宣教師以無私的愛與勇敢,在黑暗局勢中找尋和平曙光。11月21日適逢巴克禮生日,本期專題將帶眾人回顧其宣教腳蹤。

日本政府接管引動盪  宣教精神和談救生靈

【林婉婷專題報導】台灣曾是鄭氏家族反清復明基地,但在1683年鄭克塽降清後,歸於清國統治。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清國發現台灣的戰略位置重要;1884年清法戰爭,波及北部基隆港與外島澎湖,清國更受警惕,隔年台灣脫離福建、單獨建省,開始修改行政區劃與鐵路、電報線、路燈等新建現代化設施。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國戰敗,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予日本。台人得知消息後群起反抗,延伸出後續的乙未戰役,主要戰事持續約5個月,台日雙方死傷慘重;台人多戰死,日人多病死。

2015年,台南大學推出的互動式教習劇場《1895開城門》,提到一個百年前台灣人掙扎不已的問題:投降好,還是抗爭好?當時台灣組成台灣民主國作為主要戰力反抗,由時任台灣巡撫唐景崧出任總統,但當北部被日軍快速占領後,唐景崧便逃亡至廈門。隨後由將軍劉永福擔任第二任總統,劉永福所在的南部成為反抗主力,台南大天后宮甚至成為總統府。

當時台灣武裝與戰力其實並不弱,從日本軍醫留下的死傷紀錄來看,有些日本軍人是被狙擊槍襲擊頭部而亡,可見戰況激烈,雙方戾氣鋒銳。北部與南部的戰況張力不同,日軍主攻南部時正值戰役末期,每個士兵都急著要軍功表現,殺氣很重,戰力集中。除了彰化八卦山之役與嘉義之役等主要戰事,台南也曾由林崑崗帶領武力反抗一週,但由於經驗不足與兵力懸殊,最終告敗。投降該日,劉永福棄台,是台人面對自身命運的開始。

SAMSUNG CSC

在這段歷史中,宣教師巴克禮受台南市民委託,前往日軍營地和談。巴克禮帶著台南市民請願書強調,劉永福走了就如同戰爭結束,不應該再有軍事計畫。主將乃木希典對巴克禮很禮遇,也接受台南投降意願。這段歷史看起來簡單,但事實上,大家都覺得談判不會成功,因為要收回軍事計畫是困難的事。清晨時巴克禮與台南市民開城門迎接日軍,同行談判的宋忠堅牧師與其他四位士紳騎馬跟在日軍隊伍裡,其實就是被當成人質,確保和談計畫不變卦。

康熙曾認為「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但清國接連遭受外強侵略,台灣與其中的關係密不可分。台灣身為連帶關係角色,戰火紛擾中或許因禍得福,或許血流成河,每一場戰爭生存威脅的戾氣與明日未知的恐懼,侵擾台人的身心,但巴克禮等多位宣教師將福音傳入台灣,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台灣。正如聚珍台灣總監王子碩所說:「記憶並不一定美好,有很多痛苦,但也因此你才是你,我才是我,台灣才是台灣。」

構築公共歷史記憶點  巴克禮成南市公園名

【林婉婷專題報導】不像全台各地許多公園淪落為雜草叢生的治安危險角落,台南市巴克禮紀念公園秀美如詩,是市民休閒好去處。很難相信,如今作為城市美學設計典範的巴克禮紀念公園,曾經被稱為垃圾公園。

巴克禮紀念公園所在地原本屬於都市計畫中編號18號公園,但因為當時台南縣市地權問題衝突,遲遲無法開發,一大片空地淪為垃圾集散地。直到愛爬山的里長李仁慈與里民們一同努力整頓,從3人到50人,耗費2年時間,近170趟垃圾車出入,許多大型器械協助下,2003年6月5日正式改名為巴克禮紀念公園。

巴克禮紀念公園也是難得還保有蛇類生活空間的都市公園。公園內夢湖水質好,加上特意以間接照明減少干擾,此處得以復育螢火蟲,也可見食物鏈頂層動物的蹤影,生態系相當完整。台南社區大學老師黃嘉隆表示,如果大家喜愛生物也理解生態,就知道怎麼保護牠們。

公園重建與經營都不簡單。例如廢棄物汙染的土地種植不易,外來種與原生種植物照顧不同等。但比起大自然挑戰,更多困難來自人,除了需教育民眾的公德心,更需要與公部門溝通。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重利希望民眾愛護巴克禮紀念公園,因為公園也是重要的城市記憶。

台南巴克禮紀念公園擴建所設「環境教育中心」。

過去政府曾推行一鄉一特色政策,強調食衣住行育樂等消費品生產,卻忽略實質在地性結合。這種透過人為製造出來的文化,無法讓地區民眾從中找尋更多活化創意與長久經營動力。如今政府改推行社區營造,定義中強調文化元素,但依然難以擺脫過去為了特色而生產、不合當地風情產物的弊病,討喜的主流設計看似美化社區,實際上如便利商店般一成不變,也造成供過於求導致市場失衡。

記念地方歷史與緬懷史實人物並不是歌功頌德,而是去認識能夠栽培養育人才的家鄉,是重新看見曾如此受到眷戀心疼的故土,是避免在金錢遊戲中失去對未來發展的期盼。沒有過去,走不到現在;現在如何,又影響未來。台南市民與巴克禮紀念公園的發展過程,實在值得成為各界規劃都市發展的例證。

啟迪民智春風又化雨  西式現代化教育入台

【林家鴻專題報導】清國末期西風東漸,馬雅各1865年來台灣醫療傳道,成為長老教會在台開教之始。10年後,巴克禮也回應著上帝呼召來台,他對台灣教會和社會最大貢獻之一是推動台灣教育現代化,60年的宣教生涯有一半時間都投入辦學,對於民智啟迪與文明啟發,功不可沒。

1875年,26歲的巴克禮在短暫學習廈門語被派來台灣後,獨自牧養12間教會。隨著信徒與教會不斷增加,宣教師人數卻不成比例,他下定決心培養在地宣教人才。隔年,他將在台南和高雄既有的「傳教者養成班」合併為「大學」(今台南神學院前身),這是台灣第一所大學和神學教育機構。

由於本身是電氣學專家,巴克禮在「大學」除了教授聖經知識,也帶學生接觸現代科學、化學、天文、數學;開設「宗教與科學」課程,希望學生以開放而非對立的思維看待兩者關係,當時討論颱風潮汐、原子性質、不同的演化理論等問題,令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

台南神學院雖曾配合政府教授日文,然而巴克禮最認同的還是在地語言,台北第一師範學校教師國府種武曾質問他日語教育落實的成果。巴克禮回答,報紙和商家招牌都用「國語」(日語),成效不可否認,但他從以前就堅決主張以羅馬字進行台灣語教育最有效果,絕不放棄。百餘年後的今日,台語言教育已成為南神重要精神,持續以台語授課、教台語,形塑學生的本土認同與文化內涵。

巴克禮治學嚴謹,曾因學生在課堂上看閒書,一時衝動將學生趕出去,後來向學生致歉;日治時期,神學院曾停辦過兩次,一次是因教師不夠,一次是與4名學生深夜擅離校舍外出看戲導致退學有關,校方重視教學品質和學生品格,巴克禮春風化雨,院長任內共為台灣培育了240名傳道人。

台南長榮中學

1885年,巴克禮所屬的台南教士會創辦台灣史上第一所中學「長老教中學」(今長榮中學)。設立目的包括神學院當時收的學生有限,且大多來自貧窮及未受教育的家庭,巴克禮期望藉由中學來提升神學生質素與來源;其他宣教師則期待創造信徒子弟受教育的機會,並培育教會小學的師資。

巴克禮曾任長老教中學第一屆董事長並代理校長,募款設置理化實驗室。中學突破傳統漢人教育只重科舉考試的窠臼,提供白話字、各國史地、自然科學、算術等課程,寫下台灣教育史新頁。

1887年,台灣第一間女子中學「台南女學」(今長榮女中)設立後,巴克禮也很關心,教會終於能透過傳道與教育打破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制約與歧視。由於當時女性受教育相當罕見,校方苦口婆心說服家長送女兒上學,祭出各式優惠,但不得綁小腳是不能妥協的入學條件,解放纏足陋習傳為美談。

印第一份報紙播知識  女宣教師成背後支柱

【林婉婷專題報導】19世紀末的台灣,識字的人少,書也還是用艱深難懂的文言文。若想要更快速有效傳福音、授知識與聯絡各地教會消息,就必須使用多數人明白易學的語言、文字。為此,巴克禮創立「聚珍堂」,就是今日的台灣教會公報社。是台灣第一間印刷所,並在此處發行白話字寫成的《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

台灣教會公報

《教會公報》是台灣第一份報紙,已有132年歷史,也是現存華語世界中持續出刊最久的報紙。內容除了記錄信仰相關消息,也收入關於台灣各種時期政治情勢、人文習俗、社會風氣等文章,成了現代人理解台灣史的重要參考之一。

堅持理念的《教會公報》也曾因與當局語言政策相悖而受波及;1942年,日本政府下令停刊3餘年,另外;1969年因為國民政府下令禁用台語、白話字而有半年無法出刊。不過,最嚴重的一次,當屬1987年2月,因為刊載二二八事件相關新聞,遭警備總部扣查整批報紙。此事促使教會牧者首次上街遊行抗議,最後政府空運發還。

雖然政治局勢緊張,《教會公報》仍常為讀者帶來新奇消息。例如1893年以大篇幅圖文詳細介紹聖經裡提到多次、但台灣人無緣見過的獅子。1912年鐵達尼號遇事故沉沒,《教會公報》提到乘客依著信仰教導,勇敢拯救婦女孩童的事蹟。《教會公報》也教育民眾火車、動物、醫學等各類知識,其中多達25篇白話字醫學報導,如登革熱、狂犬病等,也為後人從事白話字專業用詞翻譯,提供不少參考方向。

巴克禮催生了勇敢發聲的《教會公報》,其背後也有重要助力,就是他的夫人伊莉莎白(Elisabeth A. Turner)。1892年兩人結婚,隔年伊莉莎白來台,隨著巴克禮上山下海,前往東部也義不容辭。具護士背景的她隨身攜帶醫療器材,為各村莊的病患治療,甚至接待病患到家裡休養,並將宣教見聞記錄為書信,寄給家鄉親友。

另一位和巴克禮夫人同樣具備無聲身影的來台女宣教師,是巴克禮的好同工宋忠堅牧師的夫人伊莉莎白(Elizabeth Blackburn Christie)。1892年,來到台灣,身為醫術精湛女醫師的她,深得產婦信任,協助她們順利生產。兩位富有醫療知識的女宣教師,拯救無數體弱多病台人的性命,但往往在宣教歷史中,不小心地被眾人所忽略。

巴克禮獻身文提到「在我離世後,凡是活著的朋友,發現這與祢所立的約時,也能把這約當作自己的約。」而他的夫人婚後也效法他的作為,每一年皆在獻身文上簽署自己的名字。宣教師們言傳身教的精神,來台傳播福音種子,值得我們後人記念、流傳,而透過公報傳遞知識,勉勵眾人都能有「用愛心說誠實話」的無畏態度。

書介:《福爾摩沙的巴克禮》

1936年,由萬榮華(Edward Band)牧師執筆完成的《福爾摩沙的巴克禮》(Barclay of Formosa)以英文問世,運用巴克禮的書信、日記以及教會檔案,詳實記載來自蘇格蘭的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巴克禮投身海外宣教的歷程,刻畫巴克禮一生敬虔嚴謹的樣貌。這不單是一本傳記,更是南部長老教會的重要歷史。

在關於白話文的提倡與信仰的關聯,萬榮華寫到:「透過提倡使用拼音,巴克禮的目的在建立一個研讀聖經且熱愛聖經的教會。他主張人們不該完全依賴傳道人的隨意闡述,以獲得關於聖經的知識;他們應該要能夠用自己的話來誦讀並理解聖經。」

在巴克禮的婚姻生活方面,書中記載巴克禮夫婦的互動,得以一窺這位對台灣貢獻良多的宣教師伉儷的神祕面紗。書中寫到由於巴克禮夫人伊莉莎白的身體常被劇烈頭痛所苦,「然而,她無視於自己的病苦,反而常常在家裡招待其他的傳教師伙伴……無論他們是否為基督徒;她的殷勤好客,使巴克禮家成為一個美麗歡樂的聚會中心。她總是陪伴丈夫出巡鄉間,甚至跟隨隨他一起進入危險地區。她是第一位造訪東岸的女性傳教士。當朋友勸她不要冒險、以免遭到番人攻擊時,她笑著回答:『如果多瑪哥(指巴克禮)失去了他的頭,我的頭也沒什麼獨自存在的價值了!』」

此書雖然早在1936年問世,卻遲至2015年才翻譯成中文,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及台南神學院出版,讓台灣讀者有幸能夠貼近與巴克禮同時代的宣教師對他的評價與記述,看見更真實的巴克禮。(整理/陳逸凡)

漫談老公報:大家來辯論

出版於光緒20年(1894年)1月、第106卷的《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第3版曾出現一篇名為〈請大家辯論〉的文章,透露出早年在宣教師引領下所呈現的信仰面貌。

這篇由宣教師執筆的文章寫到:「我們的教會報已經設立超過8年,有許多用途,讓教會得著大利益。今日我們要思考新的方法,讓教會報發揮更大的功效。我們看唐山的會報有一項很好,就是他們得到弟兄贊同,撰文啟明道理、記錄消息、寫信辯論教會的規矩。我們雖然也曾接到來文,卻屬比較罕見。」

「今天我們看見弟兄聚集大會有大的功效,每次聚集都有益於教會,但是聚集的時間太短暫,許多議論不清楚。假使用教會報成為長久的大會難道不好?能夠將那些事情議論到清楚,只是需要寫信而不是發言。有不清楚的事情要發問,請寫信來給我們。不是要請宣教師回答,而是要印出來讓別人寫信來啟明,假使有錯,別人可以寫信來辯論,讓大家聽雙方的理氣,來折衷衡量。」

這篇超過百年前所刊出的文章,不僅讓人看見當年主持教會報紙的宣教師們開放的態度,針對各種有疑惑的事務邀請信徒來信發問;更特別的是,當年的宣教師並不是以由上對下的方式給出所謂「正確答案」,而是邀請眾信徒一起發表看法,在衡量雙方意見後由信徒自己評判。這種長老教會的百年傳統與胸襟,值得今日教會省思。(整理/陳逸凡)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