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精神興學育種

【陳逸凡台南報導】3月第三個禮拜,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訂定的「台南神學院奉獻主日」,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表示,支撐南神最重要的價值,即是宣教師巴克禮16歲寫下獻身文、為榮耀上帝而活的奉獻精神,期盼眾教會共同關懷支持本宗神學教育。

台南神學院是台灣最早的西式學院,源於1869年由牧師李庥及醫師馬雅各分別在高雄旗後及台南設立的「傳道者養成班」,1876年由巴克禮牧師正式將兩校合併設立「大學」。王崇堯表示,南神受到英國長老教會差派宣教師影響甚深,承襲了加爾文派的敬虔,以及蘇格蘭教會不受政府干預的自由傳統,在日治時期曾因拒絕政府指派院長而關校8年。

戰後第一位台灣人院長黃彰輝牧師則透過普世參與,增進對人權、社會公義、性別平權等認識,其在普世教協(WCC)任職時所提出的「處境化神學」,影響了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婦女神學等發展。這也是南神重要的傳統,即是「認同本土」,致力本土化的神學教育,關心台灣人的前途命運、與百姓一起受苦、獻身鄉土起造信仰的盼望,就是一個重要的神學主題。

王崇堯說,南神於1874年購得土地,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現存最早擁有的土地,幾乎可說是「台灣教會發源地」。近年因導演曹瑞原拍攝《一把青》後,校園美景廣為人知,未來南神期待透過硬體及軟體的配合,讓更多前來參觀者了解這間學校的精神。當前面對各種挑戰,包括以市定古蹟南神禮拜堂為主體來整修其他建築,讓校園景觀具一致性,其他還有讓南神成為台灣教會史研究的中心,豐富本土神學的內容。

現在「彰輝館」也將打造成「資訊中心」,除了可享用咖啡,也可購買由駐校藝術家繪製的明信片等,將南神的價值帶回去,成為神學教育的支持者。2019年將是當年「傳道者養成班」設立150週年,南神也計畫出版年曆,以12位一般信徒較為陌生的早期本地傳道人為主題,重新記念這些傳道人,找回台灣生命共同體的價值。

王崇堯指出,神學教育最重要的是經營「核心價值」。據他觀察,這是近年長老教會面臨較深層的挑戰,不僅神學生需要神學教育,教會長老也應修習神學課程,否則容易流於隨波逐流、各據山頭的競爭,失落了台灣教會是生命共同體的凝聚力,十分可惜。

除了原有的台南神學院持續招收道學碩士班學生外,2017年新設「南神神學院」也已在教育部立案完備,正式招收神學研究所及基督教研究所(含教會音樂組、宗教社工組)碩士班學生。除了奉獻支持,歡迎對台灣教會、社會及普世教會有負擔的基督徒報名投考,一同參與榮耀上帝、認同本土的神學教育運動。

本新聞專題將完整呈現南神第一任院長巴克禮牧師的獻身文、介紹其後繼者滿雄才牧師,並透過校友專訪以及實地拍攝校園美景,讓讀者更認識這間台灣第一所神學院。(本專題攝影/林婉婷)

為主所用決志獻身  甲子精華留存台灣

【陳逸凡專題報導】英國長老教會派遣來台的宣教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在16歲寫下獻身文,願意一生為主所用。此後每年生日都會在獻身文上簽名,以示奉獻心志,持續簽名69載(1865~1934年)未曾中斷。

婚後,其夫人伊莉莎白(Elisabeth A. Turner)也簽名加入獻身決志。1935年巴克禮去世後,遺物經英國領事館送回英國,獻身文由家屬領回保存。

1952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部大會總幹事黃武東牧師至英國遊學時,曾拜訪巴克禮的姪兒巴喬治(George Barclay)牧師,當時曾親眼看到獻身文手稿。巴喬治去世後,沒有人能確定這篇獻身契流落何方,直到南神校友張瑞雄牧師透過英國聯合歸正教會(URC)詢問,才發現獻身契由巴克禮的侄曾孫William Barclay Martin保存。

2013年,巴克禮的家屬正式決定將獻身文正本轉贈台南神學院。獻身文贈送紀念禮拜於同年9月5日在劍橋聖可倫巴教會(St. Columba’s Church)舉行,由巴克禮姪孫女Katherine Barclay Martin代表贈予,張瑞雄代表南神接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派駐曼徹斯特的宣教師鍾淑惠、倫敦大學教牧謝文義,與曾代理玉山神學院院長的懷約翰(John Whitehorn)牧師均一同出席觀禮。

2013年11月21日晚間在台南神學院舉行「巴克禮牧師獻身文返台典藏感恩禮拜」,這天正好是巴克禮164歲冥誕,代表著南神精神與價值的獻身文,終於回到台灣永遠珍藏。

巴克禮獻身文

 

永遠值得讚美的上帝啊!我謙虛順服,將我獻於祢。我罪惡深重,本不配站在天上主宰、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面前;尤其在此立約之時,更覺得羞愧,然我信有祢的恩典與計畫。在祢聖子的身上顯明俯就,祢的恩典使我心服接受。我知我是有罪的,得像稅吏搥胸痛哭,求憐憫與赦免。我到祢面前是藉聖子的名,是依靠祂的義,求祢代念子,憐憫我這不義的人。請不要再記著我罪,求接納我這背逆者。我確信一切權柄屬於祢。

今天我以最嚴肅的態度,誓約順服。我將放棄一切管轄我的。我要把我及我的所有,不論心思意念、四肢百體、財物、時間或一切力量,都奉獻給祢。為了使我成為有用器皿,俾能引導眾人歸向祢,更能榮耀祢名,我決意終身服從祢。我以熱切的心情、謙卑的決意,希望永遠屬於祢,而且時常能察知祢首要的指示,以熱情及歡愉之心來實現奉獻意志。

我將本身交託於祢,隨祢的旨意,從祢無限的智慧安排,俾能使我成為榮耀祢的用途。我不論何時都聽命於祢,以無條件的順服祢。不是照我意思,只要成全祢旨意。我樂意,忠誠的順服接受祢管轄。

主啊!求祢用我作為祢器皿。加我在祢揀選的百姓中,使我得以在聖子寶血裡洗淨罪,使我穿祂的義,在聖靈裡得以成聖。求祢改變我,使我能像祂一樣,得到清潔、喜樂、安慰及所需之力量,更使我生命在父神的榮光及能力之下生活。

嚴肅的死期一到,地面上一切希望與快樂都會消失,但願我記得把所立的約排在祢面前,而我的得救與盼望是確實的。主啊:求祢記住,天父啊!求祢可憐祢將死去的兒女,把我們抱在祢永遠的手中,以能力與信心放在將離的靈魂,也接納我的靈魂,到那睡在主裡的人的地方,以平安快樂等候祢對百姓應允的成就,在祢面前同享榮光與喜悅。

在我離世之後,凡是活著的朋友,發現這與祢所立的約時,也能把這約當作自己的約,願祢的恩典允許他有分於藉我們的大中保與祢立約的福分。願讚美、榮耀永歸於聖父、聖子與聖靈。阿們。

1865年11月21日,巴克禮,16歲立書

戰間中繼 成功交棒

南神第二任院長/滿雄才

【陳逸凡專題報導】提到台南神學院,首任院長巴克禮牧師及首位台灣人院長黃彰輝牧師,向來為人津津樂道。然而眾人對接續巴克禮成為第二任院長、同時也是1948年戰後復校第一任院長的滿雄才(W.E. Montgomery)牧師,卻較為陌生。

根據楊士養牧師所撰〈退休宣教師──滿雄才略歷〉,滿雄才於1909年初抵台灣,歷任《台灣教會公報》主筆兼經理、長榮中學院長、台南神學院院長等職務。1926年,滿雄才從巴克禮手中接下南神院長的棒子,任內不僅重視神學教育、充實學校圖書館、還曾於台南公會堂舉辦慈善音樂會。

1939年滿雄才牧師返國休假,由希禮智牧師(F. G. Healey)擔任代理院長,孰料1940年日本政府卻欲強制安排日本人擔任院長,經教士會討論後忍痛關閉學校,直到戰後1948年復校,滿雄才再度被推舉為院長。

根據楊士養文中所述,南神復校之初,滿雄才因體諒教會經濟艱苦,對於金錢支出十分謹慎,甚至連有人要更換紗窗,滿雄才都會親自檢查,以手指輕壓後指示:「這還可以用,不必更換。」

1949年8月22日黃彰輝接任南神院長,同一天並舉辦「滿牧師在台傳道40年紀念暨送別會」。離台後,滿雄才夫婦定居於加拿大,曾與醫師戴仁壽(G. Gushue-Taylor)為鄰居,戴仁壽來台後亦曾談論起雙方家庭共用汽車與洗衣機的趣事。滿雄才於1968年辭世,享年87歲。

為主冒險 跨域傾聽

校友/潘智豪

【陳逸凡採訪報導】客家中會美濃教會牧師潘智豪是台北小孩,大學畢業後因想要體驗南部生活、對本土精神有更多認識,所以決定報考台南神學院。潘智豪回憶,在他的成長背景中,「講台語好像是沒有水準的事,提到中南部常有各種偏見,然而就讀南神時,上帝一層一層撥開我的心,重新發現台灣文化多樣性以及台語之美。」

就讀南神之初,因為學校重視台語教育,讓慣用華語的潘智豪感到十分痛苦,「當你鄙視這個語言的時候,學起來就會很辛苦!」然而在挫折中,潘智豪逐漸對本土文化產生認同意識,3年後終於能以流利台語與人對談。他認為「南神注重本土神學,從本地的歷史文化出發,這是一種有『根』的神學,不是談論虛無飄渺的天國,而是講述此時此刻、在我站立的土地上發生的事情。」

「很多基督徒夢想到中國宣教、到以色列宣教,希望帶來復興。某些教派相信基督再來必定與中國的復興有關,而唯一能夠向中國宣教的國家是台灣,所以台灣是基督教復興的基地。不過我對這種觀點持保留的態度。」潘智豪說,「與其把希望寄託在中國復興,不如把台灣復興列為第一。南神的教育讓我清楚看見這片土地的美。『焚而不燬、打死不退』是南神的精神,不只是對政治,還包括對人文、公義的關懷、對弱勢的尊重,這是我在南神所學到的。」

潘智豪分享,雖然一開始讀南神的動機很幼稚,3年後卻徹底愛上台灣這塊土地,在南神所教導的本土精神中,體認「唯有認同才能宣教」。然而後來上帝又開了一個大玩笑,當他好不容易學會台語,滿心期待準備迎接台語牧會挑戰,卻被分派到客家教會牧會。

潘智豪笑說自己讀偉人傳記時覺得很浪漫,希望自己也能夠從零開始開拓教會,「一開始租間房子,誠心祈禱,人就慢慢增加,」想不到2009年畢業後,被派到客庄,跟想像相差很多,一時之間很難接受。

由於客語不是教會主流語言、客語聖經也是這幾年才譯好,許多南部客家教會甚至沒有使用客語,腔調至今也無共識,但「因為聽不懂真的很痛苦」,所以潘智豪又開始學習客語,他認為穿上客家傳統藍衫不代表認同,唯有一起生活、分享實際舉動,在軟弱、站立、跌倒的過程中活出愛與見證,才是最好的牧養,「其實信徒也是人,牧師的軟弱看在信徒眼裡,都知道。」

有天,一位只會講客語跟日語的長輩找潘智豪傾吐,透過翻譯大概得知阿婆在訴說年輕時在大家族被欺負的辛酸。「在聽不懂客語的狀態下,其實不能理解故事背後的哀傷,也無法跨越時空回到80年前去理解她的痛苦。」然而這件事刺激潘智豪思考,為什麼阿婆要找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年輕傳道人訴苦?
後來他體悟到,牧者是很好傾聽的工具,看見人的軟弱,像錄影機一樣錄下來、回放,提出信仰的指引。

「上帝的呼召與信徒的需求形成一個網,愛跟關懷是牧者留下來宣教最的大原因。」「認同、看見、接納,我們就成為一個好的攝影機,記錄他們的生活故事。」

潘智豪說,「人都喜歡活在安定中,在有資源、有同工,能夠被肯定的大教會牧會,得到很多的掌聲。」或者質疑「為什麼是我要犧牲」而選擇沉默式的原地踏步來麻痺自己。然而他認為「為主冒險」就是嘗試自己不敢做、或者害怕的事情,突破自己的思維跟界線。

潘智豪認為在舞台燈光下獲得掌聲反而比較容易,真的來到缺乏資源的偏鄉、甚至是你所討厭的人當中牧會,在你的恩賜才幹完全無用的地方,反而能夠培養健全的人格與「屬天的性格」,學習全然依靠耶穌基督,看見背後的生命故事與見證。因為不管環境再怎麼改變,傳的就是那位釘十字架、使人生命改變的耶穌。「祂都敢為你冒險了,你為什麼不敢冒險?」

校園自治 全台獨到

駐校藝術家/陳義仁

【陳逸凡採訪報導】曾出版《上帝愛滾笑》、《信耶穌得水牛》等書,以台語幽默漫畫記錄教會及社會時事聞名的屏東中會退休牧師陳義仁,近年受台南神學院長王崇堯之邀,擔任南神駐校藝術家,今年南神奉獻主日奉獻袋上的南神禮拜堂素描,就是出自他的手筆。

年輕時陳義仁到台北謀職,在《女性世界》雜誌擔任美編,3個月後離職,前往位於長春路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內的台灣教會公報社任職,原本應徵美編,他笑說自己後來「吃了好膽藥」,在沒有神學背景下也兼作副刊編輯。之後台灣教會公報社週刊部門遷往台南,他也隨之南下,因為對文字事工的熱忱,決定投考台南神學院。

陳義仁回憶當時的想法,「我認為我讀的是全台灣最好的一間學校,那是一段非常快樂的時光,校園裡沒有教官,也不用被逼著讀三民主義,學生自治會議也獲得完全尊重,除非師長受到邀請參加,否則都不會出面涉入,這是印象很深刻的事。」

當年陳義仁在校內除了編輯《聲音》等刊物,也曾撰寫劇本《死鬼也爭自由》,在4間神學院聯合聚會中公演,造成不小轟動,甚至劇本還被拿到黨外的競選場合中演出。求學期間正值「美麗島事件」及「台美斷交」,特務單位的人員曾進到校園內帶走成功大學學生,雖然校園內師生多是支持民主運動,但一直有耳語「某某人是『抓扒子』(告密者)」,如今回想起來印象都十分深刻。不過陳義仁認為當年情況複雜,加上人也會改變,如今看來這些耳語都已是過去的陳年往事。

陳義仁笑說自己不是很愛牧會,1984年受派至屏東中會光春教會牧會,當時光春教會剛從潮州教會分設出來,在他任內成立婦女團契,當時聚會多以插花、下廚為主,於是他興起編輯台語羅馬字雜誌的念頭。1989年輾轉在高樹教會落腳,一待就是28年。

甫到高樹教會,他即著手發行《風向》雙月刊,期許「觀察社會的風向」,以台語羅馬字刊行,期盼讓婦女、長輩能持續閱讀。內容多是翻譯或改寫具有啟發性的文章,例如公共議題、核能發電、女性運動、身體保健、台語詩文等,可惜雜誌3年後就收攤了。

陳義仁曾有一個罹患肌肉萎縮症的兒子,要揹著兒子上下樓,夜裡也必須起床為兒子翻身,幾年前教會完成無障礙牧師館,兒子卻在落成感恩禮拜當天過世。陳義仁說,以信仰立場來看,不管境遇好壞,都有上帝的旨意。

陳義仁認為,人無法完全理解上帝,很多事情都說不準。但是若相信世界上有一個帶著愛的造物主,不管什麼樣的環境,對他來說,世界一樣美好。「以我的一生來看,不管是多麼辛苦的環境,同樣都值得活下去,也值得感謝。」

談及退休後擔任南神駐校藝術家,陳義仁說其實多年前,前南神院長駱維道牧師就有類似的構想。「亞洲基督教藝術」指的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宗教藝術作品所呈現的樣貌也會呈現當地的特色,表達亞洲的處境。陳義仁說,近年作品多聚焦教會的建築與人物,回頭去看過去的作品,覺得還有改進空間,很想重畫早年經典台語漫畫,目前手上也在整理以台語撰寫的愛爾蘭詩歌集。

南神校園中庭的噴水池,多年前填土成為花圃,直到導演曹瑞源在拍攝《一把青》期間,無意間路過南神,對校園美景驚為天人,於是積極接洽,碰巧校方也有意重振往日噴水池榮景,雙方一拍即合,造就戲劇永恆經典場景,見證上帝的恩典與同在。
由英國宣教師安慕理(Boris Anderson)牧師參與設計的台南神學院禮拜堂,建於1952年,2002年由台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仿劍橋韋斯敏斯德學院興建,講台上經文選用約翰福音15章16節,不同於劍橋禮拜堂以拉丁文呈現,南神則以漢字呈現。
禮拜堂前「焚而不燬」裝置藝術,是排灣族牧師扶路客的作品,以長老教會信仰象徵、改革宗教會的信仰標記為設計理念。台灣第一個「焚而不燬」標誌,出現於清法戰爭後牧師馬偕所重建的教堂上,代表台灣教會是從迫害、艱難處境中洗鍊出來的教會。
巴克禮於1849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1875年來到台灣後,將60年精華歲月奉獻於此,1935年安息主懷後長眠於台南市基督教公墓。目前在南神教室長廊的一側,有藝術家劉聰輝於1976年製作的巴克禮胸像,凝視著這所他所熱愛的神學校。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