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節目「我們的島」團隊 從空污談環境意識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媒體報導在環保議題中有怎樣的地位?今年初衛城出版社發行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柯金源著作《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透過1980~2017年間多起紀實報導一窺台灣山川土木的美麗與哀愁。巡迴講座高雄場請柯金源與地球公民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李根政與談。

(攝影/林婉婷)

穿著「圍庄」紀念上衣的李根政,首先從公共電視現況分析。公共電視每年預算10億,與蘇花高建設1000億相比,公共資源分配落差很大。他自己曾主持公視「南部開講」節目,最初計劃本是公共電視台南遷,但在考量與取捨下,縮減為一個攝影棚。曾代表綠黨參選的他指出,台灣媒體資源都在北部,政治關注度自然也留在北部,「南部不是不夠好,是因為資源分配不足。」

話題延伸到高雄在地問題「空污」。他待在高雄20多年,參與不少環保運動。1987~1990年代反五輕、林園事件等,還有一系列都市綠地呼籲,如1991年催生柴山自然公園(經20年努力成為現在的壽山國家公園)、衛武營都會公園、愛河整治等。這些過程中,他強烈感受到高雄市環境與工業的連結與矛盾,「工業能否離開這個城市?如果不行,換個角度想,如何跟這個城市共處?」

他認知到高雄環境問題不只是反對工業,就如同空污擴散,高雄環境議題是長期、跨區域的事,「這也不是一個組織單獨抵抗就能解決的。」他以駁二舉例,高雄文化、觀光景觀有改善,但工業問題未曾隨政黨和執政者更替有所改變。

現場播放《我們的島》第804集〈呼吸在高雄〉,節目為2015年播出,今日看之,片中訴求或多或少改變,不變的是高雄天空依舊灰濛濛。從1946年接收日治工廠開始至1960、70年代,高雄重大工業區如臨海、大社、林園、小港等陸續完工。但附近居民大人罹癌、小孩氣喘、住屋率和房價下跌。

政府不處理,民間發起自力救濟。巡守隊與各大學合作,奔波採樣,試圖揪出不法排放或防治設備漏洞。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小民遊高雄,推出環境污染觀察之旅,邀請民眾關心空污危害。左營文府國小的小朋友自行上網查詢空氣品質,危險時升起空污旗——嚴重時,85個上學日有64天不能上戶外課。

李根政坦承,台灣主流媒體忽視空污問題,直到中國女主持人柴靜拍攝《穹頂之下》紀錄片,引起各國熱議才跟進報導。地球公民基金會曾辦理展覽,雖計有4、5萬人參觀,但似乎沒有獲得重視。群眾壓力不夠,政府與企業不會將改善放在心上,李根政請大家「走出同溫層」,不再對需求默不做聲。

公視主持人呂宗芬也在現場聽講,受邀上台分享時表示,台灣人習慣重口味報導,不習慣多元且緩慢的專題報導,另外為了博得關注,主流媒體常故意引導觀眾聚焦在「受害者」身上,而有受害者意識,「看見巨大的傷害,才會覺得那個議題重要。」但像空污非立即性的,就會讓人忽略。例如雲林麥寮,依附六輕工業區而生的聚落很繁華,但附近農村呢?空污飄散受害的其他地區呢?「若停留在受害者意識,沒有提升到環境意識,就會失去抗爭的動力。」她總結,「產業需要好好發展,但環境成本不要外部化。」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