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拿起聖詩來頌讚!

今年金曲獎,汐止教會青年黃奇斌所組的樂團茄子蛋得到「最佳新人獎」及「最佳台語專輯獎」。他所創作的〈浪子回頭〉也成為KTV熱門點唱歌曲。

其實,在茄子蛋之前,有許多的教會青年,吳昊恩、王宏恩、梁文音、豬頭皮、陳淳杰……等,都曾在流行音樂中嶄露頭角。70年代,民歌盛行時,教會青年也透過民歌創作將福音帶入年輕族群中裡面;《基督是主》系列的歌曲就是其中的一個成果,而最成功的歌曲,應該是〈愛的真諦〉吧!

從《基督是主》、天韻合唱團到現在流行的讚美之泉、約書亞樂團、鄭明堂、謝鴻文……等,這些團體或個人音樂家無不努力於創作,想透過當代的音樂語言述說自己的信仰。這些努力值得肯定。畢竟,音樂表現的形式會隨著時代而改變。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禮拜與音樂委員會於2009年出版了新版《聖詩》,推行至今已經9年了。新版《聖詩》收入許多當代、不同國家的詩歌,特別是台灣本土的創作詩歌,呈現多元的風貌,值得我們再三吟唱。

然而,「聖樂」或「宗教音樂」在現代的教會裡,好像沒有被真正重視,特別在主日禮拜中。或許是現代科技的方便,許多教會都使用PPT這個簡報軟體來作為禮拜時的輔助工具。而使用簡報軟體時,加入歌譜並配好文字於PPT是一個比較繁瑣的工作,使得一般的詩歌都好像卡拉OK的伴唱帶一樣,只打上歌詞。

如此一來,我們會發現主日禮拜的吟詩,常會有種含糊感;特別是那些新的、當代而我們不熟悉的旋律。因為不熟旋律又只太過於依賴銀幕上的PPT,使得吟詩常會帶過,也無法注重音準、節拍等音樂性的要素。最後,連歌詞的意思都無法好好體會。這是在主日禮拜時,常看到的問題。

〈浪子回頭〉〈愛的真諦〉或讚美之泉的詩歌,這些歌曲之所以能朗朗上口,是因為人廣為傳唱。但聖詩,我們可有重複地聆聽、記憶與傳唱嗎?

禮拜的音樂,不能只有當代音樂,也不能只用「傳統」的聖樂,而是必須配合整體程序來搭配使用。因此,熟悉旋律、咬字清淅地頌讚上帝是在禮拜中我們得努力的方向。因為這是「心靈與誠實」敬拜的外顯表現。而拿起《聖詩》看譜與詞來頌讚是第一步!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