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資訊公開透明、污染無所遁形!」綠色公民行動聯盟2015年發起「透明足跡計畫」,希望建立民間版本且開放共享的企業污染與違法紀錄資料庫,20172月募資成功並開始執行,今年開始藉成果書和講座向社會報告行動結果。914日晚間綠盟於高雄三餘書店舉辦講座,由綠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與研究員曾虹文主講。除了發表,也與聽眾交流、共議未來能有哪些環保面向關懷。

(攝影/林婉婷)

曾虹文表示,「該怎麼關心環境?」這個問題很多時候只停留在檢舉,後續取決於政府單位的執法程度,很難真正阻斷企業污染。透明足跡計畫整理政府、企業掌握的污染資料,讓民眾能夠有系統看見與隨時查詢,發揮監督影響力,亦能用於推動修法,或結合其他領域議題探討。

計畫上軌與影響力的開始,與六輕污染公害案有關。3年前台西鄉六輕汙染傷害聯合求償自救會提告,盼法院認定六輕汙染造成居民健康損害,但遲遲沒有結果,原因在於污染氣體舉證困難,民眾無法獲得企業內部資料,只能仰賴地方環保局是否有開罰單據。透過民間資料庫統整,才得知六輕10個月內有25211筆超標事件,其中有262件違法,卻沒有開罰紀錄。進一步調查環保局資料庫,發現超標時六輕用設備維修、未運轉等異常狀況為由模糊帶過,環保局未盡徹底查核責任,應補裁罰,而且裁處事由要公開,作為違法並造成地方污染的證據。

(攝影/林婉婷)

但不是每個環境議題都會走入法院。透明足跡計畫希望企業能夠主動、願意承擔其社會責任。於是透明足跡計畫網站建立集團與旗下企業資料庫,收納1400多個集團與屬下公司的相關資訊、裁罰紀錄等。從中能看到不少榮獲台灣企業永續獎的公司,其實都是污染大戶。資訊公開讓民眾有了判斷依據,例如被認為是環保衛生紙的品牌「蒲公英」,其製造商正隆公司曾被裁處127次,罰了超過4996萬。不少民眾知道後到其臉書粉專留言要求改善,迫使企業不得不出面說明,這就是公民力量的展現。

透明足跡計畫鼓勵大型企業成立具有環保理念的供應鏈,意指找尋重視環保的下游公司合作,未來也會在網站建立「品牌供應鏈資料庫」。另外因中美貿易戰,中國台商未來可能回台設廠,故透明足跡網站也計畫推出「台灣企業在海外表現資料庫」作為因應。

透明足跡官網。(相片提供/綠盟)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