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享盼望,同擔苦難──第18屆國家祈禱早餐會講章

(攝影/林宜瑩)

薛伯讚

兩年多前台灣總統選舉,現任總統蔡英文勝選的那晚,她不卑不亢的向全國人民說:「我們要謙卑、謙卑、再謙卑。」那是多麼令人感動的時刻,我心裡祈求上帝,讓蔡總統學像基督的「虛己」,讓她任內所作所為皆為國家、人民的福祉,為民主、自由、人權的普世價值來努力,把一切歸榮耀給父上帝。

感謝主,兩年多來,蔡總統的確謙卑,且堅定的一步一步向前走,為使台灣能成為一個新而獨立且正常的國家來打拚,因為只有當人民有國家認同,我們才有生存的立足點;也為台灣的轉型正義及長治久安來努力,因為「公義的果實是平安,公義的效果是平靜和安穩。」(以賽亞32章17節)

但我們也看到,這一切改革、更新的路,是多麼不容易。對外,中國對台灣國際空間打壓,一刻不曾間斷。對內,年金改革、黨產處理等也遭受極大的抗阻。顯然,我們都為這些「所當做的事」,一起受苦。
所幸,在一切的受苦中,我們仍不失盼望;反過來說,我們因為盼望而不怕受苦。正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5章13節所說:「願賜盼望的上帝,因你們的信把各樣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這節經文正是當今國際著名德國神學家莫特曼最喜歡的其中一節經文。

莫特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英軍俘虜3年,他非常喜歡看詩篇,認為詩篇裡充滿盼望的信息(如詩篇33章18~22節) , 因為有盼望,我們就能忍受苦難,並等候所盼望的應許實現。

綜觀羅馬書,可分為兩部分:前半部談的是「因信稱義」的道理,而後半部談的是在基督復活裡的「靈裡新生命」,包括12章「基督徒日常生活」、13章「政治活動」、14章「人際關係」,而這個大單元,即以祝禱的形式表明上帝是「賜盼望的上帝」。

正如莫特曼所強調:「上帝國的神學必須是一種公眾的神學,因為它參與社會的公眾事務,它是公開的、批判性的及預言性的上帝的警告及上帝的盼望。」這盼望的確會帶給世人動力──不怕受苦,樂意等候。
就如任何母親一般,生產是痛苦的,養育是辛苦的,可是無論如何辛苦,都因為盼望孩子長大成人,而得到力量。

又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85年通過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所說:「我們信,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為此,我期待,這盼望的記號,不僅是教會的告白,也能成為我們全民的告白。願上帝的靈帶領我們,同享盼望,同擔苦難。上帝賜福台灣!

(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