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凡台南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聚珍講堂12月15日舉辦《台灣建國神學:從聖經脈絡中看到上帝的呼召建國》新書發表會南部場,由作者台南神學院舊約學副教授羅光喜主講、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中央委員鄭彥凱主持,分享撰寫過程心路歷程及神學洞見。

羅光喜表示,此書絕大多數內容都以聖經為根基撰寫,越研究越心驚,深入統計後發現「國家」在聖經裡出現過500多次、「以色列、猶大」出現2000多次,顯然國家是聖經中重要的主題,他感嘆:「以色列的建國可以講,難道台灣的建國卻不能說?」

過去曾有人挑戰羅光喜,「你怎麼可以只為了一個國家的建國寫一本神學?」但是羅光喜認為整本舊約聖經就是以色列的國家民族作為背景,來啟示上帝的旨意,因此以台灣的建國來介紹上帝的心意,並沒有什麼困難,祈禱後心中滿有平安。

羅光喜以前台南神學院院長黃彰輝牧師的話做為開頭,過去黃彰輝常感嘆自己從英國學成歸國時,搭船途經的非洲、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都已經紛紛獨立,但這卻是台灣一個無法完成的夢想。過去黃彰輝在日本殖民時代必須為了弟弟講台語而向日本教官磕頭道歉、到國民黨來台後也需逃避迫害躲藏於廢墟之中,為何台灣人始終無法頂天立地活出上帝的形像?為何這是一個國吞國、人吃人的世界?

羅光喜指出,因為黃彰輝的緣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被帶出很不一樣的使命。對一般的基督徒來說,只求「信耶穌、得永生、入天國」,其餘的社會事不管。但是黃彰輝發現,整本聖經的重心對於入天國的記述反而不多,大多是耶穌到世間與人一起流血挨餓受苦、面對羅馬帝國的威脅,大祭司、文士、法利賽人與羅馬帝國妥協,耶穌則是思考「世界不應該是這樣子」,開始傳福音、醫病趕鬼、講比喻,成為今日聖經很重要的部分。

「當以色列在埃及當奴隸的時候,上帝無法自己在天堂過幸福快樂的日子,反而成為焚燒的荊棘來呼召摩西。」羅光喜分析,摩西被呼召時面對自私人性與公義神性的掙扎,無法自安於曠野的退休生活,起身面對法老的戰車與武力,此舉不是要消滅埃及,而是要帶領以色列百姓離開被壓迫之地,不是靠自己、也不是靠以色列百姓的力量,而是靠上帝的力量拯救以色列人。

「從人的角度來看,不可能對抗強大的帝國勢力,但是上帝很有意思,以不起眼的昆蟲降下災害,用至微小的東西打敗了強大的戰車武力。」羅光喜分享研究心得指出,大帝國只是歷史偶然,沒有照上帝旨意的,永遠無法重建,亞述、巴比倫、波斯、羅馬帝國都很強大,但他們的神明卻無法存續,宏大神廟如今都已消失,反而是以色列這個弱小的國家,因信靠上帝得以持續。「耶和華上帝與其他神明不同在哪裡?」差別在於耶和華上帝與弱小者在一起,看重靈命多於建築,幾千年來仍有人持續祈禱。

羅光喜也指出「約」的概念,上帝大有權能,卻不是用強制的方式,而是與人們共同來立約。他反問現場聽眾,「你相信上帝會養育你嗎?一定要吃帝國提供的肉嗎?天上降下嗎哪不行嗎?聖經告訴我們不用煩惱吃穿,只要願意奉獻十分之一照顧孤兒寡婦,一切都會夠用。」「我們要問一個問題,要建設的台灣國,是不是有照著耶穌『打破自己身軀』的性質來建立?唯有如此,才能建立一個美好的國度,滿有拯救的恩典。」

現場有聽眾提問:「當大家都祈禱時,上帝聽綠營還是藍營的?」羅光喜則回應,必須記得總基礎是「上帝愛世間人」,不管是綠營、藍營、紅營、白營的禱告,上帝都垂聽,但必須進一步追問:「什麼樣的祈禱,是上帝樂意垂聽回應的?求與得之間不一定是對等的,上帝賞賜的,不一定是我們所求的,甚至是超越人類所懇求的。」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