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今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20週年,台灣教會公報社長期配合總會傳道委員會推動新眼光讀經,特別於10月21日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12月8日在公報社舉辦兩場座談會,透過新眼光讀經運動推動者及處境查經班成員的分享,激勵彼此對信仰追求的熱情,獲得熱烈迴響。面對信仰、讀經、與處境之間永遠不能止息的思索與追尋,本期新聞專題特別在歲末年終推出兩場新眼光讀經20週年座談會精華回顧,期盼新眼光讀經運動迎向下一個20年。
跳脫亞洲殖民統治思維 重新定義聖經文本詮釋
【林宜瑩專題報導】「直到聖經的故事成為我們的故事。」台灣神學院歷史學教授鄭仰恩指出,「新眼光讀經」運動源起於亞洲教協(CCA)神學、宣教和教育等3個委員會於1996年共同推動的神學運動──新眼光讀聖經(Reading the Bible with New Eyes)。1998年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成立「二○○○年福音運動推行委員會」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鄭仰恩說,CCA之所以有這神學運動,要感謝當時CCA專責推動神學與宣教幹事的迪安尚德‧卡爾(Dhyanchand Carr),他後來成為印度一間神學院的院長。迪安尚德‧卡爾特別強調宣教行動的神學觀,他認為,亞洲宣教要跳脫殖民統治的思維,若用既得利益者、具有社會優勢地位的角度詮釋聖經,反讓亞洲人民覺得聖經是束縛,而不是鬆綁。鄭仰恩認為,迪安尚德.卡爾是亞洲新眼光讀經運動的推動者。
當時,鄭仰恩、陳南州與黃伯和等3人,都參與CCA的普世事工,覺得這項神學運動對台灣教會有幫助,於是引進,後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採納,成為「二○○○年福音運動」中很重要的一項讀經運動。
鄭仰恩再將教會歷史往前推到1968年11月,20世紀對改革宗教會影響力最大的德國神學家巴特(Karl Barth),在逝世前3個月寫了一封信給《東南亞神學論刊》(South East Asia Journal of Theology),期望東南亞基督徒在自身實況中找到自己的聲音,絕對不要跟隨他或複製他的神學。巴特強調,神學應有兩個衡量標準:一是神學應以「基督為中心」,二是神學應該帶來喜樂。所有的實況化神學應該見證生命的豐富、繁榮興盛,且帶來喜樂和幽默,而非憂傷或無聊,絕對不要做「無聊的神學」!最後,巴特要大家認真看待信仰以及教會的合一。
鄭仰恩也介紹了60年代影響當代許多神學家的美國神學教授詹姆斯‧繆倫伯格(James Muilenburg)。他曾說過,當每天醒來再一次確認「對那位偉大、慈愛上帝的信仰」前,請先讀一下當天的報紙頭條、讀最新的重大犯罪及人類種種悲劇事件,然後再想想看,是否能真誠告白對上帝的信仰?他也說過,只有等基督徒將亞當與夏娃、亞伯拉罕與莎拉、大衛與拔示芭的故事讀成自己的故事,否則就還沒有真正讀懂聖經,「因為,聖經至終是一本關乎我們自己的書,關乎我們反叛上帝、爭戰與獲得上帝祝福的故事。」他表示,「聖經的故事」和「我們的故事」往往是交織的,聖經故事就是上帝子民的故事,也是記錄這世界的故事。他強調,在文本、作者和讀者三者中,讀者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因為閱讀是重新產生意義的過程,也唯有透過讀者在自我處境中重新詮釋聖經文本,才會有真正的新眼光。
站在邊緣人處境端視 同尋找上帝真理亮光
【陳逸凡專題報導】前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張立夫牧師剖析「新眼光讀經運動」意義時,以太陽花運動指出,「運動」是為了衝撞、突破「體制」,「所以我們說耶穌是一個運動者。安息日適不適合醫治病人?就傳統來說不適合,但是耶穌突破這個框架。」
張立夫認為,多數社會進步與運動有關,但生活中多數人仍強調依法行事、循規蹈矩,教會也是如此,很少想到聖經是活的、帶來動力的。運動與體制之間關係緊張,甚至產生不愉快,也因此體制才改變。他認為,讀經運動其實是產生突破與進步的力量,「但是改革也像一個鐘擺,會來回擺盪。」運動有時候很活、很自由,但是不夠穩定,體制因而形成,然後再次刺激運動產生。他認為,不能比較其中優劣,「只能說我們如何在其中求取平衡,找到進步的力量。」
張立夫認為,「新眼光」有一個重點,就是站在現今自己的立場研讀聖經。很多人讀聖經,把自己變成2000年前的猶太人,訴求猶太人的文化、儀式當基督徒,「但是我們若要親近上帝,必須站在自己的處境。上帝的恩典,會在我們的處境中解決我們的問題。」他認為,不一定要依古老傳統理解聖經,而是尋找上帝給的真理是什麼,因為「真理使人得自由」。不只站在自己的處境,還必須站在鄰舍的處境,他指出,主禱文第一句「我們在天上的父」即點出了上帝也是鄰舍的上帝,「不能只看自己,也要看不同族群、邊緣人的處境,這是共同的信仰告白,我們要一起尋找。」
牧師謝懷安則分享,受邀成為《新眼光讀經》手冊作者近20年來,一開始也不知道什麼是新眼光,直到在研習會得到一句很重要的話──「學習從受壓迫者的角度來看事情」。他開始思索,新眼光應該站在「我們」的立場來寫,從聖經來明白上帝的啟示,「也容許聖經文本的邀請,讓自己成為聖經故事中的角色。」
謝懷安說,以前自己其實不知道保羅在說什麼,某次被提醒「保羅就是一個牧師」,於是他重新讀保羅書信,並且豁然開朗。當他以「保羅是牧師」的處境去讀,他便突然讀懂了保羅在說些什麼。他認為,讀經需要想像力,才能理解聖經裡人物的悲喜,再用文字把這些理解寫下來,就成了新眼光。
「聖經需要重複閱讀,因為它是一本充滿生命的書,必須一輪再一輪地閱讀,在看似衝突的經卷中思索一個『整全的多元』。」謝懷安認為,聖經本身就是一種處境,在不同的時代發出不同的聲音。他也建議,進行新眼光讀經時,可以在讀經手冊的空白處寫下回應,在聚會中分享、見證。
從備受誤解到成功推動 檢視新眼光信仰反省度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1998年是正式開始。」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表示,1997年長老教會總會在高雄新興教會曾舉辦新眼光讀經運動籌備性研討會,當時邀請印度神學家迪安尚德‧卡爾前來演講,長老教會所屬3間神學院都有教授、學生出席與會;1998年3月在陽明山衛理福音園又舉辦一場新眼光讀經運動推動營會。
CCA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主要目的是宣教與傳道,後來影響台灣、印尼、菲律賓、緬甸等國教會。陳南州說明,亞洲教會對新眼光讀經運動的反應很正面,可是他也憂心很多牧長過度將基督信仰「簡化」,或用簡單教條來理解聖經,甚至詮釋出令人驚恐的經文,「這對基督徒信仰生命的建造並無幫助。」
陳南州說,80年代有英國宣教師來台,於屏東、高雄學生中心服事,有一次騎機車時遭酒駕的小貨車司機追撞後,小貨車司機逃逸,這位英國宣教師從橋上墜落,疑似昏厥後,因臉部趴在溪水裡而溺斃。後來在追思告別禮拜中,主禮的牧師竟說:「這是上帝的旨意。」當時他聽了很難過,也質疑這種說法,對失去兒子的父母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安慰,對那些參加追思禮拜的人而言,也沒帶來盼望。「神學是信仰的反省。」陳南州說,新眼光讀經運動就是盼望能幫助教會牧長與信徒,在讀經過程中,從自身處境中反思聖經。
身為新眼光讀經運動推動者,陳南州說,當初新眼光讀經運動曾受到誤解,很多台灣牧者受到歷史批判學的影響,對「以讀者為中心」頗不以為然。如今,運動已推行了20年,他反而想問:「大家真的有新眼光嗎?現在《新眼光讀經》手冊的內容,真的有新眼光嗎?」
陳南州說,在他看來,新眼光讀經運動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因為從很多長老教會牧長信徒對當今社會議題的態度與反應,就足可檢視大家是否真的以新眼光讀聖經。他直言,《新眼光讀經》手冊作者若沒有以聖經經文回應當今的社會處境,使讀者從中有信仰反省的機會,又怎會帶來新眼光呢?這一點是相當可惜的。
陳南州表示,許多教會讀經班是牧長一人在講,會眾只能聆聽,但他認為,不要訂定僵化的讀經計畫,應該大力倡導運用《新眼光讀經》手冊,同時進行處境查經方式,讓信徒好好思考,如何在讀經時回應社會處境中的議題,而不是只站在教會內的處境去讀經,只願在同溫層互相取暖,也唯有真正在弱勢者的處境中,才能理解他們的經歷。他鼓勵基督徒要在台灣人民中間去聆聽,這樣才能「認同台灣所有的住民」,使教會成為眾人的盼望。
彼此交流 打開全新視野
【林宜瑩專題報導】曾擔任過《新眼光讀經》手冊寫手的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說,清楚知道讀經手冊不以解經為目的,而是要回應台灣處境,將經文的重要意義帶進信徒生活中,並產生對話。他發覺,聖經詮釋往往有既定的框架,人的眼光常被束縛住,因此他在撰寫手冊時,與準備主日證道內容相比,確實多花了好幾倍的時間。
黃春生說,讀經固然重要,可是「對話」也不可或缺,否則基督徒很容易只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事情,視野就變得很侷限,也唯有透過眾人的對話,才能在同一經文中看見不同角度的詮釋,才能有更廣的視野來回應經文文本。近年來努力推動處境查經班,他坦言,自己也從處境查經班中獲得很大的幫助。
黃春生解釋,傳統查經班都是牧長擔任講經者角色,其他信徒是聽講者,牧長滔滔不絕地講述自身對經文的理解,卻成了講經的權威者,沒有人敢反駁。好比現今台灣社會對司法體系質疑有「恐龍法官」,黃春生反問大家:「查經班難道沒有『恐龍牧師』或『恐龍讀經法』?」他直言,用自我理解講經的說法,很可能反而成為聽講者對經文的認知束縛,使人無法遇見耶穌。
「在處境查經班中,身為牧師的我,常常會慚愧、覺得自己讀的書還不夠,經驗也貧乏,對聖經經文的理解還很膚淺。」黃春生說,在處境查經班中,牧者不是講經者,而是協調者,就好比交通警察,主要是讓講太久的暫時休息,讓講話少的能多發言,使與會者能在暢通的對話中相互尊重。
黃春生強調,處境查經班就是站在被壓迫的基層百姓當中,用對話讓經文成為大家在各自處境中的幫助。例如擁有豐富街頭運動經驗的蔡丁貴教授,當他與查經班成員分享如何以非暴力進行抗爭時,就開闊了大家的眼界,也讓很多年輕人因為這樣的對話,對台灣過去戒嚴時期的歷史有更多了解,產生了新的視野,「這不就是新眼光嗎?」
有一次,一位青年用「接地氣」來肯定黃春生舉辦許多回應社會議題的座談會,「什麼是『接地氣』啊?」黃春生上網查了才知道這個用詞意思是,期望執政者能完全同理基層人民的心聲與想法。黃春生說,當年白色恐怖、戒嚴時期,為回應台灣人民嚮往自由民主,長老教會宣揚「出頭天」神學,在同受壓迫的處境中,期盼能帶領台灣人走出自己的路,兩者似乎頗能相互對應。
黃春生說,基督徒不可以用聖經作為為壓迫其他族群的藉口,他期望大家真正從上帝的眼光使人經驗愛,而不是用經文去指控、壓迫其他人,讓人感受不到對未來的盼望。因此在處境查經班中,透過大家貢獻彼此的經驗、處境、新的眼光,讓其他人也有了新的眼光。
啟發思考 找出世代意義
【林宜瑩、陳逸凡專題報導】台北公義行動教會牧師鄭國忠在新眼光讀經20週年北部場座談會中表示,聖經記載的歷史離現代太遠,信徒感受不到時代氛圍,因此才需要透過處境查經班,帶領基督徒在現今處境下,透過對話來回應、詮釋聖經經文在該世代的意義。
近年積極推動處境查經班,並融入URM(城鄉宣教運動)各樣技巧,鄭國忠強調,查經班中必須要有熟悉經文歷史背景的神學家,也要有了解信徒生命光景、能給予關懷安慰的教會牧師,以及教會信徒,神學家、牧師、信徒三種角色相輔相成,才能產生對話。他強調,縱使牧師受過神學訓練,可是並不代表牧師就一定是對的,聖經不是牧師說了算,牧師不是萬能的,這世上也沒有一位全能的牧師。
鄭國忠表示,參與的信徒當中,從事各種職業,個人都有各自職場領域的處境,在對話當中,個人貢獻出自己生計、生活、生命各樣處境的「身體神學」,與聖經文本的「先知神學」相互激盪、產生化學變化。
有一次鄭國忠跟一群年輕人探討葡萄園主人為何給不同時間來做工的工人相同工價時,一位在工廠上班的年輕人以自身處境舉例回應,為何老闆會給他加倍的加班費趕工?因為要是這批貨明天不能出貨,老闆可能會因為違約而賠上幾百萬,可是他只要花一點點加班費,讓員工在時限內把貨趕出來,其實相當划算,當然願意給加倍的加班費!
鄭國忠說,上帝的啟示不是只在聖經作者完成作品後就停止了,上帝的啟示會在當今世代、甚至人所未知的未來繼續下去,因為上帝是往前的上帝,是不會停止的上帝。正如那位年輕人以自身處境來回應葡萄園的故事一樣,他相信,上帝透過每個人,在各個世代不斷對我們說話。
台南處境查經班發起人尤榮輝則在南部場座談會中指出,台灣的教育體制不鼓勵思考,養成人民習慣絕對服從權威、害怕挑戰,也造成假消息充斥,甚至很多高學歷人士也跳脫不開。「聖經說『只要信,不要怕』,但是很多教會的教導是『只要信,不要問』,成為一種服從威權的組織型態。」處境查經班著重啟發思考,而非聆聽接受,在討論過程中出現真理的亮光,「經過思考並且接受的答案,才是自己的答案。」
台南處境查經班成員李信儀也分享,自己從小是乖乖牌,處境查經班開啟了她不同的視野。由於成員來自不同的教會,更能激發出許多生命的對話,透過經文和敞開的對話判斷聖經時代與今日處境,從讀經中得到發自內心的醫治與安慰。她認為,這樣的讀經也刺激行動與信仰生活實踐,啟發她主動到偏鄉教會服事,經歷不同的喜樂。
查經有效建造信徒信仰生命
專訪雙連教會牧師蔡政道
【林宜瑩專題報導】「教會的建立有兩件事很重要,一是查經,另一個就是禱告。」七星中會雙連教會主任牧師蔡政道表示,很多培育課程內容太過片段,沒有像直接研讀聖經那樣整全,若要讓信徒的靈命有健全發展,還是需要透過研讀整卷聖經來建造。
有人覺得聽主日講道內容也可以,不過蔡政道點出,主日禮拜時會有很多慕道友,牧者準備講章內容為顧及各種不同人的需要,不太可能像查經班那樣鉅細靡遺研考,而且信徒信仰生命的建造不是短期可以達成,若是對聖經真理了解不夠,不論是對教會、家庭或個人,都會造成很多問題。「若信徒有好的信仰品質,教會可以減少很多困擾。」他指出,現在有很多來自社會的挑戰,要是信徒有堅定的信心與對信仰正確的了解,就不會受到世俗太多的影響。
蔡政道過去在台南中會富強教會牧會時,就把查經班視為信徒信仰生命培育系統的重點事工。「教會就是建立在上帝的話語,若是信徒的信仰生命成熟,便會在傳福、宣教事工上更全面的投入。」他認為,最好就是全教會都參加查經班,可是也觀察到,許多教會查經班參與的信徒數很少,不像團契或專題演講參與的人多。他強調,信徒參加查經班的關鍵在牧者身上,牧者必須正確傳達查經對信徒生命建造的重要性,自己也必須預備好,才能不夾雜個人觀點,傳達聖經真理。
「最好是一半的會友都參加查經班,每堂內容都盡量吸引人,大家才會津津有味。」蔡政道坦言要達成目標很困難,為了盡可能克服,他採取「多場次」查經班,讓信徒可就個人時間上的調配來參與。
蔡政道說,他在台南富強教會牧會13年,查經班內容走了兩個循環,他都以至少一半會友要參加查經班為目標,「這樣就能影響另外一半沒參加查經班的會友。」他利用不同團契時間,再另選一天週間白天,讓不同屬性的信徒共同參與,縱使同一週的查經進度大致一樣,必須重複講很多次,但若是這樣能讓更多人來參與,他認為絕對值得。
蔡政道坦言,不太可能整本聖經從頭研讀完,因此他先從福音書著手(以65堂課完成,約一年半),先讓信徒了解耶穌生平與教訓,再來讀羅馬書與加拉太書的拯救論。蔡政道個人比較偏愛加拉太書,一方面是篇幅較少,另一方面可讓信徒看到宣教師的精神,也可以看到保羅的情感世界,他通常是以半年24堂課教完;再者,要讓信徒了解教會的本質,可以研讀以弗所書。
在兩年半一輪的查經班後,蔡政道會再以一年時間進行「主題式」查經班,分成信仰教義、聖經導論、基督徒生活、信仰實踐4個主題。「查經班是信徒基礎信仰的養成,不能急就章,必須仔細清楚正確的傳達與教導,讓信徒能真正吸收與理解。」蔡政道認為,牧者必須要很有耐心的預備與陪伴,而且在每堂授課後,留點時間讓大家來討論是好的。
雙連教會在蔡政道的投入下,3個查經班加起來超過300人參與,已達成近3成的比例,為配合雙連教會的活動,今年下半年加拉太書的查經班課程告一段落後,會空一段時間再進行,因此下次雙連查經班(以弗所書17堂)會在3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