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年輕愛滋病患 聯合國官員籲教會態度更開放

【曾菀妤編譯】3月17至20日,亞洲教協(CCA)根據「共同打擊亞洲HIV病毒與愛滋」(ATCHAA)計畫在泰國清邁舉辦「區域型愛滋議題倡議者技能培訓工作坊」,共有24名參加者參加。會中邀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駐東亞和太平洋區域愛滋病專家雪莉‧馬克‧普拉布(Shirley Mark Prabhu)與談「亞洲兒童、青少年愛滋病患現狀」。她強調,「教會應將愛滋病視為其應對公衛措施的一部分,並且必須有能力回應青少年和兒童愛滋病患的需求,特別是在提供社會心理支持層面。」

普拉布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2018年的統計數據表示,雖然愛滋病新增患者人數一直在下降,但亞太地區的年輕人幾乎占愛滋病新感染人數的三分之一,而許多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並不適合青年人。她進一步說明,結構性因素造成亞洲青少年愛滋病患獲得篩檢、治療和相關衛教服務面臨阻礙。「在這種情況下,教會對待愛滋病的態度應該更開放,才能確保兒少獲得支援。」

年輕人必須在監護人同意下才得進一步執行醫療檢測,這導致年輕感染者及早接受治療變得非常有挑戰性。普拉布在與談中特別強調陪伴青少年患者的重要性,特別是年輕人從接受兒少護理治療到成人護理的過渡期。「治療一定會(根據年齡而有)變化,這些青少年需要一些人可以倚賴的人來引導他們。」她表示,青少年是人口組成中不可少的一環,組織必須深入了解該年齡層的疾病流行因素,以便對症下藥。
普拉布表示,目前仍沒有一種單一措施可以完全阻止愛滋病蔓延,針對青少年的疾病預防計畫應該以實證醫學、人權為基礎,這包括社區賦權和夥伴關係締結的外展方案。

參與者根據各自教會中的現有防治愛滋病議題基礎進行討論,當中包括主日講道、主日學、青年營會和獎學金,都是可以切入的管道,令大眾更為了解愛滋病相關議題。參與者並且更進一步商討教會如何與政府、其他宗教組織以及聯合國機構達成良好資訊傳遞通道,以便進一步在防治流行病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資料來源:CCA)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