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遺忘之後 教會成為支持力量

邁入高齡社會 總會辦講座助認識失智症 推動發展社區事工關懷病友

隨著人口高齡化,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總會舉辦講座,盼協助教會因應、推動關懷事工。(本專題攝影/陳逸凡)

【陳逸凡台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推動中心高齡事工關懷小組4月11日假台南神學院頌音堂舉辦「最熟悉的陌生人:認識失智症及教會關懷事工預備講座」,由總會助理總幹事陳義明牧師主持,上午聚焦認識失智症及預防篩檢等理論內容,下午則進行失智症家屬經驗及教會事工分享,互道:「若你失智,我會在。」

陳義明指出,高齡關懷事工提醒我們用上帝的眼光來看見社區的需要,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超過1270間教會,不要小看自己的教會,因為教會分散在台灣各個城市、鄉村、鄰里、部落裡,是讓長輩能夠「在地老化」的關鍵角色。

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主委王德成牧師表示,總會非常關懷高齡事工,期盼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守望代禱者,讓所擬定的計畫都能夠順利推展,造就更多長輩,也讓更多弟兄姊妹能夠學習投入這項事工,把長輩的牧養與關顧視為重要的事工,在講座中能有很好的學習,回到教會、社區後,能夠造就更多人。

總會松年事工顧問周哲卿長老表示,長老教會具有先知的使命感,1950年代嬰兒潮時,即鼓勵所有屬下各教會興辦幼稚園,後來又洞察到社會邁向高齡化的問題,在1984年成立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1989年興辦松年大學。

周哲卿說明,有感於長輩需要良好照顧,配合政府政策辦理長照2.0、在教會推動樂活松年、活力松年及失智症預備事工已刻不容緩,期盼透過教會的關懷事工來傳達上帝的愛,成為台灣各地社區的幫忙與益助。

總會高齡事工關懷小組主任王文秀指出,「老不恐怖,而是我們老得太快,」這是總會成立高齡事工關懷小組的主因。1993年,台灣每14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長輩,2018年每7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長輩。推估2025年每5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長輩,意味著青壯年不只要撫養小孩,還要撫養長輩,台灣不僅生育率世界最低,連老化速度也是世界第一。

王文秀表示,伴隨著老化而來的還有獨居問題,目前台灣每3戶就有一戶獨居長輩;此外,在台灣65歲以上的長輩每12人即有一位失智者,80歲以上的長輩每5人就有一位失智者,2018年底,台灣每84人就有一位失智者,總數超過28萬人,但由於社會大眾對失智症普遍缺乏概念,所以確診率不高。

「教會老化的速度其實更快,基督徒一樣會生病、會失智,一旦長輩生病無法前來教會,就可能失去與上帝的連結,因此我們一定要關心這個議題!」王文秀指出,高齡社會沒有人是局外人,教會可以成為社區的好鄰居,營造高齡友善教會,讓鄰舍的身體健康、心理平安、靈裡喜樂。

正確理解 儘早評估找病因

王文甫│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症中心醫師、彰基醫療體系鹿港基督教醫院副院長│

【陳逸凡專題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症中心醫師、彰基醫療體系鹿港基督教醫院副院長王文甫以「逐漸消失的腦:失智症導論」為題專講時指出,很多人會因為記憶力不好而懷疑自己是否失智,事實上不是如此。罹患失智症就像腦內原有的許多盞燈逐漸熄滅、對至愛日漸陌生,前美國總統雷根的女兒形容這是一段「漫長的道別」。

王文甫表示,失智症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包括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的障礙,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過去叫「老人痴呆症」,近年台灣改稱「失智症」,日本則已經更進一步改稱「認知症」。但無論名稱為何,社會大眾能否對於這個疾病保持和善的態度才是重點。

王文甫指出,以人類歷史來看,失智症是個較為年輕的疾病,直到100年前才有醫師提出阿茲海默症的概念。當時人類平均壽命大多50幾歲,在還沒發病前就已去世,因此多數人仍半信半疑,一直到20年前學界對於失智症該如何篩檢仍有所爭議,至今對失智症的定義仍持續做出修正,「但存在的事實是,就是有這麼多的患者需要接受照護。」

大部分的人認為失智症與記憶有關,會出現記憶力喪失的症狀,同時伴隨失語、失用、失認、執行功能異常等症狀。然而,王文甫強調,「出現這樣的症狀,其實都已經進入輕、中度的症狀,必須再度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才能及早就醫治療。」

失智症臨床症狀包括三大症狀領域,包括日常生活的能力、行為紊亂、認知障礙。不同的失智症其實有不同的病因,也有不同的照顧方式。其中包括中風型、退化型及其他原因,若找出「其他原因」或預防中風,則可以治療及預防某些類型的失智症。對退化型失智症患者來說,可以透過藥物及適當陪伴來減緩退化速度,「我們還有很多的事工可以做」。

退化型失智症,成因大多是腦部的退化,對一般民眾來說或許不必知道詳細的醫學名稱,但是可以透過提升自我能力知道自己的權益,以及知道長輩發生什麼事情,如此一來醫療人員也會意識到處理不能馬虎,在醫療端做出明確的判斷。

王文甫表示,失智症不如其他疾病一樣容易區分,「症狀有時起起伏伏,只是趨勢向下。」幾年前大部分家屬感到困擾而把患者送往醫療機構求助時,多數已經進入中度失智的階段,幾乎占了80%。這一兩年前來求診的輕度失智症患者則占了80%,這是一個很好的轉變,表示大家對失智症的警覺及觀念有所改變。
事實上從40歲開始,人類的記憶就會進入「良性老化健忘」階段,這不必過於擔心,可是當跟同齡者或跟自己相比明顯狀況不佳則可能是進入「輕度認知障礙」程度,尚未達到失智症的程度,但每年約有10~15%的人會成為失智症患者,可以盡早評估找出原因。

「我會是失智症的候選人嗎?」王文甫說這是大家都關心的議題,失智症與正常的老化不一樣,偶爾健忘其實不必過度擔憂,若是常常發生健忘狀態、逐年惡化、並且連身旁家人也明顯感受變化,甚至當事人全盤否認過去曾說過做過的事,則必須特別注意。

關於阿茲海默症,王文甫指出可以改善的保護因子,包括多動腦、多運動、地中海飲食、培養休閒活動及社交網絡都是方法。若懷疑失智,就要儘早就醫、儘速確診,在台灣大型醫院都可以找到失智共照中心。

國家政策推動 建造友善社會

周宏仙│園藝治療師、彰化基督教醫院董事│

【陳逸凡專題報導】園藝治療師、彰化基督教醫院董事周宏仙以「我失智,我猶在!」為題專講指出,政府2017年12月訂定「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長照2.0將50歲以上失智症者納為服務對象,2018至2019年將投入90億元推動防治照護。

周宏仙表示,據調查有半數民眾認為失智症是老化的必然結果,也認為失智必然伴隨失能問題、無法自理生活,這是常見的錯誤認知,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失智症發病機率雖然會因為年齡增加而提高,但並非高齡者必然發生的狀況,在65至75歲的高齡者之中,也僅有3.5%左右的發生率。

失智症患者的失能程度,有輕度、中度、重度之分。在失智症的個案中,高達4成比例的患者並不會失能,另外則有3成會達到重度失能程度。若是能夠善用醫療級專業的協助,其實不用過於害怕。

「失智症不是一種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綜合症,」周宏仙說,光是醫療部分,台灣每年就要支出70億元,罹患失智症也會帶來經濟、人權與家庭的衝擊,包括社會的歧視、家庭照顧者的負擔、性別議題也牽涉其中。普遍來說,照顧者大多是女性,這牽涉到傳統觀念及兩性收入不均的議題,事實上,照顧者的負擔與壓力不會比外出工作者低,同樣十分高壓、疲憊。

台灣跟全球同步提出7項失智症行動計畫,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擬定的計畫,其中包括將失智症列為公衛政策優先議題、提升失智症認知與友善、降低罹患風險、診斷治療與照護支持、失智症照顧者的支持等,台灣也據此擬定七大失智症防治照護策略。

周宏仙指出,2011年台灣失智症患者入住機構比例達6.2%,意謂著有93%的失智症患者都住在家中,對家庭來說其實非常辛苦,「這些都是數字都代表著人,神的子民就在其中,每一筆支出,也代表著我們的勞碌。」有兩個電話號碼必須記住,長照專線1966會提供長照說明、評估與服務,衛福部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則諧音「失智時,我幫你」。

目前政府所擬定的目標,希望在2020年做到「失智友善台灣555」,即失智家庭照顧者有5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5成以上獲得診斷和服務、全國民眾有5%以上對失智症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我雖然失智,但是我還在,數字不是只是1234。如果我失智了,你還在嗎?期待我們每一個人都在。」

失智症照護者 也需要被支援

陳秀珠│台南中會復國教會長老│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南中會復國教會陳秀珠長老以「我和我的失智症家人」為題分享表示,自己算是「畢業生」,因為罹患失智症的婆婆已在2017年過世。回想這段照顧的經歷,她表示,心中充滿感謝,上帝透過婆婆教給她許多生命的功課。

陳秀珠指出,人其實不如自己所想的那麼堅強,「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們認為自己心中充滿愛,但是面對自己的失智症家人,也會有許多不敢流的眼淚。」她表示,若現場有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應該可以體會她的心境,她也期盼用這段經驗,成為別人的安慰與祝福。

「大家都是出於愛在陪伴失智者,但是時間一拖久,心中真的是充滿無奈。教會在失智症的事工付出,所需要的除了愛心,還是更多的愛心。」陳秀珠強調,很多時候失智症家屬真的是沒有其他辦法了,需要外界的關心與幫忙,教會可以成為提供溫暖的力量來源。

陳秀珠分享,照顧失智者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沒有標準流程可以遵循,每天的狀況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情也不同。有的患者到了黃昏就會想外跑,明明人在家中卻一直嚷著要回家,讓家屬很頭痛,卻也只能帶患者出門走走繞繞;反之有的患者則是整天足不出戶,表現都不一樣,有千變萬化的情緒與認知的迷路,「照顧失智者的歷程永遠沒有冷場,面對永遠不知道會有什麼變化,照顧者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自己要先走出困境,尋找各種幫助,找到情緒的出口。」

陳秀珠說,自己的婆婆是在85歲過世,婆婆一直到70多歲都還是一個很健康的老人,可以一大早就騎著腳踏車上菜市場,大約在9年前開始出現狀況,前往菜市場後竟找不到回家的路,在發病的過程中,也鬧出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笑話,當時是家屬最辛苦的時候,帶著緊張的心情看遍各科的醫師,最終在有人建議下前往精神科及神經內科看診,才確診是失智症。

10年前大多數人對失智症沒有概念,現在在政府推廣下社會大眾已有較多認識,陳秀珠建議有相關概念者可以雞婆一點,幫助病患看對科別與醫師、及早確診治療,對家屬是很大的幫助。身為照顧者,她認為「確立照顧的目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找尋有歸宿的生命,必須認識到「失智症患者不會因為我們的照顧而得到改善及康復,會逐漸走下坡,重要的是讓失智症患者在人生最後一段旅途活得有愛有溫暖,其他都不重要,饒過自己,也饒過失智症患者。」

陳秀珠指出,她看過有失智症家屬不斷努力嘗試透過各種方法想讓親人康復,過程中病人活得很辛苦,照顧者也瀕臨崩潰。當時婆婆確診罹患失智症,她與先生知道這是不可逆的現象,只能透過陪伴與照顧,讓婆婆時時保有喜樂的心。若家中只有一個人照顧,無力感會很重,幸運的是先生也能一起分擔照顧,婆婆也為生命的終點做好準備,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痛苦。

教會配搭醫院 規劃合適服務

黃淑雯│台南中會復國教會牧師│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南中會復國教會牧師黃淑雯以「我家人失智了,誰來幫我?教會失智關懷事工」為題分享時指出,教會其實可以思考在相關的事工中,能有什麼樣的服事。很多時候教會會著眼於「做這樣的事工能有多少人來信主?」然而黃淑雯提醒,我們服事別人,難道不是為了回應上帝豐盛的恩典?若心態改變,在事工的發展過程中比較不會感到受挫;出於愛的事工,比較能夠堅持下去。

黃淑雯說,復國教會成立樂智據點,是因為在教會中就有失智症的患者,對長輩較多的教會而言,這樣的狀況會越來越普遍。從2015年11月開始,復國教會提供場地作為新樓醫院樂智學堂活動空間,從一個禮拜一次聚會,如今已進展到一個全天加上一個半天的課程。

教會也與新樓醫院展開合作,課程內容主要由新樓醫院設計,教會則提供金句朗讀、詩歌吟唱、祝福禱告、節期活動等內容。參與的長輩中,雖有教會會友,但大多是未信者,一樣能夠樂在其中。教會也會在松年主日及聖誕節邀請失智症長輩以簡單詩歌獻詩,增進會友與長輩間的互動。

 張雪鳳│新樓醫院社區醫學部專員│

新樓醫院社區醫學部專員張雪鳳則分享,新樓醫院2014年起開始在復國里活動中心投入失智照護工作,其後與復國教會有很好的配搭,目前共輔導11個據點。去年新樓成立失智共照中心,提供一條龍服務,減少患者與家屬反覆奔波醫院之苦,今年也將開拓台南新化區據點,希望複製成功經驗。

張雪鳳表示,大多數的病人沒有病識感,往往就醫時已經太慢,建議家屬就算連哄帶騙也應該幫助家人前去就醫,唯有協助確診後才能進入下一個流程,並且由專職單位提供協助,包括居家訪視、專業輔導、建立關係,讓病人跟家屬都能夠走出來。她並以實際經驗生動講述與失智長輩互動過程,並分享繪畫、烹飪、歌唱的課程進行過程。

張雪鳳說,在照顧長輩過程中,其實她更心疼的是家屬。失智症患者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不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但家屬必須承擔每天生活中的壓力與痛苦,因此新樓醫院很重視家屬的支持團體,在失智症患者上課的同時,也會安排不同活動讓家屬能夠暫時獲得身心的放鬆。

總會助理總幹事陳義明牧師則指出,若家屬知道有教會、醫院這麼大的平台網絡在照顧失智症患者,心中會有平安。長老教會轄下的醫院都有在做相關事工,教會都可以成為很好的連結點,借力使力,不是靠著單一教會的資源來進行服事,而是能分享專業、知識、經驗,帶來生命的建造與關懷,讓教會成為高齡友善教會,成為身、心、靈全方位的服事與關懷,不是只有人服事他,過程中也讓上帝一起同行。

綜合討論時,有人問教會該如何開始相關事工?黃淑雯分享,事工不能單憑衝動,而是要有多方面評估與共識。復國教會長老陳秀珠也分享,除了長執會友有共識進行「無法在短時間內看見果效的事工」,也需考量教會空間是否適合老人活動。

總會高齡關懷事工小組主任王文秀則建議,教會可以從開放空間開始做起,配合有意願的機構,在使用服務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提供服務。也可以從松年團契聚會中做起,邀請共照中心前來專講、進行簡單篩檢,最重要的是在提供服務前,必須接受裝備,一步一步認識事工,展開合作之路。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