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網路小編的心聲

 


(照片提供:擷取自《新使者》臉書、《神學生Tulbus的歷險記》臉書、陳涵郁)

聆聽與理性對話,掌握網路禾場 

──信仰的、理性的、關懷本土的雜誌《新使者》

張巧怡《新使者》雜誌行政推廣專員)

《新使者》雜誌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屬下發行的一份刊物,這是一本信仰的、理性的、關懷本土的雜誌。我們以基督信仰的眼光,思考周遭的人、事、物,包括教會內部及整個社會大環境,以期見證上帝權能的作為,並藉此反省自身的信仰。1960年代發行時,名為「使者」,1990年12月10日復刊後,更名「新使者」,即將邁向30年。在這資訊大爆炸的世代,各式網路平台發揮即時性功能,也帶來網路文字閱讀的便利性,讓出版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我們也遭遇如此挑戰,又加上人力吃緊的現況,這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善用各種途徑讓更多人看見《新使者》雜誌的好文章。

經上說:「我們傳揚祂,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歌羅西書1章28節)從這節經文得以看見,若運用在現代的福音禾場,意思就是,善用現代最新科技,來傳揚上主的福音。目前檯面上最夯、最多人使用,同時傳遞相當迅速的平台,像是臉書、IG、LINE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社群媒體,而考量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新使者》雜誌現階段網路經營的主場是在臉書社群。

談到社群經營,就得請出《新使者》雜誌的網路小編現身說法,小編哀號表示:「真的不好當啊!」小編就跟投資股票的股民一樣,要很認真做功課,舉凡每天看各種數據所反映的背後意義,了解當前社會時事,加上我們是信仰團體的單位,對於教會界訊息更是不容錯過,這些都算是每天的基本功,更需要透過長期累積才可以看到成果。上述幾個所提及的小編功夫,可以歸納出以下六感:對信仰價值有謹慎感、對本土關懷有認同感、對社會時事有觀感、對生命見證有觸感、對青年話題有敏銳感、對新穎話題有開放感。

講了這麼多,作為小編最重要的還是要能懂得社群中粉絲們的需要和組成,了解並認識他們的喜好,不然所發的文章即便再好,若不投其所好或是時機不對,也無法引起粉絲們的共嗚。

說到這,就讓我想起今年年初,因為社會上家暴事件頻傳,導致人民撻伐聲浪四起,當時小編發出王榮義牧師所寫的〈基督徒如何面對家暴問題〉一文,引起許多人按讚轉分享。有時也會發出關於個人的生命見證文,像近期引起共鳴的一篇是劉漢鼎醫師所寫的〈因著上帝的愛,我走向偏鄉〉一文,也引來許多人按讚轉分享。這裡也特別要提到葉浩老師的〈神權與人權的對立?──基督徒公民看婚姻平權〉一文,不僅引起許多人按讚轉分享,還有粉絲留言回應:「這篇論述寫得很好。要成為一個有反省能力的基督徒,神愛世人是信仰的出發點,也是終極目標。」「同婚沒有要強迫每個人都成為同性戀不可。如果你是一位堅守傳統教義的基督徒,你不想成為同性戀也不會因為同婚通過就強迫你成為同性戀。」當然,有時的留言也會讓我們感到擔憂:「請問貴刊是基督教信仰的雜誌嗎?為什麼要刊懷疑上帝造男造女的文章?」我認為,以上這些留言都將會是對我們的鼓勵和指教,同時也讓我們再次思考並確定《新使者》雜誌是要成為交流的平台,因此我們就不能忽視任何觀點與立場,即使對議題的立場不同,理性的對話以及聆聽不同立場的聲音都是很重要的。

感謝主,《新使者》雜誌也終於在今年3月中旬正式啟動全新網站2.0版(www.newm.app),新穎的閱讀平台,希望能帶給大家更舒適更便利的閱讀饗宴,期待《新使者》雜誌豐富具深度的文章專欄,能成為您在面對信仰、生活、工作的力量,邀請大家前往《新使者》雜誌全新網站2.0版閱讀文章,同時將好文章分享給身邊朋友!

誠摯邀請您為《新使者》雜誌的網路事工關心與代禱,並不吝給予最實際的奉獻,歡迎透過網路奉獻平台來完成奉獻,感謝您的支持,讓文字福音透過網路無國界傳遞出去。

 

 神學討論就像生命見證

──「神學生Tulbus的歷險記」臉書粉絲專頁

Tulbus玉山神學院道碩生)

創立「神學生Tulbus的歷險記」臉書粉絲專頁,是在我道碩新生退修會的第一天。成為神學院新生的那天,一切都很新奇,來專講的講員甚至用「牧師蛋」這個特別的稱呼來形容我們這些剛進入道碩一年級的神學生。「牧師蛋」這個名稱,興起了我想「記錄自己孵化過程」的念頭。當晚,所有專講都結束了,大家忙著交誼、休息,逛街時,我卻窩在房間,挑選大頭照並絞盡腦汁地想名稱。因為,我決定開個粉專,這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

設立粉專,我知道我的神學底子非常不成熟;但我認為,神學的討論不一定要非常成熟,或是文筆非常好,因為神學的討論就像是一個生命見證,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觀點,可以透過不同觀點的交流,建構對上帝的認知。於是我在自己的表單頂端記下,邊寫邊學習。

在寫作的過程中,我發現即使我在神學院裡,學的雖然很廣,但是許多生命議題卻是上課沒有教的。這些議題除了私下請教老師之外,我也常常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與聖經做跨文本的對話。探討的問題有:醫治特會文化是否帶給病患負面標籤?創造新穎神學概念的背後是不是以商業為目的?LGBTQ族群是上帝所厭惡的嗎?面對福音及文化,原住民基督徒該何去何從?

雖然沒有成熟到可以解答這些神學上的難題,但我相信,我提出的問題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因為這些都是從我生命經歷中最深的提問。而在當中,也會有許多前輩或是教會弟兄姊妹,給予我很多神學、聖經、哲學,以及生命經驗的好觀點,而這些觀點都很寶貴,擴充我不足的知識和視野。

在寫作的過程中,也常會遇到神學觀以及價值觀與自己不同的人,在版上留言批評或謾罵。記得有一次,阿美中會馬太鞍教會因不認同恢復「祭祖靈儀式」而拒絕參與豐年祭,遭受外界批評。我寫了一篇文章呼籲網友,攻擊馬太鞍教會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因為從小生長在部落的我,很清楚地了解,部落跟教會的關係已經是無法分割的。教會中也有希望文化復振的人,而為文化復振努力的人當中也有教會的人,這些介於文化和教會之間的部落族人,又該站在哪一邊呢?這些外界的批評,無疑是撕裂這個一起生活、一起共存的部落。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更多對話,而不是對立。結果,這篇文章卻遭到許多網友發狂似地抨擊,這也讓我一度覺得網路真是一個可怕的世界,讓我焦慮又害怕,於是起了刪除粉專的念頭,並按下刪除鍵。結果要等15天後粉專才會真的被刪除。幸好,有這個15天才真正刪除的功能,要不然這個粉專就消失了。

因為常探討聖經人物主題的緣故,我進一步認識了聖經中那些我過去從未聽過或被我遺忘的人物及趣事。我也發現,若用讀小說的方式來閱讀聖經,讀起來不只有趣,也較能同理聖經中的人物角色及其心境。從小一直覺得聖經是要恭恭敬敬地讀,導致覺得讀經很令人恐懼。事實上,讀經要恭敬沒有錯,因為聖經裡都是神啟示的話語。但我發現,讀聖經除了恭敬之外,若能用不同角度的方式來閱讀,會發現這樣的讀經是關乎我們自己,不只是一本古老經典而已。

最後,我要感謝上帝,感謝祂陪伴我走這神學的歷險記;感謝祂在我的信仰反思中,更多彰顯祂的樣貌,而不是消失無形;感謝祂在我信心軟弱時,差派天使在我身旁加油打氣,而不是離我而去。我深知我有許多的不足,但我相信上帝會帶領、幫助我。

 每一期都是全新挑戰

──轉化台灣史的另類官方雜誌《觀 ‧ 臺灣》 

文圖◎  陳涵郁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觀 ‧ 臺灣》編輯)

《觀 ‧ 臺灣》41期講述台灣與東南亞關係的「南洋 洋南」,台灣與東南亞無論在人、物產、食物及音樂均有密切的交流。

台灣在這些年出產很多優秀的地方型刊物,展現對土地的熱愛與探索自身的活力,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像《觀.臺灣》這樣以台灣整體歷史出發,融合文化與生活風格,兼有豐富插畫及設計感的定期刊物。本雜誌的目的很明確,它跟台灣歷史博物館的目標是一樣的──帶大家一起找尋屬於台灣共有的記憶。

自2009年創刊以來,《觀 ‧ 臺灣》做了很多嘗試與改變,也面臨兩次重大改版。回顧一開始的12期,我們首先以「台灣近代化」為企劃主軸,推出美麗100年、運動100年、觀光100年、伴手100年、呷飯100年、食茶100年……等專題。這時期的素材相對容易取得(日治之後,照片已經很普遍),距離現在的生活也不遠,容易引發共鳴;並且,每期都安排一位館內研究員作為責任編輯,確保各篇文章內容的正確性。

《觀 ‧ 臺灣》創刊後,以「近代化」為基調,搭配台史博的館藏及研究成果,發展了12期內容。

我是從第11期正式接任《觀 ‧ 臺灣》編輯業務,我發現那時的刊物走向,仍偏向把知識剪裁成容易閱讀的篇幅,還沒能做出獨特性;以「百年變遷」為時間範圍,也窄化了台灣史;最後,也是公家機關最難捨棄的一塊──對讀者而言,《觀 ‧ 臺灣》的機關刊物色彩還是太濃,有關博物館的研究或活動成果,要「置入」得更巧妙才行。

雜誌的企劃與架構,在前主編林民昌加入團隊(19期~34期)後脫胎換骨。他指出,我們與市售雜誌的不同,是它們無論賣的是商品或生活風格,讀者都可設法獲得;但《觀 ‧ 臺灣》介紹的內容既買不到、也太遙遠,讀者不易產生共感,因此極難跨出文史愛好者或教師以外的同溫層。

林民昌提出「過去事,現在式」的概念,強調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的歷史,增加固定專欄:如報導街頭巷尾老店的「街坊傳奇」、介紹不同年代的大眾流行刊物「一頁歷史」、從孫輩角度書寫阿公阿媽的「搖滾爺奶」、從歌曲分析認識時代背景的「人生如歌」等。他也邀請優秀繪師,以寫實或創意的插圖,補足缺乏照片的早期台灣,或是難以言說的氛圍或概念,「圖解」自此成為本刊的亮點。

「人生如歌」專欄從20期開始迄今,皆由台史博研究組專長台灣歌謠研究、同時也是極佳的寫手黃裕元擔綱。

自35期開始,新團隊史多禮的加入,在版型與圖表設計上更多元活潑,這幾年也因認識更多具有人類學、地理學、文學背景的作者,讓新刊增添可與台灣參照的「觀世界」等專欄,開展了討論歷史的格局。

「快問快答」專欄是從37期開始的新企劃,當期主題介紹「地圖」的解讀及歷史意義,但如何讓讀者了解地圖的特殊魅力?我們設計趣味問答來訪問地圖研究者與蒐藏家,如「最愛的地圖」「為什麼會喜歡地圖」「看到地圖第一眼會看什麼」「每週花多少時間研究地圖」等。

「快問快答」專欄,提出讀者可能有興趣的議題,邀請相關人士進行簡答,每一主題可看到4、5種不同的回答。

當然,我們也不會忘記宣傳台史博!首先,各期主題會呼應正在展出的館內特展,但刊物內容則又獨立發展,既能彼此宣傳、又不會讓讀者看到重複內容。博物館內的研究、典藏、展示、公共服務,也都各有專欄,多年來與館內同仁來回溝通、改稿,彼此越來越有默契,保證產出絕不官腔的好看文章,如「物中風景」專欄是館員到欲捐贈的民眾家中調查時,記下的物與人的生命故事,不乏動人作品。

每期《觀 ‧ 臺灣》的製作,無論是何種主題,我們都儘量嘗試獨特的切入點,或將熟悉的史料重新詮釋——以不讀歷史的人也可以接受的方式。因此,即使已經參與編輯工作8年多,我仍然覺得每一本都是全新的挑戰。

2015年觸發台史博和「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合作的一篇臉書貼文,原文收錄在第25期「台灣男人」。

《觀 ‧ 臺灣》開始利用網路平台刊載精選內容,要從與「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的合作說起。從「故事」網站創立之始,我就是忠實粉絲了,但一開始還沒想到怎麼合作。2015年,先是「故事」主動轉貼了我們貼在臉書幫館內清代偷渡客人像「鄭阿興」徵婚的七夕特輯(原文收錄在25期「台灣男人」),引發大量按讚及留言,我趁此良機透過友人牽線,認識了創辦人之一兼主編涂豐恩。

2015年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雙方都在策劃相關專題,台史博將成果呈現在第26期「戰爭時 平常日」,涂豐恩主編實際看了刊物後,覺得有幾篇適合轉發到「故事」,值得記念的第一篇是8月的〈七十年前,戰爭結束那天:七位長輩談記憶中的8月15日〉,刊登後引發許多討論。除了刊物能見度與銷量的增加,作者也可以從點閱率及留言直接知道讀者喜好,進而調整筆法,而我也會在企劃編輯階段,就先預設哪些文章將來要上網。之後我們也將文章擴散到其他網路平台,以及台史博臉書粉絲專頁,目前大概維持一個月4、5篇的頻率。

「台灣史」開始脫離學術圈或運動圈,作為被大眾認識的對象,距今也不過20多年,而不同人群「認識台灣」的方式,仍有極大的落差。《觀 ‧ 臺灣》一直在努力的是「促進了解」──「現在的我們」對「過去」的了解,以及「擁有不同歷史觀點的人」的相互了解。當我們知道更多不知道的往事,對彼此的認同或許可以更近一點,好好地一起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