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原青支持在日少數民族權益

陪伴亞洲形成青年與民族意識 WCC邀與會者聚首大阪 了解種族歧視與移民者現況

【曾菀妤編譯】27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青年9月8至12日聚集在日本大阪,參加普世教協(WCC)舉辦的「邁向公義與和平的朝聖旅程」。會中,除了回顧過去幾年由原住民青年領導者倡議的事工基礎外,也展望未來方向,盼望再接再厲,陪伴並協助亞洲社會形成亞洲的青年和種族主義意識。對於近年來原住民青年在教會運動中,能見度日益增加,參與者予以高度肯定。

WCC青年事工計畫幹事Joy Eva Bohol說:「亞洲正在形成青年和種族主義的意識,因此此次活動(indigenous youth Pilgrimage of Justice and Peace),正是針對亞洲的種族主義問題、情況和背景進行教育和團結合作的好時機。」

此次活動中,大阪女學院大學國際人權法教授元百合子(Moto Yuriko)受邀專講「日本的種族歧視」。她向與會者解釋,在日本面臨種族歧視的原住民群體,包括最北端的愛努族人和居住在沖繩島西南部琉球族;後者原來是一獨立的王國,「經歷了入侵、威脅、兼併、剝奪、歧視等強有力的同化過程。」

元百合子也提及日本部落民的實況。部落民是日本封建時期賤民階級的後代,儘管1871年日本政府已廢除封建階級制度,合法解放部落民,但是並沒有減少社會歧視,部落民的生活水準難以獲得改善。此外,來自前殖民地的韓國、台灣後裔,以及新移民和移工,這些外移者也難以獲得社會接納。她指出,大阪有許多韓國人和部落民人口,甚至部分越戰難民也群居於此。

芬蘭福音派路德會(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of Finland)的年輕牧師馬里‧瓦爾亞卡(Mari Valjakka)分享北極圈原住民薩米族人歷經芬蘭、挪威、俄國、瑞典等政府的同化歷史。「許多薩米人肩負著從代間創傷,」她說,「年輕人每天都在社群媒體上對抗種族主義,當中一些人也曾經歷過種族歧視。」身兼WCC原住民諮議小組主持人一職,她深入向與會青年解釋WCC現行的原住民事工計畫,並於之後主持「在原住民和非原住民青年間建立橋梁」的會議。

紐西蘭和波利尼西亞聖公會(Anglican Church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and Polynesia)的毛利族牧師克魯茲‧卡拉蒂-福克斯(Cruz Karati-Fox)以「Nga Awa e Rua兩條流動的河流:紐西蘭的文化──種族差異和不公義的經驗」為題進行專講。

與會者最後共同作成〈集體行動呼籲〉,並表達對日本部落民、琉球族、愛努族等在內的日本少數民族社群的支持。內文中提到:「我們承諾並呼籲世界青年:闡明和寫下我們的身份和傳統,這些身份和傳統繼續被多數人壓製或被政府忽視; 讓人們參與包容性教會並賦予他們權力; 聯合尊重獨特性,教會反應和對土著人民的貢獻以及與非土著人民團結的個人; 並打開一個對話的空間:願意傾聽。」(資料來源:WCC)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