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法案令人心驚膽跳

哆啦A夢

有民眾主張透過公投,將現行《優生保健法》規定24週禁墮胎,大幅修改為懷孕8週,令人感到費解。衛福部長陳時中以「又不是公投的人要生」回應提出心跳法案公投的審議。這個公投案不只引起醫界反彈、社會譁然,而發起團體竟還冠冕堂皇稱「為那些還沒有辦法為自己爭取生命權的胎兒們發聲」,看似為女性著想,但根本就是剝奪母親與胎兒的福祉,犧牲人本該有的自由選擇權利。

反墮胎議題並非首次出現,只是這議題教會長年避而不談,更別說教會屢屢傳出婚外情、性侵害等不堪情事,我們究竟有什麼立場指責社會?別說作光作鹽,別當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就好了。當倡議者打著「女性身體自主權」與「胎兒生命權」大旗,可曾想過這兩者背後牽涉的複雜面向,遑論目的居然是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試圖提高墮胎的難易度,但公投理由書通篇倒果為因,引用勵馨基金會背書說帖更是斷章取義,這只是加強社會大眾對基督教反智、保守傳統的刻板印象,更用偏頗言論企圖蒙騙一知半解的民眾。

若馬利亞時空錯置到今日,我們的社會是否可容許她未婚生子?還是要像聖經記載,由約瑟先有後婚成為養父?只看經文表面會以為耶穌降生的故事就是反墮胎,不然耶穌早就被人工流產。但若仔細考究,會發現當時候保守的社會環境不允許未婚生子,看似沒有選擇,面臨被亂石砸死的可能,主的使者在夢中顯現說明:不在選項中的選擇──「先有後婚」。

令人詫異的是,我們的社會不僅沒進步,給予女性自由選擇的權利,反而大聲疾呼重拾封建觀念。我們應該重視的是如何落實性教育,讓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新婚爸媽、傳統長輩認識正確的避孕節育方式,而不是自以為正義,替母親與孩子做出無法承受的痛苦選擇。事實上女性流產的創傷經驗,是背負一輩子的苦痛,我們是否能給予多一些空間,讓時間慢慢彌平這一傷痛。

日劇《產科醫鴻鳥》的主角跟家屬說:「一旦你們做出決定,我們就會全力支持。」醫病之間互動展露無遺。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價值觀都不一樣,但面對生命時,無不是慎重且深刻。社會走到今天,無非就是希望建構資源充沛、環境友善及更公平正義的社會。公投是為解決重大爭議而爭取立法而來,如今卻變成壓迫人權、霸凌女性的工具,這樣的公投實在令人不齒,身為基督徒深感汗顏。
(作者為基督徒)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