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香港 從政治與社會處境誕生信仰反思

(相片提供/金毓禎)

【義工記者金毓禎台北報導】台灣神學禮拜日與香港神學星期三11月10日舉辦首次聯合線上直播聚會,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邢福增教授,根據其新書《我城哀歌 時代福音》針對香港反送中運動前後的講道篇,來反思基督教福音該如何回應人民「在威權暴政下,上帝何在」的天問,成為陪伴社會「走不下去,但仍要走下」的力量。

邢福增表示,2015年的香港為了爭取真普選,占中三子發起了「愛與和平占領中環」的活動。警察在一天內發射了87顆催淚彈,對比於現今發射4000多顆催淚彈,實在是小兒科,但在當時,這已經引發了非常大的反彈。占中運動最後是失敗的,但卻是香港人覺醒的開始。在那之後,香港人特別感受到痛苦,深沉的無力感。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信徒和非信徒,批評教會是離地的,教導與社會現況脫節。社會分裂成黃絲、藍絲,教會也不例外。

之後,2016年發生了魚蛋革命,好不容易泛民派議員進入立法會,卻遇到6個民選議員遭取消參選資格(DQ)。在議員比例失衡下,林鄭月娥2017年就任特首後,通過種種不合理的法案,上演了制度性暴力,終而為反送中運動埋下伏筆。這次反送中運動,特區政府以為,只要強行通過法案,香港人鬧一陣子,最後就會回到賺錢至上的常軌。沒想到香港人這次並不願放下,原因可能是在於「5年前是要爭取不曾有過的東西,但這次是要捍衛自己保有的權利」,很多人擔心司法防火牆拆掉,就沒有一國兩制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牧者經常發現自己越來越難在教會講道,越來越難在香港日益艱難的處境下傳播時代福音。作為歷史學者,邢福增認為,教會的信息需要符合2個要求,一方面要回到聖經的歷史文本當時當刻,另一方面,要反思當下的社會處境,聖經對此時此刻的意義為何。

面對香港頻頻出現可疑的自殺案件,邢福增引用集中營倖存者艾利・魏瑟爾(Elie Wiesel)的天問,不能接受有上帝的大屠殺,也不能接受沒有上帝的大屠殺,不少人問在香港的苦難中,上帝何在?他以為,在香港已成為威權極權的現今,基督徒的回應,應該在責任中尋找,究竟我們如何認清自己實踐信仰的責任。

台灣神學院新約教授孫寶玲在回應時表示,在反送中運動之後,連非常保守的、傾向建制派的律師公會都發言反對,林鄭月娥卻仍舊要強硬通過。「很多教內人士引用羅馬書來強調教會要順服掌權者。不過,保羅成書時,羅馬帝國史家稱奧古斯都的降生是人類的福音,是黃金時代,但聖經說耶穌才是上帝的福音,說世界萬物都嘆息勞苦等待救贖。」基督徒應該揭露掌權者說法的虛偽與不實,讓下一代可以活在真理當中,讓人知道謊言是不能勝過真理的。

連線香港時,有人提問教會如何看待使用暴力的問題。邢福增表示,民意調查顯示,社會大眾大多可以理解抗爭者的暴力,但教會確實較社會有更多保留,不少教牧連署聲明是不太贊同,但至少有不割蓆的表現。孫寶玲則補充指出,反送中運動一開始只是破壞,而不是暴力,後來在黑警恐攻下才出現暴力行徑,而且有很多證據顯示很多暴力是警察假扮的,「凡此種種顯示這些有關於暴力的討論,背後真正的真相並未揭露出來,我們應該要非常小心資訊是如何被框架、被過濾。」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