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語世代的落幕 文學家鍾肇政辭世

龍潭教會早期信徒合照,鍾肇政是後排左五。(相片提供/黃馨蓮)

【張原境綜合報導】台灣文學作家鍾肇政於5月16日蒙主恩召,享耆壽96歲。鍾肇政是帶動台灣戰後文學的重要旗手,在文壇與另外一位台灣文學大師葉石濤齊名,兩人被並稱為「北鍾南葉」。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魯冰花》對於當時教育體制僵化、選舉文化不公及貧富差距等窠臼提出批判。《濁流三部曲》與《台灣人三部曲》亦成為台灣「大河小說」的濫觴,一生獲得許多文學獎。

憶起鍾肇政過世那晚,客家宣教中會龍潭教會牧師黃馨蓮表示,當時在教會練完聖歌隊正欲就寢,就收到執事傳來鍾肇政安息主懷的消息,隨即前往鍾家慰問,與遺族分享先前探望鍾肇政的一些軼事。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爆發以來,鍾肇政即鮮少出門,家人也顧慮他的身體而減少探訪。5月16日傍晚準備吃晚飯時,兒子鍾延威發現鍾肇政呼吸微弱,考量年事已高,遂決定讓他在家中平靜地回歸天家。「他的女兒帶領我到鍾老的房間,跟圍在旁邊陪伴的孫輩,一同以他熟悉的客語獻上祝禱。」

(相片提供/黃馨蓮)

國立台灣文學館研典組組長兼副研究員林佩蓉指出,對台灣文學界來說,鍾肇政的逝世象徵著「跨語世代」的結束,「再也召喚不回來。」1925年出生的鍾肇政橫跨日語及華語兩個殖民語言,大正時期的台灣雖仍受帝國主義的壓迫,自由、民主之風卻逐漸興起,許多著名的日籍基督徒知識分子如矢內原忠雄及賀川豐彥等人,均是在這個時代興起。因成長過程仍屬日本殖民時期,鍾肇政戰後又自行苦讀學習華語,並發現許多在日語教育下成長的台籍作家,面對戰後一元化的語言政策難以轉換,便開始協助進行翻譯與修稿,用其翻譯的能力站在語言斷層的裂縫上進行銜接。

1957年鍾肇政發起戰後第一份作家聯誼性的通訊媒介《文友通訊》,藉以溝通訊息、交流作品並互相支持,並以小學老師的身分一肩扛起吳濁流創辦的「台灣文學獎」。他參與《台灣文藝》編務及主編《民眾日報》副刊期間,更致力於提拔新人作家,帶動台灣本土文壇的成長茁壯,給予創作者穩定的發表空間,透過交筆友的方式,把失落的台灣作家連結起來。林佩蓉表示,當時文壇溫暖的氛圍,與現今受資本主義影響帶來的功利競爭非常不同。

在客家文化領域,鍾肇政亦不斷以先行者之姿爭取客家族群權益,推動客家論壇及客家電台之運作,協助推行「還我客家母語運動」,並擔任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創會理事長,催生「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他亦因此獲聘為總統府資政。

2013年,黃馨蓮受派至龍潭教會牧會,曾數次拜訪過鍾肇政。她表示,基督信仰在當時的客家庄相對罕見,此外鍾肇政曾與北部客庄教會的先驅傳道師鍾亞妹有過淵源,8歲左右父親鍾會可回家鄉桃園龍潭經營雜貨時,全家人均會到鍾亞妹牧養的教會做禮拜。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