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美國疫情vs宗教自由

◎林楷夫(前PCT普世青年代表)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美國各大城市從2月開始陸續下達「保持社交距離」的行政命令,除要求市民避免外出,也限制包括教會在內的各種聚會的人數。

然而,美國各地教會對於這項政策的回應非常兩極。教會大多選擇遵守政策,將每週的禮拜及其他聚會轉換為線上直播;少數教會則不配合,要求會友照常來聚會。這些教會除了宣稱政府的政策剝奪上帝賦予的自由及權利外,更認為這是自由派分子要讓禮拜堂淨空的陰謀。路易斯安那州一位拒絕配合政策的牧師,在接受電視台訪談時,甚至宣稱他的會友不介意因為禮拜而染病或死亡,無視美國已失控成全球疫情最慘烈的國家。

近年來,各地教會頻頻出現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發言與決策。許多教會的決策者或用信仰的概念來反駁公共政策,或舉著信仰的旗幟強行決定重要事務,卻忘了溝通的必要。教會內的反對派則以人廢言、逢某一群人必反,儼然形成教會內的矛盾比公民社會更兩極化的情形。然而,被教會視為宣教對象的群體也都在觀察這些對立。我在美國共事過的一位留學生對我說,我讓他相信基督徒裡面還有好人。雖然因為個人被認同感到欣慰,我卻更為他認為「好人」在基督徒中是少有的而感到悲哀。現今的教會在我們應當對之傳福音的世人眼中到底是什麼形象?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台灣史上少數占有歷史地位的教會,在重大社會運動中未曾缺席,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有目共睹。雖然宣教成績似乎不盡理想,但教會若無法被視為一個重視自身社會責任的團體,又如何讓世人正視福音傳遞的信息?而若教會連自身的社會責任都無法釐清,又如何在宣教中證明教會是世界的盼望?長老教會不是一言堂,公民社會中多數的議題也都困難達到共識,但長老教會乃至於民主社會難能可貴的精神,不就是在不同立場間尋求可以合作的空間,在意見不同處彼此尊重包容嗎?

當美國教會有牧者在疫情猖獗下公開說「我的會友願意為了聚會而失去生命」時,我們向世人傳遞的形象到底是基督徒堅定不移的信仰,還是愚昧及無知?而當教會不斷催化內部的矛盾,只想表達自己的訴求卻不願意聆聽他人的立場時,我們所建立的長老教會,是一個思想多元的教會?還是一個對社會沒有貢獻及影響力的小型政治擂台?若教會的言行令世人感到反感,那又如何成就大使命?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