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餘力可以做什麼?

Image by mina6120 from Pixabay
◎朱書蔚

台灣的振興三倍券,近日上路了,上次有類似的政策,是馬政府的消費券。馬政府的消費券留下的實際數據,雖然不怎麼亮眼,但以當年的時空背景,加上世界各國也都用類似的方式刺激景氣,一般民眾實在是不用隨著綠色媒體起舞,過度批評發券時的混亂,及性價比不高的缺點。

這次的振興三倍券,隨著科技演進,也規劃電子綁定支付的形式。約15%的國民選擇不領紙本。雖然,與原先的目標有落差,但往好處想,也節省了15%的成本,以及300多萬的排隊人潮。領券的通路,比起當年的方式,也更為多元。一般民眾實在也不用隨著藍色媒體起舞,聚焦不方便、不好懂的缺點。

放眼世界,各國政策各有其優缺點,達成的效果也與各國經濟架構環環緊扣,無法相提並論。所以,不用浪費時間聽名嘴的評論。名嘴擅長的,就是拿著外媒對單一國家的報導,挑好的地方編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批評自己國家的政策,或者是護航政府的政策,讓特定顏色的觀眾罵爽罵好而已。

拿到振興三倍券,我們可以做什麼?受疫情影響最多的,就是餐飲、觀光、運動及藝文業。可以和親友們吃頓美食,來趟小旅行,聽場喜歡的音樂會,看場精采的球賽或電影。這些行動,除了讓自己與愛的人開心以外,還能幫助這些行業當中戮力工作的同胞們。

行有餘力時,我們還可以怎麼做?聖經哥林多後書9章這麼寫著:「要記住,少種的少收,多種的多收,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心願捐助,不猶豫,不勉強,因為上帝喜愛樂意奉獻的人。上帝會更加豐富地賜給你們,使你們不但自己充足有餘,還能夠在各樣慈善的事上出力。正如聖經上說:祂慷慨救濟窮苦人;祂的仁義存到永遠。」

聚會時,有很多機會可以與年輕世代閒聊,有位青年有次跟我說:「書蔚哥,我薪水那麼低,自己生活都有問題了,怎麼還有能力奉獻呀?」其實,那位青年說得沒錯,每個人的生活,多少都有經濟上辛苦的部分。但經文教導我們的,是付出的好習慣,是甘心樂意與不勉強的態度。即使是5元,10元,我們都應該對鰥寡孤獨的人,伸出援手。

在台北、上海、名古屋及和歌山生活的歲月裡,我認識許多基督徒奉獻出巨大的金錢及時間,給困苦艱難的社會弱勢。他們沒有任何人因為奉獻而變得窮困潦倒,上帝都看顧他們的各種需要。施比受更為有福,喜樂,也會隨著你甘心樂意的奉獻,而常伴你左右。

這次,行有餘力的話,邀請耐心讀著這篇文章的你,把你的三倍券或是現金,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有心,而不知道往哪裡捐的朋友,下面有我比較熟悉的三個團體,他們都是長期為各種弱勢團體付出的NGO,供大家參考。分別是伊甸基金會、基督教恩友中心、孩子的書屋(偏鄉兒童教育)。

願上帝親自賜福給那些伸出援手的人,也祈禱台灣的振興三倍券施行成功,造福大島方舟上,同舟一命的國民。 (作者為台北中會艋舺教會會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