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病患來台就醫的省思

Image by BedexpStock from Pixabay
◎蘇貞芳

耶穌來世上呼召罪人和病人。那我是何者呢?我對自己告白,我是罪人,也是思想偏差、對人常自覺或不自覺地差別待遇或歧視的靈性病人。

在閱讀兩、三則醫療新聞報導事件後,我有了些想法:如果,印尼的疫情令醫院爆滿,院方因擔憂病毒感染而拒絕接收這名患有白血病的小孩,最後他的父母只能眼睜睜看著兒子死亡。試想,如果這孩子有機會來台灣就醫,也許還有機會保全性命。

我反思,台灣可以花數百萬元的健保給付,千里送藥到中國武漢給那位中籍配偶的白血病小孩,為何不願意再接納有條件並證明自身無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的國際病患?

坦白講,哪一種人進入台灣比較危險?我認為比較危險的是,無法證明是否受感染或出發國已醫療崩潰,而直接大搖大擺回國就醫的「國人」,他們回來後,甚至有混入社區造成傳染的隱憂。反而「有條件並證明自身無感染新冠肺炎」的國際病患,落地後直接進入醫療院所,在本地沒有社交和社區接觸可能,相較回台就醫的國人,經過多次檢驗的國際病患會較為安全。硬要類比的話,就醫或就學哪個急迫?類似「重啟外籍生入境」概念。所以到底是收「因為疫情而中斷療程的國際病患」還是「重啟收新病患」?

指揮中心提出,考量國內疫情穩定,且醫療量能尚有餘裕,為延續「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 helping!」(台灣能幫上忙,台灣正在幫忙!)的精神,自8月1日起,除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非急迫性醫療需求外,國際病患可透過醫療機構檢具相關資料、文件提出來台就醫申請,衛福部將依醫療必要性、療程延續性及風險性等原則進行審查,協助海外人士來台就醫療服務。

再論,醫療院所和醫護人員,是不想接收國際病患呢?還是因為勞動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和工價,所以拒絕再收任何病患呢?

6月時有則新聞報導:「父母親已經在台灣工作十幾年的一歲又四個月大的印尼女童,她在五個月大時被診斷出『幼年型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幸運地來台灣醫療,她的骨髓和母親配對相吻合,經過骨髓移植手術,目前女童造血功能完全恢復。」

台灣人如果能夠更珍惜醫療資源,不任意濫用(如同不浪費糧食),無關人士也不准任意賤用醫療,那麼我們的醫療能量應該可以適度救治和幫助更多真正有急迫醫療需要的國際病人們。就算是大餅想要留著自己吃,也可以把一些碎渣兒分享給需要者吧!

耶穌對迦南婦人說:「讓兒女們先吃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回答說:「主啊,不錯;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們的碎渣兒。」(馬可福音7章27~28節) (作者為長老教會退任牧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