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原社邀請原轉會談原住民族土地流失歷史

(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台南報導】台南神學院南原社長期關注原住民族議題,以及校內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生的友善交流,特在11月9日晚上於台南神學院第1教室舉辦「失憶・失域:追尋原住民族土地流失的過程」講座,邀請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土地小組專案助理莊嘉強、張邵渝及陳薪雅等人分享,論台灣原住民族經無數殖民政權與土地遭剝奪的歷史脈絡,以及如今相關政策如何因應;吸引近20人到場聆聽,引發對話熱烈。

陳薪雅。(攝影/張原境)

陳薪雅首先闡明原轉會的成立背景,表示目前分為土地、文化、語言、歷史、和解等5個小組運作,其中土地小組戮力於釐清原住民族土地流失的歷史真相;因土地具有排他性、獨佔性及有限性,當彼此有不同想像,便會產生衝突;然而土地對於原住民來說,不只是經濟上的觀點與利益考量,地景亦乘載著豐富的文化記憶、譜系與族群歷史。

 

談到原住民族土地流失脈絡,陳薪雅指出,清朝時期開始有中國沿岸人民移民台灣,當時採取消極態度,為免土地糾紛便劃出「土牛界」,日治時期開始進行積極土地調查,透過軍事力量推進、吞佔原住民土地,並劃出「準要存置林野」,但未包括原住民休耕地與狩獵地,過程中原住民的土地逐步被切割流失。

莊嘉強。(攝影/張原境)

莊嘉強帶領眾人爬梳戰後原住民族權利運動的脈絡,點出戒嚴之下已有許多原住民知識分子向中華民國政府提出土地訴求,卻因為陳情書用詞銳利,而有高一生等人於白色恐怖時期遭以判亂案處決。1983年,台大學生創立首本原住民自辦政論刊物《高山青》,被視為近代原運起點;直至1997年,陸續有東埔挖墳事件、湯英伸事件成為「還我土地運動」開端,另長老教會的彩虹婦女事工中心關心雛妓議題、多位牧師參與推倒吳鳳銅像等也具指標意義。而都原勞動、反亞泥、反廢核等議題至今仍是進行式,顯出原住民土地議題是持久戰 。

1994年,山胞正名為「原住民」;1997年,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成立;2005年,《原住民族基本法》上路,針對包括土地權、自治權、諮商同意權、自然資源權等權利給予保障,然而仍遭受其他法律如《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育法》《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法條競合,在這之下延伸許多議題,例如未被重視的諮商同意權,亞泥及美麗灣、杉原灣等各種BOT案即是顯例,莊嘉強直言,因此也有人說《原住民族基本法》如同「紙包火」般沒用。

張邵渝。(攝影/張原境)

張邵渝從土地小組調查實例切入;土地小組主要透過族人口述訪談、自行史料搜集以及機關檔案提供等方式,調查地權轉換、接收歷史。以大學教學與實驗用地為例,日治時期將原住民生活領域劃入各帝國大學教學、實驗用地,戰後由台灣大學接收;另一例為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輔會)所管土地,當時以為的荒地很多是原住民休耕地,例如清境農場,在日治時期是準要存置林野,然而在1960年代被退輔會認定是原住民濫墾而註銷調查紀錄,族人至今仍在陳情。

張邵渝強調,土地小組一直試圖從調查案件歸納爭議類型及事件發展脈絡,透過還原與回溯各類具爭議性的土地產權移轉過程,重現原住民土地流失的圖像,然而仍有許多資料待持續蒐集。

(攝影/張原境)

回應時,南原社社長Ljelje Ying表示,在部落裡經常可以感受到族人與林務局人員的衝突;張邵渝則認為轉型正義仍是發展中的觀念,多數機構基層承辦人員可能也還在熟悉當中,因此容易用既有觀念回應原住民的土地與狩獵問題。

下半天教會傳道師劉宇捷談到,牧會時發現原住民與漢人彼此觀念差距甚大,有時難以建立溝通橋梁,而關心原民議題者似乎仍以原住民居多。莊嘉強回覆,「僅少部分人關心」可能是所有社會議題共同困境,而原民議題的確屬於小眾議題,因此和解小組舉辦巡講的初衷便是跨越同溫層;張邵渝說明,原住民爭取土地權利的背後,有傳統文化的緊密連結及歷史脈絡,然而許多社會大眾對原住民土地流失的歷史不了解, 因此需要社會大眾的參與及尊重,理解原住民特有的族群觀點,才有族群和解的可能。

劉宇捷傳道師。(攝影/張原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