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原境台南報導】由國立成功大學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共同主辦、成功大學藝術中心執行的「2020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遷徙中的人權」,系列活動自11月1日開跑,結合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學系、台灣歷史博物館、回佳文化工作室、成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等多個校內外單位,共創包含戲劇、舞蹈展演、影展、工作坊、講座、展覽與研討會等,期待經由國際交流讓台灣與世界的聲音接軌,凝聚人權議題成為永續關注的焦點。
11月14上午,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於成大博物館2樓舉辦「台灣之音講座——從台灣之音看1980年代台灣與海外人權運動的聯繫與發展」,邀請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前華府台灣人權協會(FAHR)會長李界木主講,由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劉南芳主持,以此活動為「他鄉的聲音:『台灣之音』媒介的力量」特展拉開序幕。本次特展呈現海外珍貴文獻及聲音資料,展示傳播對於台灣人權運動所造成的深遠影響,並見證台灣移民和台灣歷史不可分割的重要連結。
劉南芳開場時表示,「台灣之音」最早是北美的台灣人想要用答錄機方式播報台灣訊息,隨著1970至1980年代的台灣黨外運動興起,台灣之音就成為傳播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管道。1979年「美麗島事件」爆發時,更曾打電話回台灣採訪、進行實況報導。
劉南芳指出,當時北美地區已有27台的分台,美麗島事件後消息迅速在海外傳遞,鼓吹各地台灣移民參與遊行、聯署等公共事務,讓國際社會重視台灣人權議題,促成日後美麗島事件可以公開審判,在缺乏話語權的威權時代,促成海外台灣人關心故鄉和彼此連結的契機。劉南芳更於現場播放一段當時透過台灣之音採訪高雄事件現場的對話錄音。
姚嘉文認為,在海外的時光是幸運的,因為沒有戒嚴限制言論、出版自由,閱讀許多的書籍也修正了他的觀念,也成為他日後返台參與黨外運動的養分。姚嘉文回顧,去年有澳洲學者來台灣研究「少眾媒體」,「因為在言論自由的國家沒有少眾媒體這種觀念。」他說,台灣當時有黨禁、報禁,常常需要發行單面油印的「消息」,才有所謂少眾媒體,「有時候書禁了反而銷路更好,警總好像在幫忙促銷一樣。」姚嘉文強調,訊息的傳遞很重要,會影響很多人的觀念,促成很多行動,「台灣在戒嚴時很像坐牢,全體跟世界脫節,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因此台灣之音在當時即扮演重要的角色。
談到美麗島事件發生,姚嘉文點出「高速公路通車」是重要關鍵因素,讓消息可以藉由傳單從北至南地四處散布,傳遞給各地關心民主運動的人。當時國民黨對外宣稱美麗島事件是暴徒引發,甚至作假士兵受傷照片到處散布;然而當時美國國務院指出這些人是平民,僅是妨礙秩序,應毋須上達至專門審判軍人或叛亂罪的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法庭處理,也才有了後來的公開審判。
姚嘉文強調,在推動人權運動的過程中發現,若僅提及人權、尊重自由等,是比較消極的做法,於是美麗島事件更積極地提出「解除戒嚴」才有人權 ,以及「修改憲法」「全面改選」等訴求,希望破除所有禁令、裁徹警總 。
接著李界木以「海外的角度看台灣民主運動」為題分享,表示台灣之音自1977年至1987年間,不斷將國內消息傳遞至海外,包括當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起的〈人權宣言〉,希望海外基督徒以愛心關心台灣現況。
而台灣人權協會的成立,則肇因於《台灣政論》1976年遭停刊,以及為了營救當時的政治犯陳明忠與王幸男,期盼能進行系統性行動,而後在面對美國國務院進行台灣人權報告,也是美國國會首次有台灣人權相關的聽證會,對日後美麗島事件影響甚巨。李界木點出,美國參議員甘迺迪對於曾收到8000多封台灣信件一事印象深刻,盛讚「這是除了以色列外,第二個最有組織的社團」。
「2020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遷徙中的人權」展期至12月12日止,有興趣者可上成功大學藝術中心查詢展覽與展演等時間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