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美國上演新局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黃作炎  

2020年11月初,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總統大選,引來台灣朝野各界緊扣心弦,側面反映我們自身情勢十分敏感,川普或拜登誰當選、民主黨或共和黨誰主國會,可能對於中國與日俱增的威脅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但無論是拜登或川普當選,對台灣會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嗎?個人認為,不管川普或拜登當選,雙方建交可能性皆趨近於零。而對美國來說,台灣在美中關係所扮演的角色,是否足以讓美國願意犧牲己身利益,維護台海安全,也不會有肯定的答案。

面對中國對全世界的威脅,台美是安全共同體。如此休戚與共的關係,歷經民主、共和兩黨輪流執政基本不變,差在輕重緩急的節奏衡量,這是台灣人民面對中國威脅、觀看美國大選不能沒有的認知與自信。

台灣是一個衝突性的社會,很多人也許因此感到挫折,因為民主促進共識的功能,尚未足以彌縫國家認同的分歧。反倒是民主這個自我防衛的武器,同時也是授人以柄的致命武器。

從外部觀察的國際觀點,卻早已肯定台灣的進步活力,民主自由下的爭論不休,而且是朝進步方向辯證,就足以讓國際社會為台灣按讚了。台灣防疫連續200天沒有本土病例,獨裁中國卻讓病毒蔓延全球,台灣應該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不待我們費力宣傳,國際聲援便已聲浪四起。台灣內部經常陷於朝野藍綠對立,加上北京的介入操作,很容易看不到自己的進步。旁觀者清,反而點醒我們的盲點。

川普眼中只有利益與交易,沒有價值理念的堅持,川普政府團隊領導下的美國似乎是唯利是圖、唯我獨尊,變成一個沒有高尚精神支撐的巨靈,政府施政欠缺體恤人民的情懷;美國兩黨對立、意識形態衝突,貧富差距、階級紛爭、種族歧視、族群關係因川普而更加惡化。國際局勢因他而更擾攘不安,國際合作與協調機制也更窒礙難行。

這次美國總統選舉,充滿動盪、也打破許多常規,更帶來另一種引人側目的現象:越來越多支持現任總統川普的民眾,攜槍出現在數個計票膠著關鍵州的抗議現場;相較之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支持者,在示威場合則多呈現準備迎接勝利的雀躍心情。

美國確診病例屢創新高,拜登幕僚計畫以醫療保健和控制疫情作為政權交接優先要務,這也是拜登選戰最後幾個月主打的政見。政權交接團隊正在研究可以立即提出的經濟方案,其中包括撤銷川普部分行政命令。

過去美國四年政局就像一齣歹戲,一拖再拖,在新總統上任的同時,我們期許新上檔的戲,有更多亮眼的故事。(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