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耗時三年,由文化部指導、台灣文學館主辦的第三期台灣文學常設展「文學力──書寫 LÁN 台灣」於11月7日熱鬧開展,分為「注意,你已被文學包圍了」「始動,島孕育的‧與海帶來的」「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等六大主題展區,以活潑且年輕化的方式打破文學展覽平常給人的沉悶印象。

展出文物共42件,並透過12組的多媒體式互動設備,不著痕跡地將台灣百年來的文學史化為日常,讓觀眾可以與台灣文學互動及共創書寫,帶走實品紀念品及心靈上的專屬回憶。此展預計將展出10年。


展區入口。(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專題報導】台灣文學館館長蘇碩斌表示,台文館歷年來蒐集了許多作家的歷史文物,並非單純地展示物件本身,重點在於與人溝通,如今新時代的觀眾也是博物館的合作者,參觀展覽時與文物的互動,會仿如共同創作文學作品一般。此次的「文學力──書寫 LÁN 台灣」在色彩及用字上都有所突破,期盼帶領觀眾以不同的態度了解文學史,讓任何人都能感受到文學是很容易親近的,「每個人早就活在文學裡頭,只是不知道,日常生活不管廣告、招牌、競選歌曲甚至是標語,其實都是文學的一部分。」蘇碩斌指出,標語之一「醒醒吧!你本來就活在文學裡面。」就是這個意思,人人都是文學人。

蘇碩斌表示,文學力不只包括過去還涵蓋未來,因此標題特別使用白話字羅馬拼音,展現台灣不只有漢字的傳統,還有台語的存在,展場內也提到客語作家,以及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希望帶領眾人反思,在2020年的現在該如何看待文學史,「以前可能會用過去很辛苦的心態來面對,但如今我們不只辛苦,還享受了辛苦的成果,活在現代其實是充滿幸福與機會的,這便是此次展覽的定調。」蘇碩斌認為,觀眾看完展覽後除了可以感受到文學史的艱辛,也能看到「書寫」在人群之中,透過各式各樣媒體散開的軌跡。

台文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簡弘毅表示,過往的展覽可能太嚴肅、太沉重、資訊量過大,甚至不自覺地只說給研究者、學者等文學圈內人聽,經過不斷調整後,此次的策展更多地思考「說話的對象」,使用更白話的方式,提高趣味性,期盼拓展觸及層面,讓一般的社會大眾也能參與進來。


  看看你周遭,給自己一個機會,提起筆桿,開始創作! 

展區入口。(攝影,張原境)

【張原境專題報導】一踏入台文館「文學力──書寫 LÁN 台灣」主題常設展區,入口處是凹凸不平的金屬牆面,簡弘毅表示,就像文學的發展不是突然就冒出來,而是如同岩層般堆疊,在前人基礎下而有如今的發展面貌,這樣的地質岩層的設計貫穿了整個展場空間,也帶出窄川流至寬闊平原的意象,如同過往文學曾經歷過打壓,發展至今呈現多元發展、百花齊放的面貌。

跨進入口,巨幅的主題牆映入眼簾,鮮明活潑的黃藍二色立刻抓住觀眾的目光,簡弘毅表示,「手」象徵參與,而每隻手所拿的各種不同語言符號呈現出台灣文學的多元與自由包容。展題中的「文學力」是堅忍不拔的生命力象徵,「LÁN」則強調台灣文學是這塊土地上所有人的共同資產。

 展區一   注意,你已經被文學包圍了

你的一天,會看到多少文字?一睜眼,你閱讀報紙或滑滑網路新聞,再瞄一下朋友轉貼的文章;出門上班上課,你穿越無數廣告招牌的誘人標語;晚餐,你在商店街聽見流行歌曲,餐廳門口褪色的春聯有吉祥語。如果你仔細回想,會發現自己沉浸在大量的文字裡,是寫作者精心修飾調度,不一定都稱為文學家,但其實都用了千百年來發展出來的文學技巧:雙關、押韻、聯想等,透過口耳相傳、大眾媒體和教育體系,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人類正置身最「文學」的一個時代。

即使是最偉大的作家,也是從生活的世界開始創作。最初,寫字是為了「紀錄」,記下生計的需要和個人的想法,傳達給他人,就像便條紙上的筆記,或者社群網站分享的心情。隨著時間演進,累積了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傳承為整個社會的集體記憶,而每個世代的新作家,都在這些記憶的基礎上創新,讓集體記憶庫更加豐富,這就是「台灣文學史」。

▲展品:四面影像投射
四面以大面積的投影螢幕環繞著觀眾,呈現出市井街頭的影像、選舉標語、流行歌曲、電視廣告、報紙刊物與網路媒體,這些日常所見的畫面均充滿著文學。
▲互動設計:文學星圖
將作家資料庫以電腦演算的方式呈現出人際網絡,並化作閃亮星點呈現在銀河般的超大面板上,觀眾也可以透過點選的方式,電腦即會從大數據中將作家介紹、同期作家以及彼此間的相對關係一目了然地呈現出來。
 展區二   始動,島孕育的‧與海帶來的

原住民族是台灣島上第一批住民,創造了最初的文化,是台灣文學的開端,當時的文學以口說形式流傳,他們的創作故事與歌謠,運用富有節奏感與韻律的語言傳誦。那是沒有文字的時代,越是琅琅上口就越能幫助記憶、便於傳遞,一代一代解釋世界如何形成,也歌頌英雄、記錄知識與禁忌,大量的神話與傳說,反映了他們面對自然的生命經驗,形成所謂的口傳文學。

明鄭時期,沈光文漂流來台,「古典文學」在台萌芽,鄭經和陳永華建立的教育體系,為古典文學奠定了基礎。1895年乙未割台,悲憤成為日治初期文人的心情寫照,有人選擇西渡中國,而留在台灣的文人,則迂迴面對殖民統治,留下豐富的作品,成為日治時期詩社百家林立的先聲。

19世紀下半葉,台灣除了古典中文,在英國傳教師的引入下出現了運用拉丁字母拼寫台灣話的拼音系統「白話字」。1885年,牧師巴克禮創辦《TÂI-OÂN-HÚ-SIÂn KÀU-HŌE-PÒ》(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內容全部用白話字刊載。日治中期,白話字的影響力持續深化。1924年台灣文化協會決議將推廣白話字列為重要工作。蔡培火創立的台灣白話字研究社,林獻堂、林攀龍父子開辦的霧峰一新會,都極地推行白話字。白話字一直沿用至今──即便1969年《台灣教會公報》在政府的「國語運動」政策下一度被迫停刊,但白話字仍在民間流用,並為解嚴後的母語文學作品打下基礎。

▲互動設計:可聆聽族語
▲互動設計:白話字拼音名字體驗
 展區三   立志,文明開化的夢與傷

1895年,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古典文人浮現認同焦慮。為了維繫詩文傳統,各地詩社林立,數量近300家,「櫟社」「瀛社」「南社」三大詩社是主要代表。殖民帶來壓迫,也帶來現代教育,培養出大量的新式知識分子。1920年代,他們從學校畢業、從日本和中國等地留學歸來,促成了台灣「新文學」的誕生,「混合」成為這個時代文學最有趣的特徵。

殖民體制的本質,是以武力為後盾的經濟掠奪。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日本政府一方面採取高壓支配,另方面也透過教育和建設帶入近代文明。這就是所謂的「殖民現代性」,帶給台灣人複雜的感受,工廠、飛機、電話、電影等物質文明相繼出現,是最直接的衝擊,時空變化的全新體驗深深烙印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除了小說之外,日治中後期的古典詩與新詩,也運用現代韻律,表達出文人面對現代事物的新感受。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入侵東亞各國。台灣總督府推動皇民化政策,以日語為單一語言推行「國語常用運動」、下令學校廢止漢文科。這段期間,台灣籍作家屢屢以作品「反攻」日本中央文壇,在東京得獎並發表,以堅定的信念展現文人不屈意志。戰事緊張,日本政府調動所有資源投入戰爭,文學作家也可能被政府派遣至戰地觀察及寫作。

1943年,台灣文學奉公會成立,殖民政府加強言論管制、查禁違逆政策的書刊,更強迫作家發表各種宣言、書寫鼓吹戰爭的作品。台灣作家承受高壓,將新文學挖掘到前所未見的深度。他們描寫認同的掙扎、人性的醜惡,挖掘人心的幽微面,展現文學的鋒芒。

▲林海音蒐藏的大象。
 展區四   跨越,窒息年代的游擊戰

經歷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7年二二八事件,乃至於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等政治劇變,台灣作家受到的殖民重擔不但沒有減輕,反更墜入另一個漫長的幽暗時代。國民政府將內戰失敗歸咎於宣傳能力,因此開始制定「官方文藝政策」。1950年代,「反共文學」成了文壇的主流。

台灣本省籍作家幾乎都沒有國共內戰的經驗,加上國民政府禁止日文出版,因而中斷創作。外省籍作家也不能閱讀、談論1930年代的中國文學作品,尤其是違逆官方政策的左翼文學作品,一樣是斷絕傳承。於是,台灣文學陷入十多年的虛耗──要等到戰後新世代的崛起,才稍微恢復元氣。

反共文學籠罩的1950年代,仍有一批作家在描寫台灣的人事物,特別是台灣文學史首次大量出現的女性作家。雖然日治時期的台灣就已有女性詩人和小說家,卻在戰後大批外省籍女作家移入後,才真正形成令人注目的規模。她們的崛起,也為未來的女性文學與「言情小說」奠下了基礎。

1946年10月25日,政府當局在「光復」一週年時,下令廢止雜誌、報紙的日文欄位。台灣人從1937年開始的十年內再一次被迫改換書寫語言。嫻熟日文的本省籍作家,無法快速學會新的「國語」,多數只得停筆、中斷文學生涯。這樣的中斷,約到1960年代才能勉強接上。1964年,《台灣文藝》創刊,日治時期作家吳濁流出資、戰後世代作家鍾肇政主編。兩個世代的合作,象徵了本省籍作家的傳承。雖然《台灣文藝》的資源不多,稱不上文壇的主流,卻提供本土作家出道的舞台,並且持續介紹日治時期的文學,護持了在官方政策下奄奄一息的台灣文學傳統。

1960年代,一群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年輕學生作家,在當時掀起一波強烈的現代主義文學風潮,他們透過美援引進美國觀點的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例如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他們置身戒嚴氣氛,以文學技巧深入現代人心靈,並迴避了政治議題。而當時最暢銷的通俗文學絕對是武俠小說,在戒嚴時代的壓抑氛圍下,成為現實中找不到的正義之替代品。

▲互動設計:紙上讀書會
當時鍾肇政等七名作家透過書信往返的方式開啟了「紙上讀書會」,成為當時本省籍作家珍貴的串聯與彼此激勵的平台。碰觸該作家,即會自我介紹。
 展區五 ➤  爆炸,每個人都飆出高音

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是作家的再一次試探禁忌,他們大聲辯論「文學不應該關心鄉土嗎?」迂迴地表達關懷現實、衝擊政治的渴望。論戰引起了社會注目,1980年代民間的思想能量勃發,終於在1987年衝出「解嚴」的新局。自此,台灣文學迎來了「大聲說自己的故事」的年代。

過往被掩蓋的聲音、議題、思想,統統噴湧而出;族群政治,有原住民文學和母語文學;性別議題,有女性文學、同志文學;環境關懷,有海洋文學、自然書寫。寫作形式的觸角也伸向報導文學,直接描寫社會的傷口、闖入過去的禁區、挑戰黨國的威權,而有了政治文學。

1990年代,台灣的本土言情小說重新崛起,與武俠小說一起在租書店滿足了相對被主流文壇忽略的讀者。此外,繁華的文化活動也滲進了商業邏輯,網路文學是這個時代的全新現象,最明顯的是網路詩形式。網路上,作家不僅發表作品、相互交流,還可與讀者直接往來。作家不再是一個絕對崇高的稱號,讀者也有更多影響力,甚至有加入創作隊伍的機會。

▲展品:歡迎來到眾聲喧嘩的時代
透過在整個拱門型的廊道放置多台螢幕機,並同時播放多位台文作家的訪談,形成一種眾聲喧嘩的嘈雜氛圍。
 展區六   ____,寫我們一起的未來

◆互動設計:小說的風格練習

▲互動設計:小說的風格練習

風格是作家的正字標記,如同指紋、音色般具有無可取代的獨特性,本區邀請了年輕作家李璐,模仿台灣文學史上五位重要的小說家:駱以軍、王禎和、賴和、聶華苓及龍瑛宗,面對「如果____進到書房,發現自己的貓毀掉了剛寫好的稿子」的情境,他們會有什麼特殊的書寫風格與思考方式?觀眾將可一一點選人物觀看。

◆互動設計:未來出版社

▲互動設計:未來出版社
寫一張明信片,填答四個問題:你的筆名?你的書名?書的主題?想找哪一個人寫序?
▲互動設計:未來出版社
投入信箱。
▲互動設計:未來出版社
經過掃描後會以輪播的形式顯示在牆上

在這裡你可以寫一張明信片,填答四個問題:你的筆名?你的書名?書的主題?想找哪一個人寫序?投入信箱後,經過掃描後會以輪播的形式顯示在牆上,觀眾也可將明信片帶回家作為紀念品。

◆互動設計:文學二選一

▲互動設計:文學二選一

搭配地上一連串的提問,觀眾依循選擇的結果,將會發現自己喜歡的是散文、小說、劇本等文體,或許也可因此去書店挑一本此類型的書來閱讀。

◆互動設計:文學籤詩機

▲互動設計:文學籤詩機
▲互動設計:文學籤詩機
▲互動設計:文學籤詩機

許多的詩句可以吐露人的心境,此設計以隨機抽籤的方式,回應觀眾的許願。

◆互動設計:詩意在遊戲裡

▲互動設計:詩意在遊戲裡。
▲互動設計:詩意在遊戲裡。

觀眾可以先選取自己喜歡的文本,再根據引導在五項空格填入五項詞彙之後,即可以產出自己獨樹一格的創作,還可以掃描QRcode存回家。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