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科技×農創×噠噠丸──深入原鄉,關懷觸角多面向

採訪◎黃玉琴   相片提供/沛錦農創、原勝協會

在屏東麟洛長大的宋智達弟兄,在美國許多知名的電腦公司工作十多年後,因嚮往歐洲生活,又到德國慕尼黑工作了六年。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萌生返鄉的念頭。那一年,他決定在德國創業,半導體產業卻突然衰退,在一連串的事件中,他竟然神奇地贏得創業競賽,2001年獲得德國政府的創業資金資助,成立了影像IC/IP設計為主的沛錦科技(TITC)。2002年,他接受工研創業院育成中心輔導,終將沛錦科技帶回台灣,但過五年才拿到德國廠商的訂單,十年後公司才開始獲利。這一路走來,宋智達均抱持著對上帝的信心,持續仰賴信靠。

宋智達很早就開始關注原住民的情況,了解台灣工業化以後,大批的原住民年輕人都外流到都市工作,造成山上只剩下年老的長者和年幼的小孩,家人分隔兩地就容易產生問題,山上的教會也因沒有信徒而面臨關閉的危機。他想以農業吸引年輕人留在部落,但要在山地推動農業並不容易,因水土保持的問題,不能大動作進行開墾。在兩難之間,宋智達突然獲得靈感,認為或許種植香菇是一條可行之路。於是他從科技跨足農業,在2015年成立了沛錦農創(TATC),第一步是捐贈一個種植巴西蘑菇的農場給關西高中,所有的生產所得也都歸學校所有。

由於女兒從國二開始每週六都到關西一位老師家學畫畫,宋智達在家長會裡認識關西高中的校長,因緣際會下決定從關西開始其原住民關懷事工。當時,他每季都會邀請一位大師到學校演講,從台灣大學農學院教授、農試所主任到屏東科技大學知名的教授等,都在邀請名單內,他也在當中做連結的工作,讓關懷的觸角可以從更多面向進入原住民部落中。

一年後,宋智達與新竹縣農會合作,在新竹縣芎林鄉成立「沛錦農創育成中心」,開幕時邀請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主講,並為這個科技農場題字。自此大量訓練原住民如何培植巴西蘑菇,雙管齊下地進行研發訓練和人才培育的工作。

為協助原住民發展種植香菇的事業,宋智達也與多個落部教會合作,有意願學習的兄姊經教會推薦後,沛錦農創將以半價提供木屑太空包給他們,並協助在山上搭建菇寮。在正常管理下,一個太空包可採收四次,約一個月一次,等於每個月都有收入,像是平常的上班一樣。收成的香菇,沛錦農創會用高於市價的價格保證收購,讓在原鄉創業的原住民可以過安心且穩定的生活。

沛錦農創追求以「零廢料」為目標的部落循環經濟,種完香菇的木屑太空包,會與芒草和玉米株混合成為雞鴨豬等家禽和家畜的飼料,供部落的農場使用。經此飼養出來的雞鴨豬,肉質鮮甜。而動物的糞便會再與木屑混合成為堆肥,讓蔬果長得更碩大甜美。

為增加香菇的附加價值,沛錦農創也與新竹老字號貢丸鋪合作,使用不施打疫苗且榮獲神農獎的家香豬肉,過程絕不添加硼砂、防腐劑及漂白劑,製作出彈牙口感的柴燒香菇貢丸「噠噠丸」,及巴西蘑菇牛肉丸等,榮獲2020年新竹良品,加上特有的香菇紅蔥,已在市場上打出知名度,並在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公益平台等通路販售。

宋智達期盼,透過科技和企業管理融入部落經濟中,建構出跨地域的多層次農場,如此不僅可協助原住民保護祖先留下來的資源和土地,發揮其獨有特色,修復山地部落成為出產高價值香菇等作物的所在,也能恢復原住民的長子身分,一同為台灣帶來祝福。

關於菇菇的小常識

菇類栽培方式,依介質可區分為段木栽培、堆肥栽培、木屑太空包或瓶式栽培,台灣目前是以木屑太空包與段木栽培為主。

段木栽培是1980年代香菇最主要的栽培方式,需先截取一段長約130公分、直徑為9至18公分的原木,在木塊上打洞植入菌絲並豎起,菇類便吸取木頭中的木質素為養分而自然生長。楓香及相思樹等闊葉木樹種的木塊都可使用,不同樹種栽培出來的香菇,會有不同的香氣與口感。然而,因為養菌期需五至八個月,還需砍伐樹木,產量與耗費的勞動力不成比例,已逐漸被木屑太空包栽培的香菇所取代。

木屑太空包是以木屑混合米糠和玉米粉為培養基質,填裝入聚乙烯或聚丙烯所製成的耐高溫塑膠袋,耐溫可達121℃仍不變形或融化。培養基質會依種植的菇種而不同,但主要仍以木屑為主,最常使用的是屬濶葉樹種的相思樹、山黃麻、橡樹、木麻黃等。太空包養菌期約需三至四個月,是段木栽培所需時間的一半,操作較方便,更節省勞動力,單位面積產量也較段木香菇高,因而成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流。

就營養成分而言,以上兩種栽培模式並不會造成顯著的差異,只在胺基酸組成結構與含量上產生些微不同。由於生鮮香菇會釋放水氣及二氣化碳,故放置在冰箱保存時,必須保留通風口,以免香菇氧化發酸。乾香菇則容易受潮,必須放入夾鏈袋、密封罐等容器內保持乾燥,並避免香氣散失。若乾香菇受潮了,可置於戶外日晒,除了避免發霉、長蟲,更有助於增加維他命D。

香菇自然成長過程中,通常不需使用化學藥劑或肥料,但是選購有生產履歷的香菇,則可更安心食用。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五峰鄉的種菇達人│秋智強】

返原鄉深耕 祈願山地再次興旺

新竹縣五峰鄉白蘭部落的一處山坡地上,工人正忙著用竹子搭建鷹架,預計在上面覆蓋黑色的網子和防水布後,形成一處菇寮。原先的樹木被保留下來成為支柱,在樹與樹之間架上竹子就變成天然的棚架,既不必開挖土地,又可以利用當地可取得的建材。這是沛錦農創結合科技界與學術界共同研發的層架種植法,連結當地原住民及青年農夫共同提振部落經濟而展現的成果。

目前在山地部落協助建立菇寮的秋智強長老,是來自五峰鄉的泰雅族人。負責菇寮總管工作的他表示,預估兩棵樹之間約一坪大的空間裡,一層可以放十個籃子,而每一個籃子裡可以放十個木屑太空包,一坪的土地就可以種100包。因為氣候的關係,春、秋季可以種三層,而夏、冬季則種兩層,這樣一來就可以善加利用山裡的土地。秋智強表示,種植香菇適合在山地進行,將斜坡當梯田運用,因地制宜就不必開墾,現成的材料都有了,只需要一點人工,自家的土地不需要付租金,水也可以自然取得,只要付一些電費就好了。所以一開始不需要做大,從自己能擔負的範圍做起,等穩定了再慢慢增加規模。

「溫度,是香菇生長發育最重要的因素。」秋智強解釋,菌絲生長時,以22至26℃最適宜,菌絲體較能耐低溫,但在高溫中會不易生長,甚至很快死亡。至於菇體,則需要較低的溫度,大致在5至24℃。一般而言,20℃以上時生長迅速卻肉薄,12℃以下則生長緩慢而肉厚。最特別的是在4℃生長的香菇,會受到低溫和乾燥的影響而爆裂出花紋,即俗稱的花菇,是品質最優的香菇。因此,在晝夜溫差10℃的條件下,不但出菇最多,質量也是最好的。

而沛錦農創出產的香菇,就是因海拔高度造成的日夜溫差,才能有豐厚的菇體,比平地香菇更勝一籌。另外,他們烘烤香菇方式有別於一般的電燒和油燒,改採柴燒,除了保有香菇的香氣之外,也帶出特別的風味,「雖是太空包種植,品質卻不輸給段木香菇,做菜時只需使用三、四朵就夠了。」

為了深入了解香菇產業,秋智強曾經到台中的新社及南投的埔里兩大香菇生產地參訪,看到生產過程的每個步驟都有龐大的組織在經營,建一個菇場往往就需耗費一、兩億元,木屑太空包的單次使用量都是以數十萬包計算。儘管如此,秋智強表示,在部落種植的香菇有自己的特色,仍可發揮以小搏大的策略,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只要凡事感恩,即使是不起眼的地方,慢慢體驗過後,才會發現原來還有無限的可能。」

沛錦農創與部落族人合作就地取材搭建菇寮,善用科技種出好品質的香菇。

因山上工作機會少,秋智強年輕時也隨多數族人的腳步,外流到大都市工作,做了十多年需要輪班的工作後,身心都感到十分疲累。雖然山上有地,也很想回家,但迫於現實,只得一再地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直到五年前遇到宋智達,他終於回到自己生長的土地上生活。

秋智強在山上的土地找尋可以搭建菇寮的地方,捨棄過去用段木種香菇的方式,改用當地的竹子做建材,並利用木屑製成的菌種包來種植香菇,不但達到就地取材的目的,也不怕因為開墾挖土會造成對環境的破壞。這些菇寮可形成永久性的據點,當地族人就不必再為了工作而四處遷移,總算可以安定下來。

「原住民大多憑勞力賺取生活所需,即使從事農耕工作,也只是種什麼賣什麼,不會想到要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而且銷售的能力也很弱,更不可能有多餘的資金來建工廠。」秋智強表示,如今透過和沛錦農創合作的種菇計畫,部落族人可以學到別人拿不走的技術,在自己的土地上再次生根茁壯。

秋智強的姊姊秋菊英過去在都市裡做看護工作,後來也跟著弟弟的腳步回到部落種菇。她認為,這項種菇計畫確實可以幫助到原住民,至今已帶動不少中年族人回流,包括哥哥也回到白蘭部落種高麗菜和養雞,成為自耕農。

秋智強說,十多年前教會就開始有這樣的看見,認為原住民是台灣的長子,這塊土地需要被恢復,這些年的工作經驗可說是一個印證。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年輕族人被吸引回到部落,讓山地可以被興旺起來。

沛錦農創與部落族人合作就地取材搭建菇寮,善用科技種出好品質的香菇。

 

【戒酒得勝過來人│王忠義】

得勝農場 助弟兄作新造的人

台灣在2002年底爆發了假米酒事件,其中最大的受害者莫過於深受酗酒捆綁的原住民,造成身體受損、財務發生困難、家庭破碎等問題。有鑑於此,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溫永生牧師主動召聚原住民教會商討,之後成立原住民戒酒得勝關懷協會(簡稱「原勝協會」),投入原住民戒酒事工,且在新竹縣五峰鄉設立得勝農場,透過信仰讓酗酒者脫離捆綁,並且在戒治期間學習耕種,習得一技之長。

得勝農場設有養雞場,還種植一般的高山蔬菜,以及桃子、蜜李等水果。後來,在台灣大學教授團隊的協助下,學習種植高經濟作物如藍莓和草莓,而一直關注原住民需求的沛錦農創也在這裡搭建了菇寮,指導學員種植巴西蘑菇和香菇(以「黑棗」冬菇為主要品種)。

目前在得勝農場服事的王忠義傳道,過去曾深受菸酒的影響,脾氣不好,與家人的關係也很差。跑船21年後,身邊只剩一群酒肉朋友,離上帝很遠,也一直在世界流浪。其實,王忠義的整個家族都有酗酒問題,後來大哥王明新先被改變,和二姊崔王少妹一起到客家神學院接受裝備,畢業後就到原勝協會服事,並成為牧師。

有一次在王明新的邀請下,王忠義決定去參加原住民的特會,還邀請經常一起喝酒的朋友同去。到了會場,王忠義看到很多人顯出喜樂的神情,心裡很排斥,認為那些人都在假裝。當時朋友慫恿他離開,但他仍決定留下來。後來,會場響起原勝協會的會歌〈我是原住民,我不喝酒〉,他感到一股暖流竄過全身,就在聖靈的感動下走到講台前悔改決志。

在走往台前的過程,王忠義感覺到人們彷佛用奇怪的眼光看他,以為他又喝醉了要來鬧事。但他並不受影響,一直走到台前跪下,流著眼淚向上帝認罪,「我再也不想要過這樣的生活,我願意再次尋求並倚靠祢,求祢賜下喜樂平安。」王明新看到弟弟王忠義跪在台前,上前抱住他,王忠義當下便立志拋棄過去的一切,靠主成為新造的人。

自從王忠義決志後,過去一起沉迷菸酒的朋友,開始在他背後說壞話,然而他不在乎,決心靠主做到人們認為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就這樣經過兩個月菸酒不沾的日子,朋友一一來問他:「你是怎麼辦到的?」他的回答很簡單:「就是要倚靠上帝啊!還要有一顆願意的心。」

原勝協會透過信仰幫助酗酒者脫離捆綁,並於戒治期間在得勝農場學習耕種,習得一技之長。

 

回到上帝的家之後,王忠義在溫永生的提議下,投入教會服事一年,當做是「為主當兵」。一年後,又面對進神學院進修的挑戰。只有國小畢業的王忠義順服牧長的安排,努力從注音符號開始學起,每天早起讀聖經,要把昔日荒廢掉的再補回來。

王忠義讀神學院時,正是得勝農場在興建的時候。時任秘書長的大哥王明新便邀他課餘時間前來協助,兩人就在廣場上搭帳棚過夜。王忠義自神學院畢業後投入得勝農場的服事,由於過去的親身經歷,他知道如何協助族人脫離酒精的捆綁。家人也因著信仰,擺脫昔日的酗酒問題,全都成為傳道人,大哥因病過世後,二姊接續其工作,繼續在原勝協會服事。

原勝協會採福音戒治的方法,以聖經為主要輔導課程,欲成為戒治者需接受面談,出於自己意願且同意配合協會各項安排和規定者才符合申請資格。目前有十多位弟兄在此接受戒治課程。評估通過後,需繳交戒酒保證金,順利完成一年半的戒治期,即可退還。

除了聖經課程,學員還要維護居住環境的整潔,並參與得勝農場的工作,透過信仰和親近土地的勞動來洗滌身心靈,在主裡成為新造的人。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