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榮設教36週年宣教講座 鄭仰恩與Tiban Taki-Hunang對談

(攝影/陳志豪)

【義工記者陳志豪台中報導】今年是台中中會東榮教會設教36週年,3月14日,長期研究台灣教會發展的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以及長期在馬來西亞砂拉越服事的Bunun Ciubu(中布)中會牧師 Tiban Taki-Hunang(乎南・笛伴)受邀分享宣教事工及對談,使弟兄姊妹更多認識宣教。

鄭仰恩以「跨越邊界,遇見他者」為題,揭示宣教的2個重點。他表示,宣教學家大衛・博許(David J. Bosch)在著作《一路上奔走——海外宣教師保羅的省思》(A Spirituality of thr Road)中提到,人必須「上路」,靈性才會有所成長。跨越邊界不限定到非常遙遠的國外,只要離開舒適圈,即使是跟家人分享生命,也是宣教的開始。他使用彼得與哥尼流的故事,闡述彼得如何跨越邊界、遇見他者,並指出彼得藉此經歷開始接受外邦人,進而在路上遇到差遣他上路的聖靈。

 

(攝影/陳志豪)

鄭仰恩並介紹3種宣教方式,第一種是聖派翠克(St. Patrick)很「接地氣」的方式,與愛爾蘭人一起生活,進入社群,最終使愛爾蘭成為差派很多宣教師的國家。第二種是區利羅(Cyril)的方式,透過翻譯聖經甚至為對方建立文字,將上主的話帶給當地區民。最後一種方式是如同馬偕成為當地人,牧師梅監務手記曾述說一次到淡水找馬偕時,發現他的英文已經完全失去原有腔調,「看他坐在地上,好像已經融合於台灣的土地之中。」三種宣教讓上主的話成為肉身,讓各地人民可以看見。

Tiban Taki-Hunang則分享,父親及自己在砂拉越跟當地居民一同生活,慢慢推展宣教事工,在台灣教會弟兄姊妹扶持下,讓事工遍布半個島嶼。宣教的不易在於必須使用當地語言或故事結合信仰,但只要細心觀察與思考,就可以將上主的話帶給當地居民。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