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療園 盼照顧蘭嶼居民身心靈健康

(相片提供/張一凡)

【張原境綜合報導】偏鄉醫療資源往往相對不足,蘭嶼居家關懷協會近年即與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合作,期盼建造「希望療園」,在尊重並融合蘭嶼當地與達悟歷史文化的背景脈絡下,為蘭嶼病苦之鄉民,帶來身心靈、全人且多元的居家社區型照護。

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傳道師張一凡表示,達悟族人多將罹病、死亡等視為與惡靈相關的不祥事件,死亡在達族族群裡也是忌諱議題;部落內罹患重病的病人為了不拖累子女,往往甘願與子女分開居住。罹患重大疾病如癌症者,對當地病人而言,不僅要面對生病歷程的身體痛苦與不適症狀,更要去面對各種心理與靈性上痛苦。家屬縱然心有不捨,然而受束縛於傳統文化,以及「不能成為別人的輿論」的兩難,除了得和重病病人「分開住」外,在其過世後更須要把遺物全數丟棄,也不能再提及其名。

(相片提供/張一凡)

因此,在蘭嶼建立一個能夠讓末期病人及其家屬可以自在安心的「療癒、釋放、平安」的看海空間,提供豐富多元的心靈療法,如園藝治療、芳香輔療、足療等,打造專屬末期病人及其家屬的空間,有刻不容緩的必要性。 

張一凡認為,蘭嶼的文化獨特且豐富,其中之一就是達悟族人不會把事情講明白,問問題非常需要技巧,因為當如果問了對方沒有的問題,在文化中行同在咒詛對方,會有反向之意,例如「你有沒有感到不舒服」對達悟族聽者的感受像是在咒詛「會有不舒服」。其二,心理所想的事情不能講出來,不然「魔鬼」聽到以後會來破壞。這樣的文化和價值觀,潛移默化於族人生活的不同層面,「我在台灣所受的助人技巧訓練,面對跨文化的達悟族人而言,需要發展出適合達悟族人的教牧關懷模式,這是我到蘭嶼後不斷經歷與學習的。」

根據蘭嶼鄉戶政事務所2020年12月的資料顯示,55歳以上老年人口佔蘭嶼總人口數的20%,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老年國定義的的7%,顯見蘭嶼老化問題相當嚴重。由於長照政策與蘭嶼當地傳統文化之衝突,例如靈魂觀、疾病觀、男女界線、繼承權、現代醫療觀及科學觀念等,如何在台灣長照模式與蘭嶼當地傳統文化以及疾病照護之間達成平衡,在地創新型長期照護服務的開發著實重要。

雅布書卡嫩居家護理所成立至今已逾3年,成立以來服務個案數漸增,項目也日漸廣泛,醫療設備與耗材需求增多,原本1樓僅有的25坪空間也逐漸不敷使用;為求提供更多元、豐富、深入且精緻的「全人、全程、全家、全社區」之四全照顧,期以推動「希望療園計畫」為蘭嶼病苦之鄉民,帶來更多元的居家社區型照護。

(相片提供/張一凡)

「希望療園計畫」期盼讓末期病人能夠自在看海與獲得生命尊嚴。希望療園園區涵蓋「療癒花園」「舒適角落」「傳愛小舖」「圓夢工坊」「心靈港灣」「文化小站」「專業換宿」等7大空間,讓身、心、靈服務項目更加地全面及多元,期能吸引更多島內外夥伴加入護理所的工作。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