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聚會情形調查 反思教會宣教方向

Palri Aruladenge。(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採訪報導】教會界配合防疫而暫停實體聚會,但線上聚會如何進行,不同教會按照能力及需要各有做法。Ngudradrekai(魯凱)中會統計數下19間教會的防疫聚會情形,並由中會總幹事Palri Aruladenge(盧天武)牧師提出反省與建議。

(相片提供/Ngudradrekai中會)

從以上表格可知,19間教會中,有13間採直播聚會,工具多為手機、電腦並以臉書為平台,只有1間教會用Line群組;另有4間請會友收看福音電視頻道、2間教會預錄。技術人員方面,除了專職人員或同工輪流外,其中有2間教會成立防疫影音組,有4間教會設行政媒體組或資訊小組,有5間為傳道人或傳道人家屬負責。

Palri Aruladenge說明,從統計可以看出教會設置線上禮拜相關議題如組織、設備添購、網路升級、專業訓練的必要與重要性;他認為牧者要站在社會脈絡前端,牧會理念、牧養神學等都需要時刻反思、調整並回應時代變化,「教會組織改造是必須的,不論是硬體或是軟體,甚至團隊服事、分工等。」他期待中會大眾傳播部會來能設計相關課程與人員訓練。

他也談到疫情的「危機」帶來新的「契機」,讓教會重新思考「宣教」與「教會」存在的意義與使命,尤其是台灣原住民族「20世紀宣教神蹟」如何能有所突破、福音再從原住民傳向平地、普世。Palri Aruladenge在2010至2011 年擔任總會原宣主委期間,曾經與Tao(達悟)族群區會訪問菲律賓巴丹島,也與Bunun Ciubu(中布)中會Salitung(豐丘)教會訪問東馬沙勞越的伊班族宣教;他再次以當時在報告書提到的「鮭魚返鄉運動」與眾教會共勉。

廣告

Ngudradrekai中會屬下教會大致可分原鄉教會、鄉鎮教會和都會教會。他建議可按照教會實況及條件有不同的宣教走向,例如原鄉教會相對穩定,可以投入60%資源協助鄉鎮和都會教會,而都會教會將80%資源專注在自身成長,剩下15%則可連結地緣較接近的鄉鎮教會。

「疫情是暫時的,教會是暫時的,但宣教是永久的。」最後Palri Aruladenge表示,疫情讓教會、牧者和信徒們都得以放緩腳步,檢視自身的宣教方向和信仰狀態,例如信徒和族人的關係、教會和部落的關係,以及當具體「禮拜」暫停,教會「宣教」又該怎麼走?他舉例,現在有「行動教會」,沒有具體禮拜堂卻仍然可以禮拜,原鄉教會可能較難做到,但都原教會或許可以嘗試這類打破藩籬的宣教模式;這些議題都可以在疫情期間不斷思考、討論中。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