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綜合報導】受疫情影響,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度之「台灣國際人權影展」調整為線上、實體雙軌辦理:主影展自10月22日至31日透過「Giloo紀實影音」平台播映,10月15日至11月30日則有各地聚落串連實體放映。今年影展精選國外14部作品,還邀請相關領域人士按照「失衡星球」「民主鏡像」和「人權現場」3大主題單元,在國家權博物館臉書Youtube頻道進行線上映後座談。

10月22日晚間登場的首場線上映後座談由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候選人、自由記者戴達衛(David Demes)分享,搭配選片為《巴赫曼老師的教室》(Mr. Bachmann and His Class),紀錄片背景是位於黑森邦施塔特阿倫多夫(Stadtallendorf)的格奧爾格・畢希納學校(Georg-Büchner-Schule),導演瑪利亞・施佩特(Maria Speth)耗費半年時間,拍攝來自12個國家、有各自處境的19名6年級學生們,雖然面臨教育分流的升學壓力,但這群學生們仍在巴赫曼老師的課堂中學習、思想多元價值。

(相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直播截圖)

戴達衛指出,班上多為移民學生的現象,在德國某些地區確實能看見;日前還有學校傳出以語言輔導為由施行隔離教育,引發刻板印象和種族歧視的質疑。德國是聯邦制國家,每個邦的規定不同,紀錄片拍攝的學生們正值6年級下學期,處於定向階段,學生、家長和老師討論未來要走高等教育或技職教育方向,並由學校推薦就讀文理中學或實科中學。但戴達衛坦言,移民家庭本就沒有那麼多資源,家長未必暸解推薦制度,又加上學校可能對移民存有偏見、歧視,這些因素都可能限制移民學生的選擇。

他接著又進一步說明德國移民無法融入當地社會,及伊斯蘭教與恐怖主義劃上等號等問題;也直言並不是每所學校都重視轉型正義教育,而納粹歷史對移民學生有什麼意義,不同宗教與文化觀點的移民學生又如何看待猶太大屠殺,這些都是德國教育界持續思考的議題;戴達衛認為或許先從學生自身的移民經歷出發,並且不要去比較苦難的歷史。在問答環節,他強調多元教育要從小開始,最好從幼稚園開始,且融合教育雖然要花費比較多資源,但有助於社會共融。

延伸閱讀:《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專刊》115頁:〈從一間教室,透視德國後工業小鎮的社會現實〉

(相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直播截圖)

影展宣傳記者會暨媒體試映會在10月19日舉行,與會嘉賓有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家人權博物館代理館長張嬋娟、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王君琦、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許紘源、政治受難者前輩張則周、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台北分會會長簡淑姬、台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榮譽會長蔡寬裕、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秘書長林黎彩、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代表蔡岳俊、紀錄片導演Mayaw Biho(馬躍・比吼)等;創作歌手王榆鈞也受邀演唱開場。

李靜慧。(相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李靜慧表示,國家人權博物館連續5年舉辦人權影展,嘗試用電影談人權議題,也用人權議題來分析電影。今年將主影展雖改為線上模式,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但秉持「人權議題不是看電影感動就好,更重要的是要能夠討論、串流、激發更大力量」精神,仍維持聚落串連,將人權議題的討論帶入更多地區和群體中。聚落串連跨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台東等縣市,目前申請單位包含學校、獨立書店、藝文空間、公民團體等共35個單位。

王君琦。(相片提供/國家人權博物館)

擔任本屆影展選片委員的王君琦介紹各單元內容:「失衡星球」與環境相關,呼應於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2020年「啟發未來」主題;在「民主鏡像」可以映照所處位置,民主如兩面刃,帶領觀眾思考民主如何走得更穩健;「人權現場」則著重於轉型正義跟人權教育。

接下來的線上映後講座有10月23日晚間紀錄片導演蔡崇隆、27日「RE-THINK重新思考」創辦人黃之揚、30日電影書寫工作者王冠人等場次。選片簡介及預告片、線上影展參與方式及聚落串連場次表等資訊,可查詢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官網及「台灣國際人權影展活動小冊」,主辦單位另有收錄解析專文、推薦書單等內容的影展專刊,也可以在官網下載閱讀。

廣告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