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

長老教會總會教育中心》教材研習 實踐愛的功課

【黃以勒綜合報導】長老教會總會教育中心將在4月12日~6月1日召開暑期兒童及少年營雙教材研習會,今年在各地主題為「愛是生命的力量」,幫助學員具體實踐愛的功課。 教材以數個面向呈現「愛」的主題,首先以台灣為背景,介紹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甘為霖與梅監務牧師,和有護理專長的陳翠玉女士、台南鹽水教會范裕熙,分別從宣教、公共衛生、幫助弱小肢體等角度來學習愛的功課。 其次以社會議題角度切入,由金恩博士連結到台灣的新住民、關廠工人連線、88水災的救助等,訴求應關心支持社會各層面弱勢者,表現愛的方式,是透過分享,而不是施捨。其餘還介紹台灣的水資源,呼籲愛護這塊土地。以及用荷蘭萊登大學設立的背景強調信心的功課,暗喻台灣人不要擔心地小人少,面臨強國的併吞行為能勇敢起身抵抗。 全套教案共10課,可供10天的營會使用,也可拆開,依規劃的營會天數自行組合使用。教材採免費贈送,每間教會可索取2份,自行影印或使用教學光碟、網路下載列印。教育中心也提供登記影印,以成本價供應,更為便宜。詳洽:02-23625282轉215、218。

台灣國際幸福家庭協會》餐桌文化 促進幸福對話

【本報訊】由台灣國際幸福家庭協會、台南市政府主辦,台南神學院雙連宣教策略研究中心協辦的「餐桌文化 幸福對話」4月3日上午在台南一中舉辦。會中邀請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與青年學子對話,共同為創造幸福家庭而努力。李遠哲樂意成為「幸福家庭、四季如春」工程顧問團總團長。 會中首先由台灣國際幸福家庭協會榮譽理事長高俊明牧師致詞,他期許與會青年學子要把握與父母在餐桌間的互動分享,營造幸福的家庭生活。接著由李遠哲專題演說,他用自己親身的經驗分享,全家一起享受用餐時刻彼此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事。他強調,父母對子女的關心,不是滿懷愛心就能圓滿;不同的意見要分享出來,經過討論才會更加了解彼此。接著,他也以宏觀的角度來看世界全球化所造成的影響。他認為人類的進步不是一直強調生產及消費而己,而是共同面對人類的問題,思考如何以最少的資源過最好的生活。他同時也提到對反服貿學運的看法。他說,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動,讓很多人注意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並認真討論政策內容,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好事,值得嘉許。他認為,馬英九總統一直想在台灣歷史上有好的定位,在這個時刻更應該和參與學運的學生對話,讓國家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隨後,與會的台南一中及台南女中的學生也與李遠哲院長對談分享。 會後,李遠哲在高俊明夫婦陪同下,拜訪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雙方就「幸福家庭、四季如春」活動交換意見,許文龍也表示支持該活動。(相片提供/台南神學院)

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同工訓練 傳承普世經驗

【林家鴻台南報導】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4月3日至5日假台南農田水利招待所舉辦2014年我愛台灣宣教營(ILT)首場同工訓練會,邀請4位曾參加ILT的青年分享,見證ILT不僅是台灣向國際夥伴教會介紹自我,彼此互相交流、深化信仰的平台,也重視經驗傳承。 為期3天的訓練會中,總會青年事工幹事鄭君平牧師及助理林宛柔,介紹青年事工及普世宣教,深化青年對長老教會的認同及宣教理解。4日晚,2010年曾參與ILT的嘉義中會過溝教會青年葉祈豪受邀分享,鼓勵後進發揮創意,並對自己有自信,使活動有新花樣,持續挑旺國內外青年參與的熱情。他說,ILT是求學生涯中難得能跟台灣各地青年一同服事與陪伴外國青年的機會,讓他從中學習謙卑與控制脾氣的功課。 ILT目前每年約10至24間教會申請連結該事工,宋品萱播放去年在隆田教會服事的影片,讓台下看得目不轉睛。另外一位林弟兄則鼓勵青年擔任同工之餘,不妨把握機會與國內外青年參加在地教會的服事,不要擔心溝通問題。他指出,ILT對自己生命最大的影響是打破對原住民的歧視。從小生在平地社區的他排斥原民,ILT讓他有機會與國外教會青年一起到屏東魯凱族教會服事,教會的熱情招待及友善,使他逐漸認識原住民,懂得從上帝造物之美來了解不同族群的優點。 ILT活動組組長賴芳瑜表示,今年ILT籌備會擴大讓核心同工以外的新同工加入討論,各組別訂出不同的專案主題作為軸線後,邀新成員透過訓練會的專講及分享,互相激盪、創意發想,盼為今年暑假的ILT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七星中會古亭教會》立院查經 再思信仰政治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發表聲明,力挺太陽花學運到底,七星中會古亭教會積極響應,不僅教會多位青年用實際行動聲援,原本每週五晚上在教會舉行的查經班,也移往立法院外的長老教會靜坐區,3月28日由牧師陳思豪帶領查考羅馬書13章,解析基督徒與政府的關係。 陳思豪指出,保羅在羅馬書中指出,執政掌權者的權力是上帝賜予,那是在政府為上、人民為下的時代之說法;然而,在民主時代,政府的政權除了上帝賦予之外,更是由人民給予的,政府的政權位置已不在人民之上,亦即政府與人民的關係不再是上下關係,而是對等關係;因此,執政掌權者一旦違反上帝的公義,人民應有權抗爭、取回政權。 陳思豪進一步說,保羅在羅馬書12章指出,要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而且不要效法世界;由此可見,執政掌權者應當以施行上帝公義為己任,這是上帝賦予執政掌權者權力的重要前提。另外,許多教會以字面意義解釋羅馬書13章,要基督徒服膺執政掌權者,對此陳思豪抨擊這根本是扭曲聖經的意義,成為不義政權的幫凶,違反上帝賦予人掌握公義政權的公理。(相片提供/陳思豪)

七星中會古亭教會》立院查經 再思信仰政治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發表聲明,力挺太陽花學運到底,七星中會古亭教會積極響應,不僅教會多位青年用實際行動聲援,原本每週五晚上在教會舉行的查經班,也移往立法院外的長老教會靜坐區,3月28日由牧師陳思豪帶領查考羅馬書13章,解析基督徒與政府的關係。 陳思豪指出,保羅在羅馬書中指出,執政掌權者的權力是上帝賜予,那是在政府為上、人民為下的時代之說法;然而,在民主時代,政府的政權除了上帝賦予之外,更是由人民給予的,政府的政權位置已不在人民之上,亦即政府與人民的關係不再是上下關係,而是對等關係;因此,執政掌權者一旦違反上帝的公義,人民應有權抗爭、取回政權。 陳思豪進一步說,保羅在羅馬書12章指出,要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而且不要效法世界;由此可見,執政掌權者應當以施行上帝公義為己任,這是上帝賦予執政掌權者權力的重要前提。另外,許多教會以字面意義解釋羅馬書13章,要基督徒服膺執政掌權者,對此陳思豪抨擊這根本是扭曲聖經的意義,成為不義政權的幫凶,違反上帝賦予人掌握公義政權的公理。(相片提供/陳思豪)

第9屆MEJI營開跑 學日語、聽福音、投入宣教

【陳怡萱日本滋賀報導】第9屆「MAKINO福音日本語學院」(Makino Evangelical Japanese Institute,簡稱MEJI)開跑,即日起開始報名!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與日本亞細亞福音宣教會合作的MEJI,過去共近80位青年參與,多位學員因赴日就學而受洗為基督徒,成為對日宣教的同工。今年MEJI活動時間為7月18日至8月8日,與往年不同的是,MEJI結束後至8月15日,主辦單位將帶有志參與的學員前往福島參加日本基督教團舉辦的青年大會,進一步認識日本宣教禾場,盼呼召年輕人加入日本宣教行列。 往年MEJI都是在滋賀縣的MAKINO營地舉行,以3週時間帶領約10名年輕基督徒學習日語、與日本教會兄姊交流、了解日本宣教實況。活動負責人林茂宏牧師表示,MAKINO是位在琵琶湖畔的小鎮地名,寫成漢字為「牧野」,意思可延伸為「撒種的原野」。他在那裡建立第2間教會,目前正在興建這間教會的第2期工程「錫安之都」,期待完工後能成為台日兩教會的宣教發源地,既培育下一代宣教人才,也可成為台日牧長的靈修據點。 PCT多年來支持MEJI,陸續有多位台灣青年學子、信徒及傳道人參與。短短21天裡,暫離原本熟悉的台灣教會圈,與其他學員共同生活、學習日語,並到地方教會服事及homestay、參觀基督教機構等,促使原本停滯的信仰得到新的火花與省思,多位學員回來後投稿《台灣教會公報》分享生命獲改變的故事。 林茂宏說,有學員來自牧師家庭,曾因生活與教會過度緊密連結,致使「對耶穌感到疲乏」而離開教會,後來在MEJI中,看見日本教會兄姊盡心服事,生命相互影響,因而重新得力,願意再次向神也向人表明:「是,我是基督徒。」 今年的MEJI遇上日本基督教團首次舉辦青年大會,邀請台灣青年共同參加,從滋賀到福島的交通、住宿、膳食全由日本主辦單位負責,機會相當難得。 興建1年多的「錫安之都」已接近完工,剩下內部裝潢及傢俱設備等。這間預計提供給台日教會使用的靈修會館,工程費用總計9300萬日圓,目前剩下折合台幣約650萬元。林茂宏籲請台灣教會在禱告中記念,同時十分歡迎各教會兄姊到京都、滋賀一遊。 第9屆MEJI報名截止日為5月26日,詳洽PCT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助理曾詩文,電話:02-23625282轉510,Email:highedu@mail.pct.org.tw。(攝影/陳怡萱)

福音質不變 新皮袋裝新酒

前南神院長蕭清芬:網路e化處境,教會需跟上時代! ▲左為前南神院長蕭清芬,右為現任院長王崇堯。(攝影/李信仁) 【義工記者李信仁台南報導】回顧普世與本土神學的發展,前台南神學院院長蕭清芬指出,當前是新舊交會、快速轉變的時代,尤其是網路e化的處境,現代人大量使用手機、iPad,教會需跟上時代處境,新酒裝在新皮袋,福音本質不變,但傳福音方式要靈活改變。 台南神學院教牧進修「新樓醫院神學講座」3月24、25日邀請蕭清芬主講「普世與本土神學運動中之回顧及展望」,這也是黃彰輝百歲紀念活動之一。南神院長王崇堯表示,蕭前院長回母校演講,鼓勵南神持續普世和本土神學的研究與實踐,培養師資和新一代神學接棒人。 牧師王貞文以318太陽花學運為例,回應蕭清芬「新酒新皮囊」的現代意義,318學運的e世代,年輕人充分利用網路與科技打破媒體壟斷,拖鞋夾著iPad固定以進行現場直播,以臉書、Line散發消息,動員群眾。期盼網路世界的新皮袋,也讓福音的新酒發酵。 講座同時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前總幹事高俊明、楊啟壽,前南神院長張德香及張瑞雄等牧師,與蕭清芬聯席暢談「南神的回顧與展望」,分別談到對黃彰輝院長的印象與回憶。 其中,高俊明敬佩黃彰輝在最艱難的時代承接南神院長重任,還要養羊、勞動維持生計。高俊明擔任玉山神學院院長除了與楊啟壽同工,也得到黃彰輝幫助。從黃彰輝關懷本土與弱勢的精神來看現在,關心街友的恩友中心及受到政府打壓的學運青年,都是長老教會應當關心的對象。 講座尾聲,蕭清芬提到對黃彰輝的感謝,其用心關懷學生令他印象深刻。1960年蕭清芬南神畢業到東海大學服務,之後留學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學成返台擔任南神院長,是人生意外旅途,他記得黃彰輝說:「也許看似意外,但都是上帝的安排。」因神學教育,使他有機會用台灣人的身分向世人說話,一切都是南神的栽培。

樂山園80年 記念戴仁壽腳蹤

加拿大來的台灣癩病之父 對台灣早期醫療貢獻良多 設立紀念館啟用   ▲戴仁壽醫師紀念館啟用,記念他推動的痲瘋病事工。(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新北報導】英國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師、「台灣癩病之父」戴仁壽在1934年創立的樂山園,3月29日舉行80週年感恩禮拜暨戴仁壽醫師紀念館啟用典禮。由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楊育正及樂山園董事長鄭信真等人啟鑰,隨即在樂山園大草坪舉行園遊會活動,估計超過千人與會。 鄭信真在禮拜證道時,以保羅傳福音給外邦人的故事,比喻近代外國宣教師如馬雅各、馬偕等來台宣教。1911年,戴仁壽獲得英國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師資格,並取得倫敦大學內外科學位,隨即與新婚的太太瑪嘉麗(Margery Miller)離開英國,年底時踏上台灣這塊土地。他先在台南新樓醫院服務,並曾擔任院長(1915~1918年),並編有台灣第一本以台灣話刊行的醫學教科書《內外科看護學》(1917年),由台南新樓書房發行。而後戴仁壽因太太健康緣故返回英國。 在加拿大出生的戴仁壽,1923年秋再受加拿大宣教師會差派,第二次來到台灣,並任職馬偕紀念醫院院長。他特別關心台灣痲瘋病患(現稱「漢生病」),1924年於馬偕開設痲瘋病門診,1928年原本想在新莊迴龍、即樂生療養院現址開設收容痲瘋病患的療養院,因日本政府徵收受阻。隔年戴仁壽與明有德、郭水龍牧師行經八里觀音山西南方時,發現樂山園現址適合籌設療養院,於是由郭水龍出面,購得19甲土地,在1934年3月30日落成啟用。 1940年11月30日,日本政府驅逐外籍宣教師,戴仁壽被迫離開台灣,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52年1月17日,戴仁壽才又回到台灣,並為了在樂生療養院設立聖望教會奔波。同年5月,他返回加拿大,1953年9月再度來台處理樂山園土地被國民黨政府徵收的問題,直到同年12月底解決爭議,1954年4月17日離台。為節省船票費用,他自願擔任商船船醫,可是23日十二指腸潰瘍發作,送往日本札幌醫治途中過世,遺體火化後送回台灣,安葬在樂山園。 如今,樂山園已從收留痲瘋病患轉型為收容重度多重障礙的孩子,現有134位院生。姚雨靜在2010年擔任院長後,2011年10月12日啟用新建的重殘養護大樓,大幅改善院生的生活品質,加上新北市政府的專案補助及社會大眾的捐助,讓樂山園的事工愈趨健全。 禮拜後隨即舉行戴仁壽醫師紀念館啟用典禮,裡面擺設當年治療痲瘋病患的醫療器具、醫療研究稿件、樂山園創園文史資料等。另有60多個企業、學校、社福團體共襄盛舉,在樂山大草坪舉行園遊會,現場擠進上千位民眾,樂山園也推出由院生創作的最新潮T當場義賣,所有園遊會收入全數回饋給樂山園,作為支持經費。

壽山中會鼎金教會》抄寫聖經 恭敬獻上祭壇

【黃以勒高雄報導】壽山中會鼎金教會3月30日於禮拜中舉辦「抄寫四福音書‧獻上祭壇」第一季獻祭禮,將抄寫完成的馬太福音擺上,願主鑒納兄姊的擺上。同時頒發2013年度「抄寫詩篇‧擺上祭壇」獎牌,其中長老娘葉淑慎去年抄寫詩篇達11次,受邀分享見證。 鼎金教會自2012年開始,每年舉辦抄寫聖經活動,由教會印製專屬抄寫本。頭一年抄寫箴言,有會友一年內抄寫33次,也有人抄完和合本換白話字,英、日、台語漢字等版本都有人抄寫;還有人用毛筆抄寫或邊抄寫邊畫插圖。目前持續抄寫,已經進入第3本了。 去年共有109人抄寫完詩篇,其中87人抄寫1次,22人抄寫2~11次不等,禮拜也邀請朱林山執事及葉淑慎分享見證。朱林山說,抄寫聖經猶如記者用鏡頭觀看聖經故事,能更深入場景;並分享抄寫聖經後在生活中的反省與收穫。葉淑慎則提到抄寫詩篇時,猶如在祈禱,將人生的痛苦、困難、無奈與苦楚,通通交託,並在抄寫聖經時,體會主恩典夠用。 宋信樂牧師說,用敬畏的心抄寫聖經,能得著力量蒙受祝福,有些會友過去脾氣較暴躁,在抄寫聖經後,立志遵照聖經教訓生活,生命獲得更新。他也分享自己有時準備教材、講章,經過辛苦預備後,人反而更有精神!勉勵會友「常吃上帝的話」,心靈健壯生活就有力。 每年完成抄寫聖經的獎牌,都是由宋信樂精心設計,去年抄寫詩篇的獎牌提字為「金詩伴我行」,抄寫1次與多次的獎牌造型也不同,鼓勵眾人行有餘力能多抄幾遍。他也坦言,有許多會友反應今年抄寫四福音書,第一季馬太福音有28章,實在抄不完。不過他鼓勵大家,第二季抄寫的馬可福音只有16章,可趁這個機會趕上進度,期望到年底有更多人能完成四福音書的抄寫。(攝影/黃以勒)

台南中會天橋教會》行動教會 社區分享福音

【林家鴻台南報導】長老教會近年於台北、台中戶外設立「公義行動教會」,每週帶領對公共議題有興趣的信徒及慕道友參加禮拜,邀政界及民間社團人士於民主講壇演講,並由牧者分享聖經信息,帶入基督信仰關懷社會公義的福音面向;3月23日台南中會天橋教會也仿效類似概念,於台南市228紀念公園設「台南市行動教會」,期待與社區朋友分享福音。 致力推動小組化教會的天橋教會,現有約70個小組,信徒近2000人,負責主持「行動教會」的牧師江孟哲,過去曾參與台中公義行動教會的催生。他表示,天橋教會小組的特色在於聚會地點不設限,常在便利超商或咖啡館等場所分享、禱告。行動教會秉持同樣理念,每週日下午3點於教會附近的228公園聚會。 行動教會的參與者目前以長老教會會友、李文正議員服務處的慕道友為主。江孟哲去年受李文正邀請,於其服務處以《新眼光讀經手冊》展開聚會,吸引不少里長及接受選民服務的民眾參加,兩人合作無間,也讓牧者的祝福禱告成為一項選民服務。 江孟哲說,行動教會「以福音為基礎,以民主教育為目標。」聚會內容上,每週由他講道,接著由李文正主持民主講堂,並特製肥皂箱,供民眾站立各抒己見。在這裡,政治不再是教會的禁忌,也歡迎有興趣的基督徒前往。期待未來與台北、台中公義行動教會形成夥伴關係。(相片提供/天橋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