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不是沒有常識,而是沒有基督

◎Mafalda 《台灣教會公報》3202期23版看見2篇令我們「平信徒」痛心的文章,一篇是〈教會盃踢皮球大賽〉,一篇是〈滿腦子神學知識,卻沒有生活常識〉。身為一個平信徒,筆者教會位於台北市,已經3年沒有牧者,但是我們依然「不敢」申請傳道師,「不敢」隨意聘牧,原因就是怕聘到「地雷傳道者」。長老教會目前面臨傳道者與信徒品質落差越來越大的危機,否則怎會200多間教會沒有牧者,卻有200多位流浪傳道人?問題的根本還是來自於品質低落與無宣教使命的神學教育。 《教會公報》3200期也曾報導,台神教牧講座邀請台中東海靈糧堂牧師演講提到該教會900多人,沒有人得癌症。結果被認為是:「教會有祈禱的見證!有祈禱教會就會蒸蒸日上,就會受到祝福。」我想不是沒有人得癌症,而是得癌症的人不敢留在教會,不然會被看做「不夠虔誠」。 對照2則新聞可以理解,有些傳道人不只沒有常識,甚至沒有「人格」。照這個邏輯,上帝跟有應公差不多,只要祈禱就會無病無災、牧會成功、教勢成長,這跟福音書中耶穌講的祈禱有多麼不同啊!反而比較像是耶穌所指摘的法利賽人的祈禱:敬虔而虛偽! 耶穌自己所教導的主禱文,以及祂在客西馬尼園與十字架上的最後祈禱,都是為了承受苦難、成就上帝國的拯救而祈禱,都是跟弱勢者、失敗者在一起的祈禱,耶穌祈禱後也沒有功成名就、無病無災,反而是苦難加身,但是在這苦難之後,卻是看見上帝榮光與拯救的顯現,才會讓福音廣傳。 筆者教會有好幾位兄姊得了癌症,卻在這樣的苦難背後,讓全教會甚至非基督徒看見信仰的見證。我相信,在許多醫院或安寧病房服務的兄姊,應該都看過這樣的見證。如果我們的神學教育是邀請這種拜有應公的牧師來演講,不久,長老教會就會變成「有應公祠堂」。拜有應公的地方本來增長就快,忘了耶穌說的嗎?「到天堂的路是窄的,人是少的,到地獄的路是寬的,人是多的。」 如果我們的神學教育,讓我們的傳道人沒有看到飢餓的人、赤身露體的人、流落異鄉的人、生病的人(包括那個撞到車受傷的小孩)、坐監的人,他們就不只是沒有生活常識,而是沒有基督。 (作者為長老教會信徒)

樹立典範

◎秉澄 新任教宗方濟各3月19日在就職彌撒的就職演說,呼籲要保護社會最弱勢的族群和環境,並表示「以慈愛擁抱全人類,尤其最為貧窮、弱勢與不受重視的族群」,而彌撒儀式跟前教宗本篤16世的大排場有別,也是採取他素來樸實、節約的風格,與他的演說呼應,樹立一個良好的典範。 教宗方濟各的拉美「解放神學」處境與耶穌會的背景,使得教廷能接納如此大的轉變,他本人的親民風格,強化了教廷關懷弱勢的未來異象。 方濟各也呼籲,如果人與人之間無法彼此照顧,會走向滅亡。世界上有太多紛爭,以自我為中心,人與人之間相互競爭,強勢者欺負弱勢,缺少憐憫與慈愛,就像耶穌時代的彼拉多和希律王一樣,玩弄權術,不憐憫百姓,連主耶穌也是這結構下的受害者;然而終究走向滅亡,彼拉多還在使徒信經被記上醜陋的一筆「佇本丟比拉多手下受苦」。 這讓我想起路加福音好撒馬利亞人的敘事,許多人就停留在給好撒馬利亞人的善行按個「讚」,反而忽略我們要如何面對造成這悲劇的強盜。 台灣基督徒是否能夠察覺社會的不公義,除了為弱勢做慈善,更要突破困境,而非留在教會裡吸引人來教會而已。 (作者為長老教會青年)

網路安息日

◎王乾任 最近一兩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聚會時雖然手機鈴響的情況變少了,但是,低頭默默滑手機的情況卻變多了。很難一概而論的說,聚會時低頭滑手機就是不好,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多功能的科技工具,早已不只有通話功能,還有筆記、搜尋、上網……等功能。好比說,低頭滑手機者,可能正在閱讀線上聖經,還透過搜尋引擎找了一堆聖經註釋,驗證講者的論點真偽,可用心了。 智慧型手機更像一部隨時可連線上網的電腦,而非單單只是手機。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更習慣低頭透過螢幕與網路世界連線。我們都看過這樣的場景,一群人在餐廳聚餐,卻各自低頭滑手機,席間無人交談,十分安靜(喧囂都在網路上)。 數位網路隨著智慧型手機而普及的年代,與其發出呼籲,聚會時不要使用手機,不如深入思考,怎麼使用智慧型手機才是更符合聖經原則?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守安息日」。《哈姆雷特也愛瘋》一書作者威廉包爾斯認為,在這個過度連線與過度分享的網路時代,人們應該反向思考,每個禮拜給自己一個斷線時間,他稱之為「網路安息日」。網路安息日的時間可以自己設定(未必要在週日,可以是一週裡的某一天,或者是每天的某一個時段),在這段時間裡,不透過任何科技媒介連線上網。 在網路安息日,我們可以與家人朋友聚會、聊天,可以讀一讀印刷書,可以一起到戶外走走散散步,可以只是安安靜靜的禱告、讀經、默想、寫作,花時間深入探索自我的內在。 網路讓我們更便利地與世界連結,分享資訊,透過搜尋取得世界上的一切資訊,貌似讓我們更有生產力且更有知識,但卻讓我們失去了沉澱與消化吸收外界資訊,讓我們更少與人面對面互動,更少談心,更少的自我剖析,只是在網路上不斷地奔走,轉發我們從其他網友那裡看到的消息。 其實,人們未必需要知道那麼多資訊,也未必需要隨時都與人保持連線,我們想要生命品質有所提升,想要對人生大事做出更正確的抉擇,其實需要更多的時間斷絕與外在世界的溝通,保持靜默,向內探索。 當智慧型手機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連線上網,當連線上網成為一種強迫行為,不連線上網就不舒服時,我們可能已經網路成癮,需要網路安息日幫助我們戒斷,找回自我。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景美浸信會會友)

信仰生命的見證

◎王文基 人們常言「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基督徒亦如此;聖經提到:「因為我們成了一台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哥林多前書4章9節)可見我們平凡生活中仍帶著神聖的意義。基督教信仰肯定「此時此刻」(here and now)及「此生此世」(life of this world)的重要,並不因著信仰中的「未來盼望」及「永恆天國」特性而否定其意義。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正是反映出我們信仰生命的光景,而這方面會對別人影響重大! 基督徒的人生必須顯出屬靈生命的「見證」。「見證」可以分兩方面:第一,我們需要在生活行為上作信仰生命的見證。日常生活中,是否活出基督徒的生命見證,這種生活式的見證來自我們作決定時是否以信仰原則為優先,是否合乎道德,及帶來正面的影響力而能造就人。第二,我們需要在話語分享中傳達信仰生命的見證。這是指透過我們的話語,把自己經歷的信仰生命體會對其他人分享。生命的體會都是「故事式」的,而每個人都有獨特屬於他自己的信仰生命故事,如果沒有分享出來,別人根本無從猜測。 話說回來,我們需要學習作見證,實在是因為基督教從來不只是「個人性」的信仰,也是一種「公共性」的信仰,這種公共特質能防止我們把它「私有化」及據為己有。因此,藉著生活行為和話語分享來作見證,充分彰顯信仰是共享的、是普及萬民的! 到底如何作見證呢?首先,我們可以謹慎自己日常的言行,更多造就別人。其次,把握住機會分享信仰經歷,讓其他人明白。美好的信仰生命見證,能夠帶來宣揚福音的影響力;反過來說,失去見證的基督徒會絆倒很多人,其破壞力更是超乎想像的大。兩者得失只在一線之間,我們實在不可不謹慎。 (作者為基督教宣道會天母堂主任牧師)

別害怕新工具

◎北極熊 剛發明汽車的年代,由於傳動鍊條品質不佳,時常斷裂,使車子常於半路故障,受到馬車嘲笑,被斥為無用的怪物。經過100多年,如今路上馬車幾乎全部都被汽車所取代了。從現代的眼光來看,汽車一開始失敗,並不是因為它的概念無法取代馬車,只是受到技術的限制,需要再改進。 一種新技術出現,不總是以成熟的面貌問世,往往需要經過摸索、改進,但若面對新科技,只看其缺點而拒絕,恐怕如今走在路上還得閃躲隨處可見的馬糞。PPT作為商業簡報工具行之有年,其優點與限制也已有許多討論,教會在面對這項工具,不應該無條件接受,但也無須害怕使用。 首先,問題不是「應不應該在禮拜中使用PPT」,而是「要怎麼在教會中用PPT比較好」,因為前者是否認一項技術的可能性,後者則是提醒我們,這項有利有弊。這樣的問法讓我們進一步思考,PPT到底是什麼樣的工具,該怎麼樣在禮拜中強調優點,避免缺點。 有些人覺得PPT容易分心,這其實是很弔詭的,因為PPT作為簡報工具,為的是讓人「專心」理解簡報內容。讓人分心,到底是這項工具不好,還是使用的人不對,沒有做出好的PPT?我認為是後者。然而,要熟練使用PPT,集中會友目光,又能輔助言語講道的不足,同時避免PPT的缺點,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有甚者,許多講員使用PPT不僅沒有發揚其優點,反倒帶來許多缺點,這也是反對者苦口婆心要提醒的。 所以,PPT有沒有辦法幫助禮拜更榮神益人?這個問題應該是每個講員在每場禮拜中都要思考的,若無法在該次禮拜發揮優點、避免缺點,則不該使用;反之,若這項工具確實有助於該場禮拜,當然值得嘗試。 然而,使用PPT可能造成依賴投影、降低翻閱聖經、聖詩機會、聽眾與講員不再有眼神交流等缺點,是否真的足以否定PPT在禮拜中的正面功能?我不確定,但是也許有幾個例子可以借鏡。加爾文認為禮拜不應有風琴,因為風琴是當時的民俗樂器,怕讓會眾有「不當聯想」,無法敬虔。就好像今天的電吉他、爵士鼓,要進入教會也得經過一番掙扎;不過如今,從風琴到鋼琴,反倒成了唱詩最典型的伴奏。琴聲確實可能對體會歌詞意境產生一些干擾,但比起旋律帶來的投入來說,或許是值得的;而且我們也不會因為酒吧裡也有鋼琴,而在禮拜中有不當聯想。 這個例子旨在說明,PPT就像鋼琴,有優點也有缺點,但也許透過合宜的簡報手段,發揮的優點便能大於缺點。極端來說,就算使用PPT會讓多數信徒忘了經卷順序,但是記憶經卷順序,真的在信仰上有這麼重要嗎?若因此喪失讀經能力,是PPT的錯,還是牧師信徒培育的工作沒做好呢? 傳統教會在禮拜中是耳手並用,一面聽講道,一面翻閱聖經、聖詩;為什麼換成眼耳並用就會出現爭議?如果能夠發展成眼耳手並用,豈不是更好?確實,在許多教會中使用PPT的方式並不成熟,造成弊大於利的結果,但這並不是PPT本身的錯,就像是早期汽車的鍊條一樣,透過改良,有一天能取代馬車,更準時、快速的抵達目的地。 (作者為中學教師)

聖而公之教會

◎陳煒仁 Amplify 2013「激揚亞洲開放共融教會與生命會議」,已於6月初在香港柴灣青年中心結束,共有10國,20團契與教會,以及超過300位的同志朋友參加。 今年的主題是「酷.愛.主」(Live, Love, Lead),透過專講與工作坊的設計,躲在皇宮衣櫃裡的以斯帖如何能為她的同胞們解除死亡的威脅,甚至到最後危及偏安的生活?見到同志同胞面對許多來自教會與社會的壓迫,豈能待在安全空間裡轉眼不顧受苦聲音呢?在中國傳講同志神學,並影響5個同志團契成立的歐陽文風牧師挑戰台下的同志基督徒們。 目前在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教書的鄭書祥牧師已經和同性伴侶結婚20年,除了介紹「酷兒神學」,上主無條件的愛與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都是跨越邊界、消除分別與歧視的拯救行動,這個拯救行動仍持續著。並透過約翰一書4章16~20節的經文勉勵「在愛裡就沒有懼怕」,但今天許多恐同的基督徒仍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同志們要思考如何讓他們放下這樣的不安並進入到上主的大愛之中。在專講之後,並為在場願意投身在這樣的服事人逐一抹油與祝福。 出生在德洲保守福音派教會的辛迪洛芙牧師以自己的生命故事來勉勵每個人都應先從真實地面對自己開始,並也思考自己在哪些地方也以性來污名化其他人,甚至成為霸凌的共犯結構。並且認為要用非暴力的方式來化解仇視與壓迫的力量,讓每一堵碰傷的牆都成為一道門,愛,可以推倒並兩方合為一。 會議第2天舉行了「生態與性別共融崇拜」,以「利瑪儀式」為主體,進堂式用象徵大地的綠色布匹貫穿會場直通到講台,舞動著的服事人員、收成的作物代表著萬物都齊來敬拜創造的上主。並將近期發生在各地的性小眾議題,逐一列出並在鐘聲中為著許多事情感恩與代禱。 晚上,我在與會者面前,讀出台語漢字版的約翰一書4章16~20節;在詩歌與祈禱聲中,雖然我們用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與信仰傳統,卻在這個地方一同敬拜上主、分享處境裡的挑戰,這不就是大公會議?一個真實的聖而公之教會! 一群香港神學人與社會人士組成「大愛同盟」與「彩虹之約」兩個團體,並邀請退休的李清詞牧師與推展合一運動的馮煒文公開呼籲基督徒停止迫害同志,共同建立同志友善環境的行列。工作坊當天,一位立法局的議員以及平等機會委員會的高級專員全程參加,突顯了性別平等運動在香港被重視的程度。 反觀台灣教會組成「真愛聯盟」移花接木與惡意污蔑性別平等教育教材與訴諸恐懼之時,公義之聲在哪裡? 這堵牆不僅是台灣同志基督徒們要面對的,更是所有基督徒都要面對的,當思索:如何讓上主的愛推倒這堵牆,並讓眾人看見我們都是屬祂的門徒! (作者為台南神學院道碩二年級學生)

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

◎蔡澄甫 《台灣教會公報》3199期25版〈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一文,挑(thio)起童年ê回憶。無衛生惹人厭的風俗,卻有一直 teh 支持 in 延續規百年 ê「行善動機」;人深信 che 是善事義舉。阮 bat 請教老輩,無得 tio̍h 定論,iáu 是阮外媽講了 siōng 合邏輯條理。 基督徒 ê 立場講怪力亂神是無合宜,不過企(khiā) tī 鄉土歷史文化蒐集片紙殘瓦 ê 立埸,是值得將所知來公表。外媽是阮床邊故事的名嘴,伊若來阮兜做客,阮兄弟相爭beh 睏伊身軀邊聽伊講古。請容允我來做善意建設性 ê 補充說明: ◆死貓吊樹頭 古早時貓虎是形影不離...

幾點回應

◎許得賜 拜讀劉哲民牧師的〈我的痛心、感傷與不安〉一文後,心中一直有些疑問揮之不去。 一、銓衡小組在銓衡陳信良牧師為平安基金會董事長時,知不知陳牧師已就任彰化中會書記?1.銓衡小組不知道:那只能說是「失職」,有辱這工作的重要性。2.銓衡小組知道:知道人事銓衡違反法規卻蠻幹,是目無法紀且濫權,有辱工作的神聖性。不管哪種狀況,銓衡小組只能說失格又不適任。 二、總委會無視銓衡案適法性,推薦提名時不適格的候選人,怎能事後補辦手續(提名時效已過),這是違反法規的,難道有何壓力?劉牧師提到「事奉的職分,竟質變成職位的權位?當總委會指責莊焜明長老、楊四海長老目無體制強占董事職時,何等義正辭嚴,想不到本身卻也目無體制『強派』董事職」,讓人不勝唏噓。 三、陳信良牧師既然於總會通常年會說:「我都已擔任過總會議長職的人,不會看重此職,我退出該二職之銓衡。」卻私下接受職位,難道有何利益交換? 敬告陳牧師,若你真接下這2職位,你講的話將如何再被人相信,還是你認為只要有權力與權勢,講話沒公信力並沒關係,如此一來,恭喜你將成為長老教會的馬英九了。 (作者為退任牧師)

我來朝見祢,救贖我的主

◎李景行 新《聖詩》113首〈我來朝見祢,救贖我的主〉(I greet thee who my sure Redeemer art)是宗教改革路德馬丁之後,所出現的另一種聖詩改革「韻文詩篇」(Psalters)的代表作。 作詩者加爾文(John Colvin)是法國人,是宗教改革的領導者,也是重要的神學家;他雖然不是一個聖樂家,但是對聖樂的理論,以及在他督促下所完成的聖詩事業卻甚值得注意。加爾文的宗教改革觀念是徹底的改變,不單教會中的禮拜儀式,甚至教堂的裝飾、音樂也是他所要改革的。他排斥一切樂器,拒絕「人造詩詞」(Hymns of Human Compose),他認為唯有詩篇是基督徒當用的讚美詩詞。他的理由是,因為唯有聖經是人類被聖靈感動而寫出來的讚美詞,所以唯有詩篇是正統而無訛的,可當讚美上帝的詩詞。 加爾文認為人都是有罪的,沒有資格來作歌詞讚美上帝,一定要用上帝自己的話語作歌詞才可以。所以特別鼓勵別人使用詩篇,配合莊嚴高雅的音樂。他又發現詩篇是散文體,不容易配合音樂,便將詩篇改成押韻的詩體,以便吟唱。他強調3點:1.齊唱,不可分部;2.1拍唱1個字;3.詩篇是押韻的詩體,這種押韻詩成為長老會的特色。 加爾文使用詩篇取代當時教會唯一的聖詩〈拉丁文聖詩〉,為此他開始著手翻譯富有格律(metere)的韻文詩篇,自1539年開始,前後23年把全部詩篇翻譯成功。由於此韻文的詩篇於日內瓦譯成,故被稱為《日內瓦詩篇》(Genevan Psalter)。此讚美詩最初為法文譯本,以後譯成歐洲各國的文字,其重要性及影響力甚大,成了以後歐陸英國、蘇格蘭和美洲,一切格律化詩篇的典型,也是近代聖詩的鼻祖。 《日內瓦詩篇》為教會音樂奠定了典範,更為聖經確定了至尊的基礎。但由於詩篇之有限及加爾文之偏於極端,使長老宗於改革後200年內不能分享聖詩這教會寶貴的遺產。至18世紀後教會才覺悟其損失,開始編著合用的讚美詩,在短短的一個半世紀,讚美詩已在各國的長老宗得到最後的勝利。 長老宗最偉大的《讚美詩》為1898年之Church Hymnary,1925年再由8個長老總會授權增訂重編,全詩共786首,加散文詩篇及頌音等共839首。1927年特請馬福德博士編撰手冊Hand Book to the Church Hymnary,由此拾回長老宗失去已久的聖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於2009年編訂650首新《聖詩》, 196~252首選用押韻詩篇,作為長老會歷史的延續和記念。另外又選了一首加爾文的〈我來朝見祢,救贖我的主〉編在113首,這是他的代表作,以作為對他偉大貢獻的記念。該首聖詩的作曲者賀金斯(Edward John Hopkins)是英國出色的教會音樂作曲家,曾編輯過多本《聖詩集》。 (作者為退休牧師)

陳光誠當慎言一國兩制

◎余杰 陳光誠訪台期間說他贊同「一國兩制」,引起爭議。儘管他多次澄清,他說的一國兩制與共產黨的一國兩制不同,但我認為,他本該避免使用此一概念,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的發明,我們何必「舊瓶裝新酒」?「舊瓶」已被污染,無論如何美味的「新酒」,一旦裝進去都會變成致命毒酒。 一國兩制是鄧小平欺騙港人和世界的騙術,「一國為體,兩制為用」是其真實想法。古往今來,從未有過在「一國」之內成功維持「兩制」之先例。即便是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傳統、有共同認可的《獨立宣言》和《憲法》的美國,因為對奴隸制持截然不同的立場,南北雙方仍然不能在原有「一國」之框架下和平共處,而必須經過一場血雨腥風的內戰,美國才得以重建基本價值、社會共識以及政府結構。 由此可見,文明與野蠻、民主與專制、自由與獨裁,如同冰與火一樣不相融,冰要滅火,火要融冰,兩者豈能相安無事、求同存異? 所以,一國兩制在香港回歸中國之後的實踐已全然失敗,北京對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一項項地被撕毀。「地下黨治港」與「中聯辦治港」雙管齊下,「二十三條」與「國民教育」前後夾攻,流氓「愛港力」的暴力襲擊與駐港解放軍的軍演威脅「兩手硬」,非得讓「兩制」變成「一制」、讓香港向北京下跪不可。 在香港已臭名昭著的一國兩制,又怎麼可能原封不動拿到台灣,讓台灣人覺得甘之如飴?台灣獨立是台灣的主流民意,而非如陳光誠所說已「過時」,陳光誠未能深入台灣街頭巷尾傾聽台灣人的心聲,而作出此結論,未免過於輕率。其實,中國的民主人士不必談「獨」色變,「獨」是聯合國憲章保障的「住民自決」之基本人權,有何不可? 即便中國未來實現了民主化,台灣、香港、西藏、新疆等地,未必就要與中國統一。或許未來充滿智慧的領袖們可以打造一個如同英聯邦那樣鬆散的國際組織,吸引華人占人口多數的新加坡、台灣等加入,以凝聚華人文化圈的力量——這比欺世盜名的一國兩制更加可行。 (作者為中國公共知識份子,旅居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