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信得救 找回失落的初代信仰

倍加運動旺福音  以愛行事傳基督  初代信徒沐主恩  包容盼望成見證

【陳逸凡專題報導】2010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布啟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期待凝聚一個合於上帝心意的宣教目標及事工策略,並再次喚起信徒重拾50多年前「倍加運動」的宣教熱誠及福音使命感。不過對許多人來說,「倍加運動」還是十分陌生。

1954年,牧師黃武東以「台灣之宣教」為題在普世教會協會(WCC)第2屆大會提出研究報告,指出台灣324市鄉鎮中尚有161鄉鎮未設教會,信徒數僅佔全台人口0.72%,就90年來的宣教成效而言,實有深加反省檢討之必要。同年將這份報告書彙整成「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在當時的南部大會提案,期盼在10年間全力傳道設教,以期教會、信徒數之倍加,做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百週年的奉獻。

1959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6屆總會正式議決設置「倍加運動(PKU)委員會」,隸屬總會傳道處,並定名為「福音來台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經過教會上下通力合作,於1964年底達到預定目標,平地教會數由233間增為466間,信徒則由約6萬人突破10萬人,若再加上山地信徒則增至將近18萬人,超出倍加之目標甚多。然而事後教會歷史學者鄭仰恩撰文反省,倍加運動以信徒及教會數量為目標,本意雖好,卻逐漸走向「重量不重質」的危機。在信徒方面,只重視表面的人數增加,卻忽略信仰造就的扎根工作,無法幫助信徒建立正確的信仰了解及真實的信仰態度,以致於在其後數年間因急速社會變遷而造成信徒大量流失。

在教會方面,雖然在數量上達到預期的目標,但因傳道人過少,不足以應付激增的教會數量,另一方面教會激增所帶來的龐大開支,大多著落在原本的老信徒身上,面對持續不斷增加的人力及財力需求,造成信徒疲憊不堪,以致於原本的熱誠及參與度大大降低。

不過鄭仰恩也指出,倍加運動雖然未能重新反省並釐清信仰及福音的本質,但它卻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帶來了一個新的宣教態度——對鄉土的關懷與認同。驅使長老教會必須更清楚、更深入地去重新認識台灣這塊島嶼及居住其上的所有人民。倍加運動不僅是第一個本土的宣教運動,也是長老教會重新反省其宣教角色及使命的基點。

隨著倍加運動的遠去,許多教會對於這種信徒教會暴增的感受已不復記憶,近年來更有許多教會不惜引進其他宗派的策略與做法,期盼能讓教會人數獲得大量的增長。究竟,隸屬於改革宗的長老教會,在信仰上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堅持?信徒又對教會抱有什麼樣的期待?現實與理想間又有什麼樣的落差?

本新聞專題透過不同年齡層初代信徒的信仰分享,嘗試找回失落的初代信仰。

 

愛與服務 散播福音種子

林哲夫(退休教授)

【林宜瑩專題報導】1932年出生在宜蘭羅東一位裁縫師家庭的林哲夫,小學讀完羅東公學校後,因成績太差、家境貧困無法繼續升學,整天就在住家附近的土地公廟前打彈珠,直到1946年,他的叔叔林正乾從中國上海回來,看他無所事事,心想這樣不是辦法,於是出資送林哲夫北上,拜託時任淡江中學教務主任柯設偕幫忙,讓失學一段時間的林哲夫繼續讀書。

1946年9月,林哲夫住進淡中學生宿舍,白天上課,課後就到操場運動或散步,也參加學校聖歌隊的練習,學業與生活漸漸步上正軌。他每天參加夕陽禮拜,唱詩歌、讀經、禱告,耳濡目染下,週末還跟同學,從艋舺教會借教具,再到大屯山半山腰,召聚附近的孩童開辦「野外主日學」,也到淡水街上發青年歸主的福音單張。

在淡江中學老師、宿舍同學的鼓勵下,林哲夫於1949年5月23日在淡水教會受洗成為基督徒,沒想到1949年6月讀初中三年級的他,有一天參加童子軍露營結束後,遠遠從艋舺就看見西門町發生大火,後來才知道叔叔的工廠被鄰家失火波及,一夕之間破產,使他失去資助。剛好偕叡廉(George William)牧師娘收到加拿大多倫多有7個婦人,願意每月省下0.5元加幣,一年省下182元加幣,作為贊助3位淡中學生學雜費的獎勵金,其中一位就是林哲夫。

可是生活費部分,林哲夫就必須自己到學校餐廳與廚房打工賺錢,這時,週間教林哲夫鋼琴的純德女中校長陳泗治發現,他的成績下滑,鋼琴也沒時間練習,把他找來了解狀況後,決定出錢幫林哲夫在外租房子,三餐就到陳泗治家裡吃,晚上林哲夫只要幫校長的兒女擔任課輔家教即可,就這樣,林哲夫順利轉學到成功高中二年級,後來又考上師範學院(現台灣師範大學)理化系,以第一名畢業後,林哲夫選擇回到母校淡江中學擔任物理老師。

預官服役時,剛好發生金門823砲戰,兩度差點喪命,事後林哲夫回想,當下若不是上帝保守,他的性命早已結束。退役後,他又回師大任教一年半,便赴加國攻讀核子物理碩博士學位,之後也留在加拿大Ryerson工藝大學任教27年,長期在加國投身台灣獨立運動,被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32年,1982年找到「愛與非暴力」權能訓練,也是城鄉宣道會的創辦人之一。

當林哲夫談到陳泗治的恩情時,高齡84歲的林哲夫還是頻頻拭淚,他被這群淡江中學老師的愛與善行感動不已,也對自己能成為第一代信徒感到光榮,他認為,淡江中學的校訓:「愛與服務」就是長老教會基督信仰的精髓,除了有好的信仰,更要有具體的行動力。

林哲夫從1972年就開始蓄鬍,自我期許要等到台灣獨立的那一天到來,才願意把滿臉的鬍子剃掉。對長老教會在台灣威權時期仍勇敢發聲,他直指,這就是真正的信仰展現與見證,也期待大家能繼續以愛與非暴力的抗爭,為台灣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一起努力、奮鬥。

 

面對難題 學會全然交託

石俞恭(南投中興教會執事)

【林家鴻專題報導】家住南投中興新村的他今年68歲,每天晨起爬山,享受強身健體的成就感,在山友的眼中他是個特別的人,除了喜歡聽音樂、邊看報紙來消除爬山的疲累,還在山上的涼亭裡擺設了一個紙盒,每週放入《台灣教會公報》、《耕心》等福音單張來分享基督信仰,每每發現有人翻閱,內心無比雀躍。他是台中中會中興教會執事石俞恭,老來遇見基督,成為初代信徒。

兒時住集集,那是個物資缺乏的年代,石俞恭曾到集集教會上過主日學,可以拿到圖片又可以喝牛奶,給他很美好的印象。然而,去了幾次教會就遭母親責罵:「要做耶穌的小孩,不做我的孩子了嗎?」讓他從此不敢再踏入教會。而上初中時受黨國教育影響,老師一句「教會牧師都是間諜」,也左右他判斷數十年,及至退休才認識主。

石俞恭堪稱拚命三郎,40年來兢兢業業,從基層工程師一路爬到主管。然而就在退休前,某次小缺失被有心人刻意放大,受了冤屈。痛苦難耐之下聽太太勸導到中興教會走走,當時的牧師周克修見他面容憂愁主動登門傾聽心路歷程,讓他覺得自己被全然相信與同理,一句「輸輸(仔)贏」的鼓勵,給他很大的力量順利平冤。因此踏入教會信主。

石俞恭信主以前,認為任何事情都可以透過科學控制和解決,因此每次遇到不如意時他總先怪自己能力不足;如今他卻說:「信主之後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交託」,事情無論好壞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主不會給人無法承擔的試煉」這句話使人不灰心絕望。

長期支持社會運動,石俞恭有著濃厚的本土意識,曾花錢支持學生包車北上支持太陽花學運。他說,很認同〈信仰告白〉所說:「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客家文學大師李喬的見證更化解他的疑慮。李喬改信基督的原因之一是牧師同意家裡的祖先牌位不用撤下。本身也重視慎終追遠的石俞恭認為,祖先牌位好比十字架只是標誌,並非偶像,重要的是心態,現仍保留父祖輩牌位和照片,以獻花等方式表達緬懷與敬仰。

問及石俞恭理想中的教會樣貌,他說,長老教會特色是台語講道,無論有沒有人學,牧者須具備教白話字的能力,願意推動;講道務必結合社會實況,以免會友打瞌睡;牧者是教會裡唯一領謝禮的人,理應以身作則率領教會走入社區並融入本地文化,積極開發未信者,為事工訂具體目標、提供量化數據。

 

最重要的是分享基督的愛

陳宗彥(台南市民政局長)

【陳怡萱專題報導】「我們是不是有更多去愛、去包容的能力?」面對諸多議題導致社會、教會分裂,台南市政府民政局長陳宗彥開門見山表示這攸關「愛與包容」,而非牽涉到公平正義,社會一直在變化,過去教會對抗不公義,而今,分享基督的愛是更重要的事。

「我的信仰是在長榮中學的時候得到啟蒙,」陳宗彥回憶讀長榮中學時,每個禮拜有2次晨禱、1次人生哲學課程,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對這個信仰「有感覺」。上大學念東海大學化學系,陳宗彥加入查經班,身邊時常有出身自基督教家庭的好友,不知不覺在耳濡目染下,福音的種子慢慢在他的心中扎根。

大學時代,陳宗彥時常與好朋友關注社會議題,畢業後,陳宗彥投入社會改革運動、踏入政壇,很奇妙的是,「無論在中部擔任公職,或後來回到南部發展,一直都會在工作上接觸到不同的基督徒。」特別是長老教會的會友,出於對土地與社會的關懷,與其他人不一樣,總讓他十分敬佩。長老教會「釘根本土」及「認同台灣」的信仰精神,與陳宗彥的理念不謀而合,這些朋友也成為他在政治路上的好夥伴。對陳宗彥來說,長老教會無疑是推動台灣民主前進的重要力量。

2009年,陳宗彥在親友鼓勵下受洗,並於台南中會南門教會固定聚會。「基督徒因為有信仰的引導,從而展現出不同的生命;在無助的時候,也可以從信仰中得到支持。這便是基督徒與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回想參與政治至今,這條路上難免遇到無力、低潮的時候,陳宗彥慶幸,好在「信仰能幫忙堅定信念」。

從台南市議員、台南市政府新聞及國際關係處處長,到現在擔任民政局長,陳宗彥除了致力於工作,也不遺餘力支持教會事工、關心有需要的教會或機構。10月底他接下長榮中學第23屆董事長職,誓約後就任時表示,長榮中學是台灣第一間西式中學,獨一以基督信仰為創校根基,未來他將盡力在事工上追求合一。

受洗多年,陳宗彥認為基督徒「信仰要堅定」,追求信仰就是追求真理,在日常生活「不應該不明究理」,特別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很容易傳遞錯誤的資訊。」他提醒,「基督徒不應以訛傳訛,凡事要多查證。」

過去台灣到處可見種種不公義,陳宗彥肯定長老教會以及許多牧者挺身而出站上第一線去對抗,「如今,更多事情是在於『愛與包容』,我們是不是有更多的空間去愛、去包容,特別是身為基督徒的這個身分。」他認為長老教會代表社會進步的力量,從過去的反抗不公義到現在能否彰顯出更多的愛,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愛是從神而來的盼望記號

林佩蓉(國立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陳逸凡專題報導】原本是慈濟青年的林佩蓉,無意間參加了長青團契的迎新活動,感受到教會對土地的關懷,彷彿看見耶穌的眼淚,從此接受基督信仰。她認為長老教會做為改革宗,能夠對於一窩蜂的大敘事進行不同角度的反省思考,若是失落這種基本精神,則與其他宗派無異。

林佩蓉說,自己從小是個沒什麼批判能力或基礎的人,特別是過了40歲後再回想,因為家庭教育的緣故,對老師說的話都不會存疑,一直到大學時,突然發現老師的學術跟品格出現很大的落差,遭受很大的打擊,但是卻也無力改變什麼。這讓她開始思考,自己太習慣美好而虛偽的關係,從小儘管對權威式教育有所不滿,也無法與父母以講理方式溝通,即便長大成人還是被當小孩對待,因為孩子在家庭結構裡已失去了講道理的位置,孩子也會認為「反正我就背地裡做跟父母不一樣的事情就好。」不過這種做法卻無法改變現在的處境。

林佩蓉認為這種過程會讓自己產生很多內在的無力感,「我不相信有人把這些堆砌在心裡,日子還可以過得很安詳。以我自己來講內心會有一種愧疚感,會有抑鬱的感覺,心理不可能有平安喜樂。」她以時常在街頭上抗爭的蔡丁貴教授為例,唯有把信仰跟生活態度合而為一的時候,內心才會有平安喜樂。「每當想要挺身而出指出現況的不合理時,雖然有人會質疑信仰教你順服、雖然成長經驗告訴你閉嘴就好、或者會給自己很多理由認為等我準備好一點再來跟他們討論,但我覺得這某種程度違背了長老教會的初衷。」林佩蓉認為,如果只是純粹想要滿足個人心靈的富足,滿足這種形式的愛,則不用在長老教會。

林佩蓉說,「有一句話一直扎在我的心裡面,不可能離開長老教會的原因是,信仰告白裡面的『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愛一定要跟受苦在一起的,其他的教派沒有在談受苦,談的都是耶穌在苦,帶給你榮耀成功,講的都是這些。你只要聽從權威者的教導,拯救的靈就會臨到你身上。這實在讓我懷疑基督教的大愛,懷疑這樣耶穌幹嘛死。」

回顧自己的信仰經歷,林佩蓉說一開始沒有什麼選擇,在學妹帶領下前去參加長青團契聚會,但是在服事過程中學到,「在長老教會裡,人跟人之間沒有位置的區別,我不需要崇拜我的牧師,因為我不是委身給牧師,就算哪一天牧師展現人性的軟弱,也完全不會影響我對上帝的信仰,因為盼望不是從人而來的。」

 

用行動影響他人認識信仰

SANADA(長老教會青年)

【特稿/SANADA】自學生時代對政治產生興趣,多少知道長老教會對台灣社會或民主發展有一定影響力。直到認識現在的女朋友,常跟她一起參加教會活動,喜歡攝影的我也會幫忙拍照,不知不覺我們聊天的話題時常提到長老教會,討論議題時也會談到教會的立場或做法。2013年,我決定受洗加入教會。

受洗後不久發生318學運,由於地緣之便我每天都去立法院了解情況,看到長老教會進駐在立法院外一個角落,不少青年和神學生輪流顧守,與維安警察只有一線之隔。因為那次抗爭加上之後發生一連串的社會運動,讓我結識許多志同道合、積極關心台灣前途的戰友,這當中,有許多人是基督徒更是長老教會信徒。

隨著關心的議題增加,反服貿、反核、全面罷免、公投連署、反課綱微調……,越是投入越發現,似乎只有零星的長老教會年輕人在關心這些議題或付諸行動,但教會的「中上層」呢?甚至2014年總會年會還通過一份「不公義」的牧函,猶如是黑箱服貿的翻版,本來許多人以為長老教會是友善同志的團體,一夕之間對這件事感到震撼與失望,很多朋友問我「為什麼?」對我來說,除了失望,更多的是憤怒──我們一直在對抗的是不公義,但自己的教會卻發生這樣的事件!

我信主僅3年多,論「資歷」比不上眾多牧長,但如同許多教會青年一樣,一直努力站在社會議題的前線發聲和行動,即使做的比不上過去威權時代的民主前輩,至少是用自己的力量去行動、與需要的人站在一起,我相信這種影響力絕不遜色於「一領一、新倍加」的口號。我認為,基督徒更需要做的,是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人來認識上主、讓人願意接近與了解這個信仰。

因為投入社會運動而時常與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接觸,不可思議的是,這樣重要連接教會與社會的單位竟然只由一位牧師、兩位助理,3個人一起同工?記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裡面明白指出:「阮信,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受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復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來成做盼望的記號。」教社是最直接能實踐信仰在台灣各地方上的,卻只有3位同工在做事。究竟現在有多少長老教會重視這份〈信仰告白〉呢?

我深刻認同長老教會的信仰精神,仍然對長老教會帶著期望,也知道有許多教會青年在第一線默默奮鬥、有許多深入社區關心的牧者、或是像大專中心教導基督徒學生要有批判能力。希望各教會不要忘記當初長老教會設立的精神以及宣教師如何用釘根在地的行動來愛台灣的初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