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來服事

◎張嘉芳 (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蘭雅教會會友)

一天,友人問我,以前曾聚會的某教會近日因無人可負責司琴,請她介紹朋友前去負責該教會每週主日崇拜的司琴,並表明「有謝禮」,於是,她找了一位學音樂的朋友前去負責協助。未料某次,其朋友有事無法前去,勞煩她前去「代班」。代班事小,但事後她卻陷入該不該拿此「謝禮」的兩難。一來,是自己曾經聚會的教會,好歹也算是「自己人」;再者,這與她對服事的認知有些落差;然而,不拿又擔心「破壞行情」,為難了朋友。

之後,時日一久,其朋友對於每週日上教會司琴服事,漸漸變成不得不去的「例行公事」,因為支領了「勞務所得」,感覺就像是一份「工作」。私下聊天時,我們還開玩笑說,會不會在未來上天堂之後,因為接受了「屬世」的謝禮而減少了「屬天」的報償?

坦白說,「請人」來服事的方式,對於許多教會而言已是行之有年。本身教會內覓不著合適或有此恩賜的會友,只得外聘解決;或是提供些許津貼給予參與服事者,表達謝意;特別是對於某些生活上有需要的服事者,或許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可行方式。惟服事的內涵與意義是否仍與我們信仰的理念與教導相符;或者在操作上或執行上,落入了老闆對下屬的聘任職屬迷思,甚至是輕忽了對參與服事者的尊重,值得我們省思。

回想過去大學時代聚會的教會,每季季末即會將下一季的服事表貼出,除了排值的長執與講道外,從司琴、招待、教主日學、打週報、備愛餐一直到餐後的洗碗清潔&hellip&hellip,都邀請會友自己自由填寫,每週報告時,也鼓勵會友參與。牧師長執或學生輔導也會趁機鼓勵、勸說、教導我們服事的重要,甚至半自願半強迫地要我們依自己能力「認養」服事。令人更印象深刻的是,長執們不僅言教如此,即便是會後打掃清潔,大家也都帶頭「撩落去」做,讓會友從牧長身上看見身為教會一份子,在面對服事的責任與義務,更實際了解感受到「教會是大家的」。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10章23節)每個地方教會要想辦法填滿每週的「服事輪值表」,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方式。「請你來服事!」簡單一句話,因著主事者所看重的、和想達到的目標與結果不同,所選擇的「講法」也會不同,這其中可能無絕對的孰是孰非,端看期待透過這樣的過程,教導會友學習到什麼樣的信仰功課?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