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力量

◎林昌華

《人神之間》的抉擇與信仰

電影中的歷史反思

&nbsp

《人神之間》

導演:札維耶˙波瓦&nbsp

編劇:札維耶˙波瓦&nbsp

演員:蘭伯特威爾森&nbsp

麥可.隆斯戴爾

&nbsp

&nbsp

法國電影《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是一部史實電影,內容講述1996年7名天主教熙篤會(Trappists或O. C. S. O.)修道士在北非阿爾及利亞提比林修道院被擄、遭殺害的故事。這部電影在2010年完成之後,獲得多項國際影展大獎,也吸引國際重要媒體評論,連在一向對宗教議題冷漠的法國社會,也大為賣座。

為什麼這事件發生將近15年後,仍被法國人關注而引起熱烈的迴響,難道法國人真的有如此強烈的宗教熱忱?這事件和現今的台灣基督徒又有何關聯?儘管乍看之下關聯有限,然而事件所呈現的信仰內涵,對台灣的教會和神職人員卻有深刻的啟示。本片值得探討的部分至少有3個,包括事件本身的史實、影片對此事件的詮釋,以及電影敘事所呈現的重要議題。

  事件的歷史真相

首先是「提比林事件」本身的歷史真相:到底是誰殺害了那7位修道士?根據事發當時阿爾及利亞和法國的媒體報導,阿爾及利亞的伊斯蘭激進組織是兇手。阿拉伯的半島電視台(Aljajerra)網站在2010年刊登了一篇名為〈阿爾及利亞骯髒戰爭的事件簿〉(Timeline: Algerias dirty war)的文章,文中整理了提比林事件發生的過程,分述如下:

1996年3月26~27日,大約20名武裝分子進入提比林修道院,擄走了7名修道士,另有2名修道士躲過浩劫。

4月18日,一個名為「伊斯蘭武裝組織」(GIA)的領袖賈美‧席圖尼(Djamel Zitouni)公開聲明他們擄走了修道士。

4月30日,伊斯蘭武裝組織公布7名修道士的錄音,並要求法國政府釋放監禁在法國的伊斯蘭武裝組織同志,以換取修道士的自由。

5月21日,伊斯蘭武裝組織第2份聲明表示,已經殺害7名修道士。

5月30日,阿爾及利亞政府通知法國當局,找到了7名修道士的遺體。

6月初,阿爾及利亞當局先是拒絕天主教代表阿曼‧維陸(Armand Veilleux)檢視遺體,經過多次交涉之後,政府允許開棺,但是棺裡只有頭顱,身體不知去向。

儘管從整個過程來看,修道士的殉道似乎應歸罪於伊斯蘭武裝組織,但事實上卻是疑點重重。天主教代表維陸在事發以前曾數度拜訪提比林修道院,事發之後,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前往阿爾及利亞,尋求資源營救修道士,但在過程中他發現了相當多的疑點,以致悲劇發生之後,他仍繼續追查事件真相。

2002年12月31日,維陸發表了一篇文章〈提比林修道士的死因:事實、問題與假設〉(註),他在文中就事發之後法國政府的曖昧態度、所謂「伊斯蘭武裝組織」領袖席圖尼的真實身分,以及一名伊斯蘭激進組織教士和阿爾及利亞安全單位人員的證詞指出,事件的最初主導者其實是阿爾及利亞政府的安全單位,目的是藉此逼迫修道士離開提比林。但是後來修道士遭另一個武裝組織劫持,阿爾及利亞政府在追逐掃蕩時誤殺了修道士,只好編出一連串的謊言來掩蓋。

儘管法國政府知情,但為了避免國內政治風暴,也和阿爾及利亞政府聯合說謊。同年,另一本研究《提比林的修道士:阿爾及利亞的信仰、愛與恐懼》(The Monks of Tibhrine: Faith, Love, and Terror in Algeria)出版。直到2009年7月7日,法國電視台採訪一位法國退休將領,他證言曾在1990年時期參與阿爾及利亞清剿伊斯蘭極端組織的行動,並指出7位提比林修道士的死亡是阿爾及利亞政府誤殺所致。至此,歷史真相的輪廓總算浮現。

  以柔弱審判獨裁

對電影編導者來講,拍攝「提比林修道士殉難事件」有幾個先天的困難,首先是事件發生地點位於曾被法國殖民的阿爾及利亞,故事容易喚起法國人反殖民的原罪感。其次,故事主角為天主教修會的隱修士,不容易引起主流社會的共鳴。再來,電影編導者和天主教會並沒有直接關係,如何具說服力地掌握修道士抉擇的機轉,是整部電影成敗的關鍵。

為了讓一般人能夠了解電影的敘述並產生共鳴,電影提出具3種層次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是否願意為使命付出甚至是生命的代價?團體成員是否願意為共同使命而情願付出甚至包括個體生命的代價?個人或團體是否願意為了不同信仰的鄰舍而犧牲自己?而第3層次的問題,挑戰了提比林修道士長時間以來尋求基督教和穆斯林對話與和解的信念。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做為一位神職人員,當逼迫來臨時,不管「留下」或是「離開」都是困難的抉擇。選擇「留下」的人可能面對肉體的苦難,而選擇「離開」的人,可能在將來面對歷史的責難,但是不到最後關頭,誰都沒有誇口的資格。耶穌被捕的當夜,使徒彼得選擇「留下」,因此他跟著被捕的耶穌進入大祭司的院子;但是當他的身分曝光時,他本能地選擇「離開」──否認自己和耶穌的關係,而且「離開」多達3次;反諷的是,當耶穌先前預言自己將面臨苦難時,第一個拍胸脯誇口的人正是彼得。「留下」或「離開」是困難的抉擇,但是更困難的是決定「留下」後面對可能的逼迫,究竟有何種勇氣與意志在背後支持這樣的決定?電影的標題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人神之間」這個名字取材自詩篇第82篇,這是描述上帝審判不公義掌權者的詩篇,而詩當中的Gods(諸神,複數)指的是掌權者,因此電影的標題可詮釋為:「自比上帝的掌權者和人民的故事」。在詩的內容中,掌權者的罪有3項:高舉自己為上帝、不願意伸張公義照顧弱者、和邪惡者合作壓制弱者。因此,上帝要審判那些驕傲作惡的掌權者。換句話說,儘管這些掌權者藉著武力掌控弱者的生殺大權,但是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生命有限的人而已,終究無法逃避歷史和上帝的審判。

如果將電影放在此詩篇的脈絡來看,導演藉此詩來審判1990年代的阿爾及利亞和法國政府,審判的器具就是7位殉道的提比林修道士。事件當時,提比林修道士可以說是任人宰割的受難者,但如今歷史的評價卻正是以他們的柔弱來審判獨裁、冷血的法、阿兩國政府。

  庇護雀鳥的大樹

電影中有一段震撼人心的對話。修道士對村民說:「我們只是棲息在樹枝上的雀鳥,實在不知是否應該離開這裡。」村民回答:「我們才是雀鳥,而你們是枝幹。」7位修道士原本為了災難可能到來而躊躇、爭論是否離開,這段對話讓他們一致決定留下和村民一起面對苦難,這段對話讓他們看見自己身為上帝的僕人,對心靈惶恐、困惑的村民──儘管他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仍然應該承擔牧養的責任。

基督信仰來到台灣已經將近400年,早就應該是一株在這塊土地盤根錯節的大樹,能夠庇護棲息在枝葉間的雀鳥,能夠在暴風到來時提供避難所在,這是上帝交託給教會和基督徒的使命。但是我們是否能夠不負上帝所託,這是現今的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註:該文內容可上網閱讀:users.skynet.be/bs775533/Armand/wri/hypothesis.htm。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