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壯世代的進擊

(相片提供/pch.vector - freepik)

◉高有智(媒體工作者)

台灣預計2025年走向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是不可逆的事實,新的變老時代,要有新思維、新視野,新的社會變革。最近一本書《壯世代之春》探討新時代趨勢,翻轉老年悲歌、高齡包袱的框架思維,呼應活躍老化、生產老化等新潮流,描繪走向高齡的新社會契機。

什麼是「壯世代」?就是希望翻轉「銀髮族」稱呼,希望翻轉老化的負面標籤。尤其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受過高等教育,走過台灣經濟奇蹟、民主化歷程等重要發展,追求不同於以往的變老生活,也帶來新生活和新面貌。長壽迎接的未必是衰老體弱,是一群壯世代,持續生產與消費,追求豐盛的第三人生,突破限制,跳出死水循環。

國內知名公關公司戰國策創辦人吳春城,60歲創設「壯世代教科文協會」,不僅寫書《壯世代之春》,舉辦講座,推廣「壯世代」觀念,也在各地培養壯世代講師,號召這場「高齡解放運動」,期待為高齡少子化的台灣社會找到新解方。其實這樣理念也是延續這些年國內外探討活躍老化、生產老化、成功老化的精神。

《壯世代之春》從個人觀念、經濟、產業、政策等面向,提出九大預測,從個人覺醒、企業參與和政府政策改變的三支箭下手,企圖翻轉社會思考。對於壯世代消費市場也有許多洞察,打破刻板印象。舉例而言,很多人認為,長輩開車會造成交通事故增加,所以最好不要買車、開車。但事實並非如此,60歲以上事故數僅占全體總事故19%,80%以上是在60歲以下。壯世代的自由自主,從移動不受限就開始,這樣才有新生活。

目前坊間有許多探討高齡生活新思維,介紹很多國外做法,但這《壯世代之春》不僅是連結世界新的思潮與理念,更重要是符合台灣社會改變的策略與指南(guide book),包括建議政府各部會政策做法。

高齡議題是跨部會議題,也是重要國安議題,不是只有限縮在衛福部,限縮在老人福利和長照政策。譬如活用高齡人力資源,勞動部要有創意的高齡勞動政策,用能力和意願來界定退休,不是用年齡,高齡創業、就業都有更多可能性。教育部可以推動豐富多元的樂齡學習,培養新的社會資源,如何退休準備、如何規劃退休生活、如何學習更多技能等,都會鼓勵不一樣生活。經濟部如何帶動橘色經濟、長壽經濟,都會促使跨世代合作創新,發展台灣未來新產業商機。

老不是只有一種面貌,不是全部都被視為被照顧者或社會弱勢,忽略了老後生活更多面貌,忽略了社會貢獻、社會參與的多元可能性。壯世代的崛起,描述的是一個正在改變,也需要改變的高齡社會。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