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各 台灣醫療宣教第一人

近代基督教在台發展的奠基者  英國青年醫師獻身無悔

【林家鴻、陳逸凡專題報導】1857年,英法聯軍挾船堅砲利攻入廣州,清國戰敗簽訂天津條約,開放台灣打狗、安平等港口通商,在歷史中掌權的上帝便是藉由這樣的時局呼召醫生馬雅各(James L. Maxwell)來台宣教,成為英國長老教會第1位來台的宣教師,1865年6月16日在台南看西街醫病傳道,成為台灣設教之始,為近代150年來基督教在台發展奠定基石。

馬雅各出生於1836年,畢業於英國的愛丁堡大學,曾經前往德國柏林、法國巴黎的醫學院深造,在伯明罕醫院(General Hospital Brimingham)擔任醫生,更是當地教會的長老,然而他甘願放棄崇高的社會地位以及優渥的收入,決志前往當時各種條件都遠不如英國的亞洲宣教。他在1863年以27歲之齡從英國出發,輾轉抵達中國的上海、廈門,最後在台灣的高雄上岸,幾經驅趕與迫害,終於扎穩根基,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起點。

馬雅各在離開英國前,有一段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輾轉透過他的外曾孫在百年之後傳到台灣。當時英國情侶在熱戀短暫分離時,流行剪下自己少許頭髮送給情人,裝在布包內配掛於身上,馬雅各在1863年動身前來台灣之前,亦曾剪下一束頭髮送給當時的未婚妻瑪麗(Mary Ann Goodall),雙方許諾終身,瑪麗後來也動身前來台灣,兩人並在香港完婚。這束頭髮也一直由他們的後代保存,直到馬雅各的外曾孫史汀博士(William Maxwell Steen)在2002年前往台灣尋根時,特地將這束見證馬雅各愛情的頭髮贈予新樓醫院的馬雅各紀念館永久珍藏。

1865年的台灣人普遍具有仇洋心理,青年醫生馬雅各憑著單純的傳福音熱誠,來到台南府城免費替人醫病、分享福音,屢遭迫害,仍堅持用愛融化外界對他的誤解。馬雅各宣教遭遇的重大挫折,為人熟知的是在台南遭漢醫造謠殺人藏屍,民眾投石攻擊,迫使醫館關閉;「埤頭迫害事件」也相當有名,1868年清國官員策動民眾拆毀他設立的埤頭教會(今鳳山教會)禮拜堂、毆打信徒,驚動英國當局派兵安平港和砲台,要求清國簽合約才確保了傳教自由。

府城的醫療傳道事工僅維持24天,逢此打擊,馬雅各並未放棄,1866年上帝領他到旗津,宣為霖牧師(William S. Swanson)從廈門前來協助為陳齊、陳清和、陳圍、高長等4名弟兄施洗,成為台灣初熟的果子;6月在當地設立打狗禮拜堂(今旗後教會),成為台灣長老教會第1間禮拜堂,並向鳳山、里港、屏東、東港宣教。3年後他重返台南,為許多人根治了許多 過去不易治療的雜症,深受人民尊敬。

1869年,為培育青年傳道人才,他設立「傳教師養成班」(台南神學院前身)。另外,他也發現原住民心思單純,視記憶中的荷蘭人為「紅毛親戚」,對洋人友善,順利在中南部開拓3個「平埔族」為主的教區,包括在台南、高雄西拉雅族部落興起大歸主運動,設立木柵、柑仔林、內門、拔馬(左鎮)等教會;開啟中部大社、埔社、牛眠山、內社等地的巴宰族宣教史;其他還有竹仔腳、番仔田、吉貝耍等教會。

馬雅各來台共計7年9個月,由於他拚命三郎的工作個性,導致肺結核與腰部關節的病痛惡化,不得不返回英國休養,背部依靠石膏架支撐長達10年之久,也必須臥於水床才能入睡。然而他的宣教熱誠亦傳承到孩子身上,長子馬約翰(John P. Maxwell)前往中國醫療宣教,次子馬雅各二世(James L. Maxwell Jr.)則前往台灣擔任新樓醫院院長長達22年之久,他們佳美的腳蹤,無疑替後世留下最好的典範。

 

醫病傳道 設立西式醫院

【陳怡萱專題報導】馬雅各是第一位英國長老教會差派來台灣的宣教師,他的本業是醫師,自愛丁堡大學時期就修醫學課程,也曾在柏林、巴黎深造,取得博士學位後在伯明罕醫院服務。因為從宣教師杜嘉德牧師口中聽見台灣(Formosa)這個名字,開啟他遠渡重洋來台醫療傳道的人生。

1865年6月16日是馬雅各開始在台南的租屋處行醫傳道的日子,一邊用所學的醫術治療病患、一邊宣揚基督福音。可惜不久發生暴動,有人散播他挖心臟、取眼睛來製藥的謠言,受挑撥的民眾包圍醫館,馬雅各一行人飽受威脅,只好暫離台南,轉往有英國領事館保護的打狗旗後繼續醫療傳道工作。

在旗後的醫療工作發展順利,信徒也逐漸增加,後來還在英國商人必麒麟的帶領下進入當時西拉雅族居住的地區傳福音,受到歡迎並設立教會。1866年馬雅各在旗後設立禮拜堂,不久他在禮拜堂對面開設可容納8張病床的醫館。隨著他的醫術受到肯定,越來越多人病癒後相信福音真理。1867年7月他在埤頭(鳳山)開設教會兼醫館,奔波於旗後、埤頭兩地。直到同年12月李庥夫婦從英國來台灣協助他。但後來又發生「埤頭迫害事件」,引發英國動武要求清國保障基督教的傳教自由。這時馬雅各才又重返台南,建立二老口醫館。

馬雅各前後約7年9個月時間在台行醫,也訓練本地人當醫生,建立許多教會和醫院,新樓醫院即是他所設立的台灣第一家西式醫院。根據潘稀祺牧師編著的《台灣宣教之父:馬雅各醫生傳》,指出馬雅各設立的打狗醫院後擴建為慕德醫院,附有醫學課程,可說是台灣第一所醫學院;台灣第一位西醫藥師則是跟隨馬雅各從廈門到台灣當配藥生的黃嘉智。值得一提的是,馬雅各的兩個兒子也都是醫生,長子馬約翰前往中國醫療傳道,次子馬雅各二世繼承父志來台行醫,擔任新樓醫院院長。

 

文字事工 促成報紙誕生

【陳怡萱專題報導】馬雅各除了行醫救人性命、傳福音救人靈魂,他也發現當時台灣人大多是文盲,懂漢字的人不多,無法讀聖經使信仰有更深的扎根。一次機會讓他偶然發現西拉雅族人用的契約書(俗稱「蕃仔契」)上有羅馬拼音的西拉雅語,給他靈感使用羅馬拼音來書寫台灣話,更動手翻譯聖經、奉獻給台灣第一台印刷機、促成台灣第一份報紙的誕生。

要使真理傳開,口說之外不可缺少的是文字紀錄,當馬雅各發現羅馬拼音的白話字有助於福音傳揚時,便大力在台灣推廣,也用它來進行信徒造就培育。1871年他結束在台灣的工作回英國休假,投入新約聖經的翻譯,而在台灣的文字事工,則由後來在1875年來到台灣的巴克禮牧師接續推動,包括持續推廣白話字、創設印製白話字刊物與教材的出版部門。

按照張妙娟小姐引述1880年5月4日《台南教士會議事錄》記錄:「馬雅各醫師提供一台小型印刷機給傳教中心,以備方言羅馬字印刷品之用。」台灣第一台印刷機1880年5月由馬雅各在英國購入,捐贈給當時的台南教士會,分裝成11箱的印刷機零件與鉛字在海上乘風破浪航行數個月才抵達台南安平,然而卻面臨當時台南宣教師中沒有人會組裝與使用的窘境。

幸運的是,巴克禮在1881年回英國休假時,特別花費時間在故鄉格拉斯哥的印刷廠學習。1884年他休假期滿再來到台灣,借用新樓醫院東北角一間房子展開印刷工作,巴克禮稱它為「聚珍堂」,是全台最早印刷術的開始。後發生清法戰爭,遲至隔年1885年7月才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今日《台灣教會公報》前身),展開延續130年未中斷的文字宣教工作。

 

在實況中省思 延續宣教精神

省思紀念活動意義   通過愛與受苦傳承福音使命   成為盼望記號

【林宜瑩專題報導】2015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慶祝宣教150週年,設計了一連串的慶典活動,從「愛傳福音」、「關心台灣」、「成為忠僕」等宣教研討會,到4月5日於林口體育館舉辦的總會性感恩禮拜,以及從6月14日開始至21日,先後在蘭嶼、高雄、台東、花蓮有分區的感恩禮拜,10月24、25日於台南舉辦第一屆教會日,25日上午10點,在長榮中學也有原住民聯合感恩禮拜。除此以外,各地的中區會、地方教會及醫院、學校、教會公報等教會機構,也以文物特展、教會巡禮、聯合運動會、歌仔戲巡演、感恩音樂會、尋根之旅、腳踏車環台、詩歌觀摩、寫生比賽、淨灘淨山等活動,來回應宣教150週年,而宣教150週年慶典相關活動,都可以在總會發行的「飛越150、展望新台灣」慶典節目導覽手冊中一窺概況。

無論是已辦過的宣教研討會、感恩禮拜,還是地區性的如北部六中會聯合運動會、淡水區馬偕日慶典活動等,或是正在舉行的分區感恩禮拜、地方教會巡禮活動,還是接下來的9月20日全國大淨灘、10月24、25日與台南市政府合作的第一屆教會日活動,到底這一系列慶祝宣教150的慶典活動的意義何在?有沒有真正承先啟後將當初英國、加拿大宣教師來台的傳道精神延續下去呢?

誠如總會議長鄭文仁在導覽手冊中所說的,1865年6月16日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師,在台南設立診所以醫療傳道,7年後,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1872年3月7日抵達淡水,也是透過替人拔牙齒看病,一南一北將基督福音種籽撒在台灣這個美麗島嶼上。如今,長老教會已有1233間、27個中區會、台灣神學院、玉山神學院、台南神學院3所神學院、培育平信徒的聖經學院、馬偕、彰化基督教、新樓3間醫院、長榮、真理、馬偕醫學院、馬偕醫護專科學校4間大學、長榮中學、長榮女中、淡水中學3間中學、總信徒數達25萬人,每個主日使用20種不同語言在敬拜上帝,長老教會也積極參與普世教會宣教,派遣宣教師到英國、泰國、非洲、日本、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因此,縱使宣教150慶典活動總有不盡人意之處,例如4月5日感恩禮拜證道時,因全程以台語翻譯導致原住民牧長兄姊感受不佳,甚至在60屆總會年會、總委會為此有所討論,總會議長鄭文仁與總幹事林芳仲也當場致歉,並允諾會改善;或者在區域性活動因籌辦時間倉促,看似眾教會聯合活動,實際卻僅有幾間教會參與其中;抑或有牧長覺得,整體宣教150慶典活動沒有連貫性,讓慶典熱情無法真正持續等見解或指教,相信這些都瑕不掩瑜,畢竟,長老教會在台灣默默付出的努力,是台灣人民有目共睹的。

正如林芳仲說的,之前有馬雅各、馬偕等宣教師的努力,並鼓勵台灣人承接教會牧養責任,透過社會、政治關懷以「愛與受苦」的行動、釘根本土要與台灣人民同在的信仰告白,一起為台灣人民福祉、台灣國家主權與國格打拚、努力。

身為長老教會一分子,真的可以抬頭挺胸的說:「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受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復釘根在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來成做盼望的記號。」

 

醫療機構現況與反省  穩固根基並落實關懷

【林宜瑩專題報導】隸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醫療機構有馬偕紀念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新樓醫院,目前,馬偕台北總院、淡水分院、彰基南郭總院、中華路院區都名列衛生福利部評鑑的醫學中心,新樓醫院則為區域醫院,在醫療傳道上,都秉持基督教醫院創立精神,以耶穌基督的愛關懷世人身心靈的健康;不過,依三間醫院現況及未來發展,還是有不同的隱憂存在。

以新樓醫院為例,位處台南地區,夾在奇美醫院與成大醫院之間,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彰基近幾年積極買下地方醫療院所,在營收上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可是虹吸效應之下,讓地方個人或小型醫療院所無以維生,且在長期廣納百川的醫療服務作業流程中,是否還有心力在醫療學術上大幅提升,並面對中國醫藥學院逐漸精實擴大,這可能是彰基能不能繼續稱霸中台灣的關鍵所在。馬偕身處醫療資源豐富的北台灣,醫療環境競爭相形激烈,目前以台北總院及淡水分院的病患數,有三分之一來自三重、蘆洲、新莊等地區,現在台北市及新北市政府積極運作公立聯合醫院在地化,如何取得民眾就醫的信任感,願意持續前來馬偕看診,以避免就醫流量的銳減,成為馬偕要努力的當務之急。

即將卸任馬偕董事長的黃春生牧師指出,基督教醫院因有信仰根基,較能取得一般民眾在就醫上的信任,可是面對醫護人力的不足,若無法提升護醫比以增加床位數,病患看診開刀時間勢必無法縮減時程,另外醫院院牧著重關懷醫護員工,病患及家屬的關懷多由志工服事,如何讓院牧能多投注在病患及家屬關懷,這也是教會醫院要努力的方向。

基督教醫院最大的使命,就是把神的愛透過醫療傳出去,黃春生建議應落實社區醫療在地化,在派遣醫療隊前往社區或部落關懷時,也能找出潛在病患,透過定期醫療檢測追蹤,讓社區居民健康得以被看顧外,一旦有就醫需求自然就會想到基督教醫院,這是雙贏的策略;如何提升醫療學術、獲得教職認證,也是基督教醫院今後十年發展的關鍵。

 

文字事工現況與反省  基督信仰為判斷準繩

【黃以勒專題報導】馬雅各與巴克禮合力,在1885年印出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巴克禮在發刊詞中期許,藉由辦報能夠學習白話字,明白聖經教訓,並以此了解各教會消息,同心協力作主工,到今天已經有130個年頭,仍然以週刊形式持續辦報。今日的台灣教會公報社除了《台灣教會公報》以外,還發行多項刊物並有書籍出版部門與多個書房據點,服務全台教會。

除了最早的《教會公報》以外,目前社內發行量最大的《耕心》週刊每週有將近20萬份在全國各宗派教會內流通,也是軟性傳福音的極好工具。而最新出版的《少年新眼光》則希望能有台灣在地觀點的年輕人讀經手冊,有別於坊間的翻譯版本,讓經文能夠與社會土地更加親近。

至於《教會公報》則增加了網路平台,以「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TCNN)的方式,讓新聞上線,透過網路媒體的特性讓更多不同地方的人可以即時閱讀公報新聞。此外,目前在台北、新竹、台中、雲嘉、台南、高雄各有實體書房,就近提供各地教會的需要,未來也計畫推出線上購物平台,更方便服務個人或團體的書籍、禮品訂購。

除了用文字來傳遞信仰以外,今年長老教會慶祝150週年的紀念品也委由教會公報社負責,推出了包括T恤、鑰匙圈等多項產品,背後都是強調台灣製造、環保等要求,並提供合理利潤與分擔活動事工費用,期望每個紀念品都具有信仰意義。誠然,台灣教會公報社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但即便經費不足,教會公報社仍有所不為。過去曾有某大報印刷廠接洽以低價承印報紙,但因理念不同,也寧可給成本稍高的印刷廠承印,希望能在人前人後都以基督信仰為判斷的準繩。

今天,長老教會的文字事工並不限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包括隸屬於總會各事工委員會的《新使者》《女宣》《青青的報》等,也努力耕耘各自的讀者群,期盼能持續深化信仰,傳承150年來,自宣教師以降的歷代前輩所留下的紀錄。

 

今日教會現況與反省  眾聲中找尋上帝旨意

【特稿/黃以勒】馬雅各在南台灣建立了三個教區,迄今仍有多間教會持續聚會,然而經過150年,也有一些教會悄悄關上大門。經歷日治時期政府對原住民教會的迫害、統治後期皇民化的衝突;加上終戰後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各教派影響;本土與歐陸、美國各種不同神學觀點的對話,今日教會的挑戰比起過去,可說是有增無減。

有些人說,長老教會150年歷史,信徒佔人口的比例卻始終無幾,基本上台灣宣教可以說是失敗的,然而換一個角度來看,若以今日長老教會「上帝國宣教」(Missio Dei)的神學觀來看,從過去帶領台灣現代化到今日在許多鄉鎮實施特定族群的關懷事工如課輔陪讀、新移民、街友等服事,也在政治、社會、經濟與環境等議題上不斷發聲,教會對整個社會來說仍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話雖如此,長老教會在組織內也仍面臨青年流失、高齡化的危機,體制上也因為議會制而在幾個爭議的議題上難以形成共識,使得大船不僅轉向較慢,船上還有許多雜音。容許各種聲音出現,其實是很可貴的,也是長老教會的資產,但是除了每種意見都需要向上帝負責以外,領導者能否在眾聲喧嘩中尋找出上帝的旨意,則需要更多的智慧。

馬雅各在1923年的「台灣宣教報告書」中說,「有成就的事,歸榮耀給上主;失敗的事,歸於自己的缺失。」看在近來一些教會、機構人事的爭議,也再一次讓我們反省,我們所作所為,是否歸榮耀給主,而種種缺失,又有多少人反躬自省?

建立神學院是宣教師們在建立教會後必要的工作,除了意在培養下一輩的神學工作者,同時也確保神學傳統的延續。今日台灣的長老教會仍然面臨許多考驗與分歧,現代教會可以接觸到更多各地的神學思潮與策略,但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課程、教導,雖然對於生命的建造、人數的增長也許都有一定的效果,卻不一定合乎長老宗精神。該如何參考、使用甚至轉化這些背後有著不同神學觀的內容,也挑戰著今日的長老教會。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