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海洋廢棄物」分布在海灘、海面、海底等海洋不同深度,長期監測與調查是否有機會解決海廢問題?3月30日晚間,地球公民基金會於高雄總部舉辦「塑膠沙西米,是我們的下一餐嗎?」講座,邀請澄洋環境顧問公司執行長顏寧和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擔任分享人,談國際、台灣海廢現況與改善可能。
講座主持人、地公董事長李根政引言談到,2001年,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中心發起「旗津海灘廢棄物監測計畫」,每28天記錄一次、2年下來統計發現有4萬1089個塑膠類垃圾,佔總量69%。他點出,隨著淨灘、減塑獲得民眾與企業的響應,個人行動與政策制定是否能有更多連結、促成更多改變?期待這場講座能帶給聽眾們更多啟發。
澄洋在4年前成立,致力於海廢調查,重視科學研究、論文發表與國際交流。顏寧首先回顧幾項國際間的重要行動:2011年、第五屆「國際海廢大會」(IMDC)中通過《檀香山策略》,探討不同條件的國家與區域可以透過哪些具體方案來改善海廢問題。2017年,伴隨民間與企業更積極投入減塑,國際間有是否要推出新海廢公約的呼聲。
2022年的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通過制定《終結塑膠汙染》公約,旨在減少塑膠汙染並強化循環經濟,預計2025年將有公約草案或正式推出。當各國陸續推出各自的海廢治理方案,台灣也在2018年、經公私協力產出「台灣海廢治理行動方案」,內容有67項行動,包含源頭減量、預防和移除、監測與調查、擴大社會參與等。
2018年,為快速掌握台灣海岸的海廢數量、汙染程度與種類,澄洋邀請日韓專家指導海岸快篩方法。2020年,行政院宣布「向海致敬」後,藉由海岸快篩數據提執行大規模清理,確實減少海岸廢棄物數量;數量方面,2022年與2018、2019年相比約下降六成;種類方面,以發泡、漁網、浮球等漁業廢棄物最多,約佔七成。
海上養殖興盛國家為改善保麗龍廢棄物問題祭出不同方案:南韓政府鼓勵企業研發環保浮具並補助漁民使用,廣設回收站、清潔船和推廣回收教育。日本推出減容回收、替代浮具、保麗龍油媒液化。中國則全面汰換為耐用浮具。而盛行浮筏式養殖的台灣,去年7月推動刺網實名制並鼓勵漁民通報網具流失,並在84個漁港設置廢棄漁網暫置區;澄洋另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推出海廢圖鑑。
循環經濟方面,回收寶特瓶與漁網等可以製成衣飾、地毯、滑板、玩具等,但不是所有海廢都能完整利用。一方面海廢供應量本身具不確定性,再加上要考量物流、存放和清整成本;另一方面漁網材質相對單純,但諸如保麗龍等海廢在應用時有一定門檻;若以海廢發電,要件包含不能產生有毒氣體,但海廢曾浸泡於海水、多數不適合。最後,顏寧強調海廢是沒有邊界的汙染,改善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公民團體、社會大眾多方合作。
王敏玲則先點出食品檢測出微塑膠的問題,並介紹塑膠種類;例如最廣泛使用的聚乙烯(PE),台灣2021年生產量約127.2萬噸的;硬度較高的聚丙烯(PP),由於較不容易在加熱過程產生有毒物質,應用已越來越廣泛,台灣年產約145.2萬噸;柔軟性高的聚氯乙烯(PVC),台灣年產177.9萬噸。以上塑膠皆有超過七成為出口,主要生產企業都包含台塑;她認為企業汙染管控應從源頭開始,廠房建設時應該以「循環經濟園區」來設計,達到零排放、零廢棄。
關於減塑,個人除改變消費與使用習慣,也可以進一步關心公共政策;透過發現問題並加以監督,確實有可能促成改善。例如地公在2006年進行水質調查,2010年揭露並抗議台塑汙染河川;近期又發現2022年中油公司林園廠的廢棄冷卻水塔散熱片竟然有200噸重,顯見石化廠不只生產塑膠製品,製程本身就產生許多塑膠廢棄物。這些都是需要關心公共政策才會發現的問題。
問答時間,顏寧與王敏玲進一步解說海廢對野生動物影響、循環經濟的實踐與競爭、微塑膠殘留等問題。李根政則回應聽眾提出的「塑膠減量」問題,指出當代生活習慣和經濟體系已習慣有「包裝」,再加上漁業廢棄物、台灣是塑膠生產源頭這些問題也是事實,不諱言要在短時間內完全改變有困難,但鼓勵持續在不同位置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