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專講 談婆媳關係與兒童教養

(攝影/王子恆)

【王子恆高雄報導】高雄中會青少年部為社青舉辦「親密關係」系列專講,邀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專任教師李岳庭副教授擔任主講人。第二場次於4月22日在中山教會舉行,李岳庭分別在上下午課程中談及「婆媳問題」及「如何給國小孩子自信」。

延伸閱讀:親密關係專講 談溝通與婚姻議題

「你要建立怎樣的家庭?」李岳庭在上午場以問題開場,邀請眾人想想希望家庭成員有誰?是否包含自己的父母?又是否包含另一半的父母?在這個喜歡獨立與自由的世代,家庭成員範圍與定義在婚前就必須有清楚共識。李岳庭點出,婆婆與先生有血緣關係,先生與太太則有契約關係,兩者間皆有一定的緊密度,然而媳婦與婆婆實際上無任何羈絆,甚至存在競爭關係;若沒有認真經營那就只是陌生人。李岳庭舉實例進一步解釋,曾有個案的婆婆常與媳婦互相競爭、比較,而追根究柢是害怕失去「身為人母」的角色,因此兒子/丈夫若能協助婆媳確立各自角色皆是獨一無二,則將能改變互動。

(攝影/王子恆)

許多人會把婚姻問題數字化,認為這樣就能達到「公平」,例如家事分配一人一半、爸媽與公婆在年節都有相同額度紅包。但事實上婚姻問題往往都只是「感覺問題」,是主觀且無法量化的;但感覺其實可以訓練,例如透過一起看一部感人的電影,針對電影中的情感進行討論與分享,相互理解與相互影響,尊重彼此的差異,營造出優良且厚實的關係。

談到關係修復,李岳庭以聖靈九果的特質勉勵,並強調關係修復往往在於其中一方先跨出第一步,就如同上帝修復與人的關係一樣。而下半場講座中,李岳庭指出,自信的人能有更好的抗壓力、抗耐力,有自信的孩子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的特質、能力與個性。

建立自信首先要「積極性傾聽」。講師安排小活動,讓與會者分別扮演治療師及孩童,設計小朋友玩玩具的情境,演練如何「追蹤情緒與行為」,目的在於觀察孩童的世界及使用精確情緒用詞,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接納、受重視。

(攝影/王子恆)

第二是「設定限制」,先同理孩童的角度,接著告訴孩童事情的界線,最後練習如何做決定。李岳庭以情境舉例,「小朋友拿起粉筆用力丟向牆壁,看到粉筆斷裂而咯咯笑」,處理步驟是先「同理」:我知道你覺得丟蠟筆很好玩;其次是「設立界線與規矩」:可是蠟筆是用來畫圖的,不是拿來丟的。最後是「替代方案」:你可以拿粉筆來畫圖,或是丟旁邊的球。

第三是「建立自尊」,李岳庭提醒,大家都很會「讚美」,但也需要學習如何「肯定」,例如「你好棒」或「你好厲害」是讚美,而「你學會如何算數了」和「你很認真的畫畫」是針對具體行為肯定,才是建立孩童自尊的關鍵。李岳庭強調,對孩童的肯定要誠懇由心出發,因真實的自信在於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可。

提問階段,有牧者詢問教會有特殊兒該如何陪伴?李岳庭建議若人手充足,可安排同工一對一的陪伴、安撫與疏導,觀察個案所有動作,理解他的情感需求;但他也坦言,許多病症是專業問題,此時不妨可尋求轉介、尋求其他單位協助。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