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發展」變得淺薄

&nbsp英國政府永續發展獨立顧問Tm Jackson在最近的著作《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提出一個顛覆18世紀工業革命以降的經濟發展觀念──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富足」的定義。

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到過往拿來衡量經濟發展的GDP,其實是一項缺乏同時評估環境破壞、金錢分配等面向的簡陋指標。環境是有極限的,它不可能無條件承受人類的大肆開發,石油能源匱乏與二氧化碳排放,就是已經發生,眾所皆知的事實。另外還有人性的極限,GDP增長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從1998年至今,台灣的貧富差距已從32倍擴大為66倍;於是要問:是誰把賺的錢拿走?這些賺的錢是否只是流入少數人的口袋,造成富者恆富、貧者恆貧的不均衡現象?
以這一陣子在東部吵得沸沸揚揚的《東部發展條例》為例,由東部一群人發起的「東部發展聯盟」,即留意到現有各版本草案,為求快速開發,透過少數人把持不透明化決策程序,而且未做任何環境敏感區位限制,排除原本較嚴謹的國公有土地使用流程,準備粗糙地釋出大量87.5%為國公有土地的花東兩縣國土給財團做開發,這一連串亂賣國土,避開環評的設定,說穿了,就是為了「快速發展」。
問題是,從來沒有人反對「發展」;重點是,我們要「什麼樣的發展」?在現有草案架構下的「發展」,只是將西部的工業化模式照本宣科地套用在東部,此舉非但不可能得出具有東部特色的結果,甚至還會將東部的好山好水,逐漸毀壞殆盡。即便論及觀光,就東部的情境,觀光客不會因為飯店蓋得華麗而來,也不會因為辦了什麼明星演唱會而來。相反的,如果他們來到東部,發現原本非經人工變造的山海豐饒景觀不復存在,對於東部觀光是好是壞?
《東部發展條例》是一場重新定義「發展」的辯論,如果只看短期利益,便會忽略它,反而讓「發展」的想像變得單一、淺薄,毫無願景,東部的自然景觀也將被財團與政府聯手剷平,而下一代將代替我們承受這些喟嘆、後悔與遺憾。這一切就如Tm Jackson說的:「如果必須靠破壞明天的富足來換取,今天的富足將毫無意義。」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