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整理報導】日本福島核廢水的排放設備預計於6月底完工,排放核廢水後多久會影響各國?怎麼影響?6月21日紐西蘭科學媒體中心、澳洲科學媒體中心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共同舉辦線上記者會,專家表示,氚是自然元素,排放核廢水前,必須確保廢水中沒有更難處理的其他放射性元素,也應進一步反思選擇不排放核廢水的風險。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舉過去實際觀測與海洋數值模式模擬的例子,說明核廢水排放後大約一年內會抵達台灣,但實際觀測的結果比模擬更快速。他舉福島核災發生後的觀測結果為例,科學家約兩年後在加拿大外海測到核災產生的銫同位素。另一個實際觀測的例子,是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爆發後,火山噴發的浮石在兩個月左右就向西移動1300公里抵達沖繩海域,噴發四個月後到達台灣附近海域,在東、西部海岸和漁港都能看到大量的浮石。
澳洲阿德萊大學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院教授湯尼‧胡克說明,目前世界上的核能設施釋放氚已經很多年了,因此對於福島核廢水的排放,應該注意的是整個廢水處理過程是否確實去除其他汙染性的放射元素,在排放時只留下氚。根據現在日本提出的排放標準,每公升水的氚含量為1500貝克,遠低於日本其他核能設施、其他國家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準每公升1萬貝克。
目前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最新報告與日本提出的報告一致,認為濃度已經在安全標準之內。胡克提醒,即便福島的廢水處置完全沒有問題,人們仍應反思,這些廢棄物是否應該被釋放到環境或海洋中?此外他也提醒,雖然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容易進入食物鏈,但目前可能還沒有足夠多的研究可以回答氚會不會通過食物鏈累積在生物體中。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大衛‧克羅夫切克同意胡克所說,需要擔心的不是氚元素,氚是一種自然產生的元素,已經存在世界好幾世紀。現在的問題是核廢水中不只有氚、碳-14,還有其他62種放射性元素,其中有些元素很麻煩,應該在排放進海水之前被濾除,只要能夠保證放射性元素鍶-90、銫-137、碘-129、鈷-60等已經去除,排放水進入海洋是沒有問題。
克羅夫切克指出幾個反思,首先是處理核廢水的選項中,純化、濾除、排放到海洋是其中一個選項,是否可以思考和討論把氚元素蒸發為氣態,還是固定成固態來存放。日本作為排放核廢水先例,未來可能其他使用核能發電的國家也會排放核廢水。但如果今天選擇繼續貯存核廢水在核能電廠,也無法保證未來百年、千年之後,遇到地震和海嘯等天災時會不會造成更大的核輻射汙染。或許要思考的是,在需要核能作為電力來源情況下,建立核電廠的時候需要更謹慎評估這些災害的危險。
至於核廢水中的氚對健康造成的風險,克羅夫切克說,他還沒有看到任何足夠證據可以連結癌症和氚,即使氚真的是致癌物質,產生的影響也很小,幾乎沒有找到暴露在氚會致癌的研究,不像車諾比核災的研究那麼完整。他指出,理論上雖然可以假設氚和癌症的關聯,但現在還沒有辦法在實驗室的科學研究驗證,沒有任何一個研究可以證明暴露在氚元素會導致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