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上帝之所在 探討大稻埕禮拜堂立面福音觀新書發表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由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退任長老張真道口述、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常務董事尹可名撰寫的《追尋上帝之所在?大稻埕禮拜堂立面福音觀》新書發表會,7月28日在大稻埕教會舉行,包括考試委員陳錦生、大稻埕教會牧師謝大衛、教會歷史教授鄭仰恩、人權律師李勝雄、建築師金光裕、博士戴佳茹、退休牧師柯從心、陳宏文、江萬里、李聰顯等人都到場推薦。

總會教會歷史幹事盧啟明也購書到現場索取張真道長老親筆簽名。(攝影/林宜瑩)

該書介紹、歸納大稻埕教會建築立面的福音意涵。大稻埕教會前身是大龍峒禮拜堂,由馬偕博士在1875年建立,清法戰爭時傾毀,遷至枋隙重建,後有「台灣茶葉之父」李春生獻甘州街現址建堂,於1915年獻堂。2002年,大稻埕教會被台北市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但因教會空間不足,同年5月26日凌晨以怪手推倒禮拜堂,後經協調,留原本禮拜堂建築立面,新舊建物融為一體,成為當地極具特色的建物與歷史走踏據點。

考試委員陳錦生。(攝影/林宜瑩)

陳錦生表示,被列為市定古蹟後不能改建、整修,大稻埕事件後,眾人便思考古蹟保存與現代化應用的問題。大稻埕成了很好的範例,兼具教會宣教、空間使用的功能性,也將原本禮拜堂立面、磨石地板等保存下來。如何結合新建物與舊古蹟,重新展現基督信仰、東西方建物融合等歷史文化底蘊,是大稻埕禮拜堂立面呈現的福音觀。

謝大衛表示,張真道雖在強生製藥服務,但他秉承祖父張金波牧師、父親張崑遠牧師、三哥張惟道牧師的牧會精神,在職場宣教。因一生在大稻埕教會聚會,蒐集許多文史資料,對教會歷史知之甚詳。在大稻埕教會成立148週年(1875年8月15日至今)之時,透過訪談撰寫《追尋上帝之所在?大稻埕禮拜堂立面福音觀》一書,讓眾人在時空長廊與馬偕、李春生再次相遇。

(攝影/林宜瑩)

「石頭也會說話!」鄭仰恩致詞說,高齡80歲的張真道透過許多文史資料彙整大稻埕立面蘊含的福音觀,詳細描述當年李春生獻地出錢建堂時,如何展現馬偕的宣教精神。他舉例表示,最初禮拜堂採尖塔形式,是馬偕想要展現「刺破風水」的決心,突破傳統信仰的束縛,李春生也傳承馬偕這樣的福音精神。他認為,張真道這本書能讓更多人看到教會建物蘊含的福音意義。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