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追尋馬偕行腳|在一棵榕樹下 講上帝無所不在

加禮宛▶流流仔

文圖◉陳順福

搭乘「台灣好行」巴士於五結濱海公路下車,沿路經過一池池的水塘及蜿蜒的水圳,走進加禮宛。位於冬山河匯入蘭陽溪溪口旁的這個部落,族人習慣傍水而居,並善於捕魚。幾百年來,他們過著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曾經是蘭陽平原上噶瑪蘭人的大社之一。

1890年9月14日
搭船到加禮宛,聚會崇拜。10人除籍,50人出席。九個孩子同意讀書,有14個家族。(《馬偕日記1871-1901 Ⅱ》,417頁)

據說是馬偕攝影的陳輝煌及其親勇。(真理大學校史館典藏)

後來漢人逐漸進入加禮宛地區開墾,因生存空間受到侵占及壓迫,許多噶瑪蘭人陸續遷居到花蓮的新城地區建立新部落,名稱也叫「加禮宛」。多年後,清國官兵結合民團首領陳輝煌(陳輝),開始率眾從蘇澳前往花蓮新城開墾,與先前移居的噶瑪蘭人發生衝突,甚至引發戰爭,史稱「加禮宛事件」。許多噶瑪蘭人被殺,倖存者則被統治而漸漸漢化,有些族人則繼續往南遷徙到花東海岸居住。

加禮宛的噶瑪蘭族人(攝影/鳥居龍藏)。

1878年10月19日
沿著海岸走到蘇澳。住在總理(Tsong-li,編註:陳輝)家裡。施與藥品和佈道。(《馬偕日記1871-1901 I》,352頁)

宜蘭的加禮宛有一間馬良廟(大眾廟),「馬良」按噶瑪蘭語原音應是Malin,意思是亡靈、祖靈,馬良廟即是族人祭拜祖先的地方。廟內牆壁白色磁磚上的捐獻者名字,可看見有些人姓「偕」。這幾年,我半移居地生活在花蓮,陸續認識幾個姓「偕」的人,談話過程中發現,他們大多知道祖先早年是從宜蘭搬過來的。他們的姓見證當年噶瑪蘭人遷徙到花蓮的歷史,就如同原住民詩人莫那能說的:「你們的篳路藍縷,是我們的顛沛流離。」

馬良廟。

這天我在宜蘭的加禮宛部落四處漫步,坐在噶瑪蘭人祖居地大樹下休息。我遠望四面環繞的水色風光,想像馬偕當年站在板凳上講道,以及噶瑪蘭人顛沛流離,像是樹葉離枝飄落在小溪,隨著河流漂向遙遠的南方大海。

1887年3月6日
去到加禮宛,中午在一棵榕樹下的長板凳上,我講上帝無所不在,90位出席,八位洗禮。(《馬偕日記1871-1901 Ⅱ》,173頁)

跟著馬偕的行腳走到社尾,噶瑪蘭舊社名「婆羅辛仔宛」,經過村落走到河邊,碰巧看見有人釣到魚。我遠望冬山河美景,想像過去噶瑪蘭人在這裡的漁獵生活。在前縣長陳定南的建設下,原本常常氾濫的蜿蜒河道,如今已成為台灣知名的冬山河親水公園。

社尾河岸。

1891年5月26日
之後去婆羅辛仔宛,在那裡過夜。聽小孩朗誦,帶領大家做禮拜。整天下雨。(《馬偕日記1871-1901 Ⅱ》,473頁)

繼續沿著冬山河畔自行車步道來到新店,即噶瑪蘭人的「流流社」,走進部落可以看見仿照噶瑪蘭家屋的房舍。1980年代起,花蓮的噶瑪蘭人返鄉尋根,舉辦噶瑪蘭文化活動及復名運動,這裡是重要基地。

在路口處遇到正在清理路邊雜草的阿公,我停下來與他聊天。當提到馬偕牧師時,他說他是流流社第四代基督徒,手指前方空地說,以前禮拜堂的位置就在那裡,「禮拜堂前面那顆大葉山欖應該就是馬偕種的。」

流流社禮拜堂遺址。
據說是馬偕種下的大葉山欖。

走到村社旁的冬山河舊河道,河港邊停泊著一艘小船,藍天白雲映照在水面,陽光普照,暖暖和風,寧靜的氛圍中,時光彷彿回到了過去。我去到禮拜堂,馬偕當年在這裡為一對新人舉行婚禮,祈求上帝賜福給他們,永不分離。

流流社舊河港。

1890年9月2日
搭一艘大的漁船沿著海到流流仔。晚上禮拜有40人參加。一對穿著樸素的新人要過來結婚,所以我們舉行了一個非常簡短的儀式,並祝福他們。我睡在長板凳上。(《馬偕日記1871-1901 Ⅱ》,410頁)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