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風的意志(中)

台灣地形的故事|屏東車城|

受雇採收洋蔥的女工會隨身攜帶小板凳,以減少彎腰次數,有的為求移動方便,還把椅子固定在臀部上。

圖◉葉志杰、鄭信藏、莊文松、張欣芸
文◉葉志杰

車城洋蔥看見台灣女力

或許正因車城被歷史刻意遺漏,商業氣息淡了些,古風得以封存。人們無力對抗大自然,便不與天爭,車城洋蔥、海口山芒果、四重溪西瓜,都是落山風吹出來的自然物產,不是農業技術硬擠出來的人造作物。

有意思的是,落山風肆虐下的風土氣候反倒適宜洋蔥生長。落山風吹走蟲害與霧氣,有效促進蔥球成熟,也便於採收後晒乾及儲藏。落山風造就車城成為洋蔥主要產地,根據車城鄉農會資料,耕種面積與產量分別占全台的48.02%與63.15%。

落山風吹走濕氣,與洋蔥收成有密切關係。

車城的每顆洋蔥紮實地抓牢土地,得耗勞力一顆顆拔出,從而衍生農事女工團。她們聽工頭號令,集結到各地除草、收成。這可是件苦差事,在田間工作時,得不停地彎腰,彎久了便站不直,於是,有的隨身帶著小板凳,便只需挪動身子。這群女工年齡幾乎落在中壯年,身揹養家活口的重擔,足見鄉間女力的強大。

婦女是洋蔥採收主力。

海口山芒果香遍山頭

6月到了,接著採芒果。車城芒果種植起源甚早,根據保力村耆老賴明德記憶,大約從1966年開始有商販載著芒果幼苗來兜售,鄉民開始種植芒果。1971年軍方徵收保力村許多土地之前,常見軍民合力採收芒果,並按照公定價格將芒果銷給軍營。北邊的枋山,據說是在稍晚的1971年才開始種植,可見車城芒果的起步較早,但知名度遠遠不及。

芒果園栽種面積大,若捨除草劑不用,就得揹負割草機割草。
2022年低溫時間長,又遭逢下雨,有些芒果果實得炭疽病害。

而車城芒果的產地,集中在海口山。大約20幾年前,海口耆老白世良親睹尖山、海口山的山坡有大片芒果樹冒出。這一帶是落山風的滑落坡,為了減緩落山風吹颳、摩擦果實,損及果皮而賣相不佳,多見矮化果樹的做法,或者種植木麻黃林、架設擋風網來防風。果樹產銷班班長洪天滿說,果樹矮化後亦能避免在山坡地套袋和採果的危險性。不過,也有人放任果樹生長,不予理會。

除了種植木麻黃防止風害,副班長陳忠廷還架設電網包圍芒果園,防範獼猴入侵。

果農楊子明說,海口山芒果的特色,面迎落山風者,似乎受風抑制而多半不開花,結果先去掉一半機會。所以必須防風,才可避免落果,而最好的方式是種木麻黃。他在這過程中發現,芒果被落山風掃過後,外皮水分蒸發而呈乾焦狀,但卻鎖住了裡頭的甜分。加上恆春半島日照充足,成熟時間短,香氣自然倍增,若放一、兩顆在屋內,滿室生香。

返鄉青農陳蕙安的芒果園居高臨下,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她稱之「看海的芒果」。

冬令限定四重溪西瓜

至於四重溪的紅肉西瓜,是全台灣唯一在冬季生產的西瓜。在落山風吹襲下,居背風面的車城較為乾燥、夜間露水少,所產西瓜果實不大,但果肉脆、甜度高,並含特殊花香。

西瓜是屬性偏寒的水果,應是夏日之物,乃消除暑氣、補充水分的聖品。但四重溪的西瓜產於冬季,天氣冷導致市場需求不高,故市面少見,主要銷往餐廳、KTV等營業場所,供客人去油解膩。

在季節這先天不利條件下,四重溪西瓜何去何從?溫泉村農民王尚武的瓜田位在四重溪河畔,他說,溫泉村的西瓜雖然不像花蓮與濁水溪的西瓜體型碩大,但品質極佳,原因就在落山風的吹拂下,甜度高、香氣重且肉質脆實,只要用刀子剖開,立刻香氣四溢。

西瓜採收後,1至3月間的農地也沒閒著。相片的農民王尚武,就輪種南瓜與水稻。

王尚武說,種植西瓜沒有太多工序,主要是灑水,因為冬季的河床缺水乾枯。先前,西瓜種植於四重溪和大梅溪的溪床,上頭布滿大大小小礫石,瓜果受到石頭擠壓,就會長成奇形怪狀的畸型瓜。一般認為這是不良瓜,沒有商人願意收購,殊不知這是自然長成。果農無奈下,必須人為移開石頭。十年前,又出現獼猴禍害西瓜田,瓜農們於是慢慢]撤離大梅溪河床,目前已無人在那裡種植。採收西瓜後,他和土地都沒閒著,轉而輪種南瓜與水稻,其他農民也多半會種水稻,依舊為生活忙碌。 (待續)

延伸閱讀

【知性之旅】風的意志(上)

【知性之旅】風的意志(下)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