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新書分享會 談公共房屋的社會意義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春山出版社於9月20日晚間在高雄三餘書店舉辦《香港公屋:方格子的吶喊》新書分享會。今年9月5日甫上市的《香港公屋》作者為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梁啟智;本身也在公屋長大的梁啟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走過254條屋邨,探討「公屋」不僅作為居住單位、也是「管理」制度的影響;尤其是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政府與公民、土地與住民的關係轉變。梁啟智在分享會開始點出,這本書不僅是書寫議題,也是表達自己對香港的感情。

梁啟智說明,約有三成的香港人住在「公營租住房屋」(公屋),以「邨」劃分,有時好幾棟樓房屬於同一條邨,有時一棟樓房就是一條邨。公屋由政府規劃、管理,作為社會保障制度,有其申請入住條件,因此除了居住功能外,也隱含社會地位與意義。梁啟智另以自己的童年為例,一個人所居住的「邨」很可能就構成其全世界,在這條邨之外是另一條邨;每個人只是在高樓中的小小一戶,這種居住感受可能使人忽略自己的重要性。

(攝影/林婉婷)

回顧公屋歷史,普遍會認為1954年的「石硤尾邨」是起源;然而事實上「模範邨」建於1952年、早於石硤尾邨。關於公屋的誕生,梁啟智認為背後緊扣時代因素,港英政府為安頓逃避中國共產黨、來到香港的人民;又例如公屋通常是以「家庭」為單位申請,這些設計多與安定社會、避免動盪相關。

在完全由政府規劃、管理的環境中,「公屋故事」的敘事者應該是政府、媒體或住民?他進一步細數走訪時觀察到不同邨的建築特性,其中有些興建大型商場、小型博物館、生態保育區或歷史走廊等,試圖以觀光特色翻轉公屋印象;另一方面,在影視作品裡,公屋常與社會邊緣人、不法份子或靈異事件等相關。

梁啟智點出,確實有些以住民為主體的論述仍不離鬼故事,然鬼故事其實也反映那些人們不能直說的社會實況或心理狀態;這些論述不僅是口傳或文字,更可能成為行動,例如在公共空間擺放大量、各式宗教信仰象徵物品等。在由政府全權管理的邨裡,這可能是違規行為;究竟公屋的居民是否擁有話語權這件事值得檢視。

(攝影/林婉婷)

抽象的「空間」能成為有情感、有記憶與有關聯的「地方」,是因為有「事件」發生;在反送中運動期間,公屋可能是警察逮捕抗議人士的現場,也可能是聲援抗爭連儂牆的基地;而抗爭後,公屋過去較保守、親中的政治氛圍也悄悄有些變化。但在整體社會受壓抑的情況下,公屋居民和香港人民該如何訴說自己的故事?梁啟智引用在抗爭後,香港人常言的「見字飲水,強身健體」,提醒在巨變後仍要保有盼望與可能。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