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權會南辦講座 陳健民談香港如何前行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2019年底爆發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佔據這幾年媒體版面,導致對香港「反送中運動」與後續行動關注減退。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特於12月12日晚間的「南方有人」講座中,邀請台權會執委邱毓斌副教授主持、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客座教授陳健民主講,以「除了困境如何前行?談香港政治情勢與海外行動」為主題,分析香港的民主抗爭變革、近況與未來。

談香港,不免俗要從政治體制的變動談起;陳健民表示,有些人會問為何香港沒有在1980年代爭取獨立?不過事實上1970年代的中國就沒有將香港列為「殖民地」,因此當時香港人其實沒有這麼多選擇。時值中國改革開放期,香港對中國經濟有重要影響力,試圖以此與中國談判;然對中國而言,「主權」沒有任何談判空間。

最終,香港只能採取「民主回歸」路線;不過後來「普選」相關爭議,顯示過往溫和的社會運動已經無法真正突破香港民主發展的瓶頸,因此「雨傘運動」後的行動逐漸走往更激進、更多元的方向。

陳健民藉由標語、行動、場地等今昔比較,說明香港社會運動的轉變。早期是集體、連結性行動,有統一的領導和嚴謹的組織。而「雨傘運動」為轉型期,當時有佔中三子、學民思潮、學聯等較為各界所知的代表人或團體,但也有商討日、民間公投等活動廣納多元建議與想法。

2014年的「雨傘運動」整體而言還是屬於公民不服從運動,而2016年的「魚蛋革命」則是勇武派的場合。「反送中運動」是「分散」領導、沒有「大台」領導;當中勇武派與和理非派也不是對立,而是互相支援、掩護;為刊登多國廣告呼籲世界關注香港議題,一小時即募得超過百萬美金;抗爭也不僅限於傳統的維多利亞公園,或後來興起的立法會等政治地標,而是遍及民眾生活的社區、街頭、辦公室、商場等,真正是「如水」靈活且深入。

從抗爭現場照片可以看出早年與近年社會運動的不同。(攝影/林婉婷)

而香港人的身分認同也在過程中改變。早期是仍受到愛國主義影響,因此認同除了「香港人」,還有「中國的香港人」;而雨傘運動宣告「民主回歸」終結,「香港人」認同逐漸攀升,在反送中運動後中本土意識更是全面崛起。

反送中運動遭到中國政權與香港政府的全面鎮壓,並於2020年7月施行《港版國安法》。有超過萬名抗爭者被逮捕、多家媒體被迫關閉,且在《港版國安法》上路一年以內,共有55個包含公民團體、學生團體、宗教組織、國際人權組織等性質的團體被迫解散。

香港的出路在何方?陳健民提到,自己常常會思考「東歐」經驗;例如1980年,1000萬名波蘭人透過工會團結、並取得天主教會支持,醞釀改革的能量;1977年,捷克的《七七憲章》與相關行動則是在知識份子社群中發酵。

(攝影/林婉婷)

「維持信念與希望,是現在香港最重要的事情。」陳健民點出,香港民主運動的出路是有勇氣守護道德底線,並在日常生活也能夠持續抗爭,例如支持「黃色經濟圈」、成為受苦的共同體或串連國際間有影響力人物從事遊說等。他強調,在不道德的社會,與不義政權合作或不合作、認罪或不認罪、留下或離開,都很困難、怎麼選擇似乎都是錯的,但事實上也都是對的,因為錯誤的是不義政權。他相信,信念深埋在人類的良知裡,因為有信念、有良知,縱使組織已死,但運動將持續。

問答時間,有人詢問台灣能為香港做什麼?陳健民說明,台灣與韓國正在進行亞洲國家的民主實驗,因此現階段台灣要做的是「深化民主」;他個人也期待,台灣對香港處境有更多關心、支持,因為香港作為面對中國的最前線,香港局勢是世界民主國家如何因應中國擴張的參考。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