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N檢視總統候選人氣候政見 皆有不足與缺乏

(相片提供/Freepik)

【邱國榮整理報導】台灣氣候行動網絡(Taiw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 TCAN)12月12日公佈「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以七大政見指標來檢視三位候選人的氣候與能源政見,發現均未能掌握氣候政策關鍵,尤其在產業轉型、碳定價等議題上,缺乏具體政策規劃,呼籲各候選人於選前提出符合氣候正義的減碳與調適政策。

七項指標分別為:2030減碳目標、碳定價、2030電力結構、再生能源 、產業轉型、公民參與、公正轉型。TCAN指出,雖然三位候選人均依循「2050淨零排」放此法定目標提出政見,但未能掌握氣候政策關鍵,例如未討論產業轉型,未提出具有企圖心的2030減碳目標。針對碳定價,賴清德的碳定價政策規劃有為企業漂綠的疑慮,柯文哲僅提出公開碳稅收入、使用情形與多元碳定價的政策,侯友宜則未提出相關政見;三人均未提出碳費銜接到碳稅的中短期碳定價政策。

TCAN表示,在「2030電力結構」方面,三位候選人提出目標相差不大,但為回應國際綠電需求以及加速減煤,應訂定更積極的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且柯文哲與侯友宜都主張重啟老舊核電廠,刻意忽略地震與故障風險,也未提及核電興建的時間與成本。

TCAN又指出,在「再生能源」方面,各黨候選人皆肯認再生能源的發展必要,但欠缺提高社會接受度的具體做法。在「產業轉型」方面,目前各候選人都欠缺對於高碳排產業,如石化、鋼鐵、水泥業之具體政策。在「公民參與」和「公正轉型」方面,賴清德與柯文哲雖然強調全民對話,甚至提出面對氣候變遷應為社會運動,但並未面對現知情權遭忽略形成的參與門檻。TCAN建議應該從以扎實的社會溝通取代浮誇的淨零展、中央與地方提升公民參與品質、積極建構氣候訴訟制度等三方向進行。

TCAN表示,若三位候選人重視公正轉型,需責成各主管機關偕同地方政府合作,掌握各地不同產業、職業身分、脆弱度的群體在轉型過程中面對的潛在挑戰,並面對工會組織率低、對淨零議題陌生、欠缺中長程規劃能力等瓶頸,結合碳定價收入、綠色金融、企業轉型計畫建立完整公正轉型支持體系。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