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胡忠銘就任德生教會第3 任牧師時,會友約250 人上下、牧者僅他1 位。17 年後,德生教會發展成會友超過700 人、有5 位牧者的大型教會,可說是南台灣未見。「如何管理」並帶領教會穩健前進,對胡忠銘來說,只要在德生一天,每天醒來就是考驗,所思考的、做的,秉持一簡單原則即是「真正的委身」。

 胡忠銘指出,身為教會的「領頭羊」,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要有「度量」 2. 要成為「值得學習的對象」3. 要具有「桶箍」的特質4. 要有清楚的目標 5. 要不斷充實自我。

硬體會倒,但福音長在

25 年前,當胡忠銘在英國留學時,曾遍尋不著台灣人教會,身處語言不通的異國,讓他非常渴望能有同樣說華語的信仰群體。那時候他常想:「如果有台灣人的教會在這裡,不知道該有多好?」

另一個故事是,胡忠銘曾看見一些英國的教會變成咖啡廳、服飾店,本來以為是教會平日舉辦社區活動,沒想到詢問後得知教會禮拜堂已經賣掉了,已不再有聚會做禮拜的功能,而淪落成為一般的商家,讓他大嘆可惜。這幾個經驗,直接影響到他對德生這間教會未來發展的方向與期待。「我們不要成為德生王國。」

當教會日漸壯大至今超過700 人聚會,曾有會友提議購地、擴建,把現在的德生教會變成更大間的教會。胡忠銘一度也考慮這種方式,但是當他讀到《馬鈴薯湯教會》這本書時,觀念完全得到翻轉;「與其花太多錢再蓋更大的教會,能增長的人數還是有限,不如把這些錢用在宣教上,」例如鼓勵青年去讀神學院、支持海外宣教師、拉拔弱小教會…… 等。

當教會變得越來越大,「奉獻的錢不是要用在硬體上,而是要做事工;要致力傳福音而不是蓋美麗的禮拜堂。」面對部分長執認為投下去用在宣教的錢「短期看不到成果」,同時他深知的確當福音的種子撒出去時,只有上帝知道發芽結果的時間;但胡忠銘還是積極說服長執,與其把錢用在「加大」德生教會,更應該遵主為大、「廣傳」福音,延伸事工觸角,設法接觸到還未信主的人。

「目前很興盛的教會,幾十年後是否能保持現況,很難說。但福音的種子撒出去,會持續開花結果。」他舉例就像當年耶穌、保羅及許多使徒四處遊走傳福音,就像當年英國、加拿大的宣教師來到台灣,才會有今日教會分佈在世界各地,信仰的活水長流不絕。

在胡忠銘來到德生牧會前,德生已是間宣教的教會,1981 年、1987 年分別設立大仁、漢民兩間子會,1993 年又接納燕巢教會為支會至今,長期給予人力、經費等各方面的協助。為繼續擴大宣教的觸角與理念,教會秉持「馬鈴薯湯教會」的精神,致力栽培傳道人或宣教師,例如今年進入台南神學院道碩班就讀的宋?瑄姊妹,以及目前由總會和新興母會派駐英國服事華人基督徒的蘇子騰宣教師之另一半伍于美女士,德生教會給予經費與精神上的全力支持。

近期傳為佳話的一件事是,德生教會將與同樣在高雄的三民教會結成夥伴教會;原本兼任三民教會小會議長的青年牧師李子和,經過充分溝通與議決後,將前往三民教會牧會。胡忠銘表示,三民教會一直很肯定李牧師運用在德生學習到的牧會方式,因而多次爭取希望李牧師能正式成為他們的牧。為了福音廣傳,胡忠銘及會友願意「放人」,「宣教不拘泥任何形式,只要對福音廣傳有益處。」

今年是德生迎接50 禧年的時刻,8 月3 日舉行設立50 禧年感恩讚美禮拜時,包括本堂會友、母會、子會、德生僑近千人,在悠揚樂聲中,滿懷感、細數恩典。胡忠銘講道時形容禧年是「暫時蹲下、積蓄能量再跳起」,藉由調整組織、轉換思維,期許德生成為長老教會的典範。

德生異象

德生教會在2011 年4 月3、4 日在真理大學麻豆分校舉行「2011-2020 教會事工與異象及發展策略研討會」,當中已訂出教會發展的三大異象。胡忠銘表示,聖經箴言29 章18 節記載:「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人活在世上,方向和目標,乃是前進的驅策力,若沒有方向和目標,將會如同失去動力的船隻,在海上漫無目標漂泊一樣,教會的福音事工更是如此。 胡忠銘認為,在邁入21 世紀的第2個年代之際(2011 至2020 年),德生教會實需領受與開啟從上帝而來的異象,並設定目標與藍圖,繼續向前行,才不至於放肆。他進一步指出,由於少子化及人口老化所引發的問題,勢必會衝擊到教會未來的發展;為能讓德生教會的福音事工持續和增長,未來的10 年計畫,必須將重點擺在「松年」、「青年」與「宣教」三大事工上。

異象一:松年事工-安養、照顧、托老、教育等

再過不久,二次大戰之後出生,被稱為「戰後嬰兒潮」(1945 至1965 年)的一代,將在邁入2015 年後陸續退休。由於現代醫學進步,人類的壽命逐漸增長,「老化」將會成為趨勢,特別在經濟水平較高的國家更是如此,台灣就是其中之一;若再加上二次大戰之前出生的「舊人類」(1925 至1945 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會逐漸攀升。 目前德生教會正在推展的松年事工包括松年團契、松年大學、長青學苑等,均頗獲好評。胡忠銘表示,教會計畫使用鄰近已暫停招生的永達技術學院,當做推展松年的安養、照顧、托老、教育等工作,目前正積極計畫籌備中。

異象二:青年事工-青年禮拜、青年福音事工

長老教會年輕人不願意參加傳統禮拜之因,除了語言、形式、講道、體制、組織之外,年齡層(同輩群屬性)亦是一大問題。1998 年胡忠銘在德生教會就任時,在<新任牧師的牧會理念和目標>一文中,特別提出「禮拜的更新」這項事工,便是期許教會能「順應」時代、突破「傳統」束縛。

胡忠銘表示,根據多年來的觀察和研究而提出這樣的理念-長老教會的人數要增長,禮拜必須更新,「多場次、多語言、多形式」乃是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正因如此,他才會於2002 年初開設第3 場華語禮拜,希望幫助年輕人找到適合他們的禮拜方式。

2 年前,德生教會再開辦第4 場給國、高中生的青年禮拜。同時他也常提醒全體長執和牧師同心,拋開傳統與敬拜讚美以及語言的成見,多重視與關心青年的禮拜、聚會及信仰生活。另外,亦增設青少年事工單位,一來幫助長執了解青少年族群的獨特性質與需求,二來也是以專門的事工單位來推展青少年事工。

異象三:宣教&教會組織再造

鑑於許多台灣教會常因教會建築等硬體而拖垮經濟,致使原有事工難以前進。面對德生教會目前禮拜堂不足容納全體會友的現況,胡忠銘傾向以多場次的禮拜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設法再蓋一間更大的教會。他表示,1991年當初德生教會建堂的目標與硬體設備,只設計能夠容納450 至500 人使用;如今會友增長至700 人,設備與空間皆不敷使用。原本他也考慮讓德生成為一間更大的教會,例如再購買房屋或購地擴建教會,直到他閱讀一本名叫《馬鈴薯湯教會》的書籍後,思想全然改變,「大教會的意義並不在於硬體設備與聚會人數,而是在於會友的心胸與福音的廣度。」

除了調整對「大教會」的定義,胡忠銘亦提出構想調整德生教會的組織架構。他指出,傳統長老教會的體制和觀念,較屬「單打獨鬥」的設計,並不適合「團隊服事」。一位全時間服事,盡忠職守、認真牧會的長老教會牧師,頂多只能牧養100 至150 個會友,超過這個人數的話,實在難以全心關照與應付每一位會友所需,因光是預備講道、帶領聚會、外出探訪、自我靈修和讀書等,所需的時間,實難以計算;除非牧師的牧會和講道只應付了事,否則,時間絕對不夠用。

如今,德生教會的人數快速增長,若包括主日學學生與週間的各項聚會,幾乎每個禮拜都已超過700人,再加上包括松大、團契等,人數早已經突破千人。但胡忠銘說,會友與長執的觀念,還是停留在100 至150 個人的階段,舉凡婚喪喜慶、探病、諮商協談、行政事務、突發狀況、大小會議、主領各項聚會等,牧師幾乎都得事必躬親,才能滿足會友的需要;即便有多位牧師,部分會友還是停留在傳統觀念,有事只想找主任牧師商量。

胡忠銘表示,到目前為止,長老教會尚無一套適合500 人以上聚會的體制與團隊服事模式可依循,超過500 人以上的教會,往往都得自己摸索,然而卻在人多嘴雜、意見紛歧的情況下,使得牧師所提出的事工和計畫難以推展,心情也常受到影響。

因此他認為「組織再造」確實有其必要,多次與長執開會或舉辦研習活動,期望一步步調整教會的行政組織系統、長執與會友的觀念,並投入更多心力在推展宣教。

解決方式包括建請小會銓派「組織調整」小組進行相關討論、增設多場禮拜或分設教會、支持各種形式的宣教事工、鼓勵年輕人就讀神學院、成立關懷年輕人的「青年事工委員會」、領養其他弱小教會或派遣宣教師協助。

胡忠銘的管理哲學:像提肉粽串、還要跟著菠菜學

要管理德生教會這樣會友多、同工多、牧者多的教會,除了牧者團隊團結力量大,胡忠銘說,每位同工、會友之間,也必須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例如平時常用e-mail、電話保持聯繫,有事情可隨時召開會議討論。他眼中的德生教會較少同工內部的問題,但會友個人意見難免有,「畢竟這是一間理性的、知識水平高的教會。」身為主任牧師,他常敏銳觀察同工與會友的變化,當發覺到問題、或是出現次級團體時,他會盡快進行疏通或調整,「主任牧師要站在至高點看事情,也要有肩膀承擔所有的責任。」

胡忠銘認為,主任牧師的角色像是「提肉粽串」,要從最高點穩穩拿住,發現哪一個鬆了、快掉下去了,就趕快調整、重新綁好。

他還提到日本企業常用的「菠菜法則」,意指「報告」「聯絡」「商量」三步驟,這三個動作的日文發音開頭合起來正好是日文的菠菜一字,所以有此稱呼;有事報告、積極聯絡、凡事商量,教會內部若能落實菠菜法則,較不容易發生問題。

牧會近30 年,德生教會是胡忠銘牧養的第2 間教會,卻是第1 間超過500 人的大型教會。從沒有經驗到現在可四處與人分享在德生教會服事將近17 年的經驗,甚至集結成書,他謙稱,都是一路摸索、慢慢累積經驗而來,「發現問題,問人、找答案、接受別人建議等,這一路上有很多的學習。」

從單打獨鬥到團隊服事

1998 年胡忠銘就任德生教會第3 任牧師時,會友約250 人上下、牧者僅他1 位。17 年後,德生教會發展成會友超過700 人、有5 位牧者的大型教會,可說是南台灣未見。「如何管理」並帶領教會穩健前進,對胡忠銘來說,只要在德生一天,每天醒來就是考驗,所思考的、做的,秉持一簡單原則即是「真正的委身」。
他指出,身為教會的「領頭羊」,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要有「度量」:主任牧師應包容、尊重其他的同工,要疼愛他們,與他們享有相同的福利,不能存有個人主義的心態。
2. 要成為「值得學習的對象」:在長老教會「萬民皆祭司」的概念下,常常誰也不服誰,不服帶頭者的人可隨時去別的長老教會,為何會友、同工要留在這裡?「因為你值得學習」。主任牧師必須明確知道牧會理念、如何分工以及擁有學術相關成就;除了信仰紮實,也要有理念、專業讓同工和會友想跟隨學習。
3. 要具有「桶箍」的特質:桶箍就是木桶外面那一圈金屬環,意思是指身為主任牧師要有把人聚集的能力,也成為其他牧師、同工與會友間的橋樑。胡忠銘總是強調「每個人恩賜不同,他會的我不一定會」,讓會友知道不同的牧者或同工,是可以彼此學習、分工合作的,一間大教會不能只靠一位主任牧師包山包海。
4. 要有清楚的目標:主任牧師必須有清楚的目標、異象,就像是導遊在前面帶路,「如果連他都不知道路怎麼走,叫會友要怎麼跟?」
5. 要不斷充實自我:從前讀大學的人不多,如今一間教會碩士、博士、醫生都是用幾十位在算的。胡忠銘強調主任牧師一定要走在時代前端,除了身為屬靈領袖要有相當的信仰、神學素養,也必須敏銳察覺社會變化與脈絡,講道時把信仰連結時事整合成一個信息,讓會友領受而得到感動。另外,熱愛文字書寫的胡忠銘也著書許多,同時選擇性在大學、神學院內兼課,不只「教學相長」,教育亦是傳福音的另一個出口。

有機體教會 擴大宣教新視野

【林佳靜專題報導】擁有相當多音樂人才的壽山中會德生教會屬於都會型的大教會。為響應百週年倍加運動,1964年7月初,新興教會設立德生教會為第3個支會,8月9日開始聚會,歷任過邱添登、陳播春及胡忠銘等3位牧師,1969年正式升格為堂會。德生教會又於1981年設立大仁教會、1987年設立漢民教會,1993年開始支援燕巢教會的事工。在德生教會牧會18年的胡忠銘牧師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其實並不缺教會,而是缺人力支援,他建議大型教會應該支援小型教會。

在2015年12月3日特色教會座談會中,胡忠銘以德生教會為例,分享都會型大教會所面臨的難題。該教會目前有5位牧者,15位長老,21位執事,5位幹事,15個事工小組及23個關懷小組。每個禮拜天共有4場禮拜,平均每週有760人聚會,一年奉獻達2500萬台幣,人事費用佔33%。他指出,長老教會的體制是民主、共和、代議制度,其組織比較適合300人以下的中小型教會;當教會增長超過300人之後,原來的法規、條例、辦法和選舉等行政規範法規就無法適用於大教會,會面臨條例與制度不足的窘境。

他舉例說,2015年是德生教會設教第51年,主日禮拜平均人數已由初創時70人,增長到目前平均700多人。當教會展開團隊服事後,會遇到長執選舉的難題,變通方法就是讓各個團契來推選,這必須讓會友對牧者有相當程度的信任才辦得到,然而教會裡老中青三代還是會有不同意見。雖然他曾建議總會針對大型教會的需求修改法規條例,但實在緩不濟急。當教會增長後,會友的期待與牧師的工作量也漸漸增加,遇到問題難以有請益的對象,只好自己摸索,或是向其他教派請益,但外教派的模式也很難適用於長老教會體系。

他認為,教會就像是一個「有機體」的「組織」。「組織」是為「有機體」而設立,「有機體」並非為「組織」而存在。老一輩的觀念若還是停留在70人的架構裡思考,發展就會碰到瓶頸。教會增長也不用太高興,因為有會友可能感覺自己的地盤被侵略、身分被取代,而造成人際關係的緊張。若要植堂,在高雄想要蓋個禮拜堂及停車場,不花一、兩億是做不到的。

小型的教會規模雖小,但自主性高;缺點是人力少,缺乏同工;資源少,事工難推;聚會少,壓力較小;事情少,時間較多,比較有時間預備信息和休息。

大型教會的規模大,學習較多;資源多,募捐者多;事工多,時間較少;挑戰多,但激發力多;狀況多,操煩也很多;法規無法滿足教會,成為束縛;同工多,異動頻繁。

胡忠銘認為,每一間小教會與大教會,都是回應主耶穌傳福音的呼召,但不是每間小教會都應「被強迫」成為大教會。一位牧者若獲得會友的信任,那他等於是得到會友所授予的領導權。若是會友信任牧者,那麼他們也會支持牧者所提出的建議或是議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