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彩見證】因為相信,所以行動

繪本《為愛遠航》創作故事

《為愛遠航:伊萊莎牧師娘的故事、宋伊莉莎白醫師的故事》(台英華三語繪本)
Eliza Caroline Cooke、Elizabeth Blackburn Christie
作者:Jenny Jamieson
譯者:Tân A-pó、Ling-I Jessica Su(So Lêng-gî)、Robert R Redman(周長志)
繪者:Boris Lee(Lí Sîn-hô)
出版:前衛出版社


圖文◎陳韻如

2020年12月底,我帶孩子到高雄哈瑪星的武德殿練習劍道,課後的閒聊中,自我介紹我們來自蘇格蘭。本不期待大家對蘇格蘭有什麼印象,畢竟很多人只知道倫敦所在地英格蘭,沒想到,當地耆老說他知道蘇格蘭!因為武殿德後方登山街的打狗外國墓園,就埋有兩位自蘇格蘭來台的牧師,十幾年前還曾經有一群人來找他們的墓,所以他印象特別深刻。

我聽了非常驚訝,心想自己從小在這附近長大,怎麼不知道這後面有什麼外國人的墓園?於是,在好奇心驅使下,我用關鍵字「哈瑪星」「外國人墓園」「蘇格蘭」「牧師」搜尋,沒想到竟然跳出一個我從未聽過的名字──李庥(Hugh Ritchie)。他是英國長老教會派任台灣的第一位牧師,而他的太太伊萊莎(Eliza Caroline Cooke)則是英國長老教會派任台灣的第一位女宣教師,也是長榮女中的創辦人。

我初步了解後非常震驚。我自認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會友,旅居蘇格蘭近20年,但對蘇格蘭宣教師的認識,僅止於愛丁堡人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醫師。李庥和伊萊莎這兩個名字對我來說全然陌生,他們究竟是誰?

於是,我傳簡訊給擔任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的好友張盟宜,打算借午餐約會的名義,好好問她李庥和伊萊莎的事蹟。

尋見

2021年2月底的某個午後,張盟宜秉持正港台南人的好客精神,特別找了一間適合孩子們用餐的親子餐廳。我急著想要知道答案,一坐下來,馬上進入正題問她李庥和伊萊莎的故事。

張盟宜驚訝地看著我,反問我:「妳怎麼會知道李庥?已經整整20年沒有人跟我提過這個名字了。」於是我老實交代這日午餐約會的來意。她聽了後更驚訝地說:「妳知道嗎?大概二十幾年前,我做過一個夢,夢裡李庥牧師交給我一張小紙條,告訴我:『盟宜,這件事就拜託妳了。』但是我醒來後,完全記不得紙條上寫了什麼,也不知道他到底要拜託我做什麼事。今天忽然聽妳說到這個名字,又這麼熱切地想要知道他和牧師娘的事,我覺得這其中一定有神美好的安排!」

這下子,我也相信這是神交付我的重要任務。

之後,透過張盟宜的引介,我們一起到台南神學院和前史料中心研究員廖安惠老師見面。歷史檔案館主任盧啟明牧師也出手幫忙,找出一些《台灣教會公報》的相關文章供我閱覽,並推薦我閱讀由台灣歷史博物館出版、蘇約翰(John Shufelt)主編和林淑琴翻譯的《李庥與伊麗莎白‧李庥宣道書信集》。然而,這些文獻僅讓我了解李庥和伊萊莎來台灣期間的事蹟,他們來台灣前的一切依舊是個謎。於是,張盟宜又引介我電洽遠在台中中會公義行動教會聚會的台灣基督教光鹽傳播協會創辦人洪叡郎牧師,以及紀錄片《黃彰輝容顏》的製片人林蓉蓉女士。

我與他們聯繫後發現,其實他們知道的跟我差不多。洪叡郎牧師又推薦我找人在台北的鄭仰恩牧師探詢,因為他是第一個在英國長老教會檔案室找到伊萊莎英文全名的台灣人。我抱著最後一線希望,致電鄭仰恩牧師,仍沒有達到目的。他回訊息時,附帶一張多年前他在英國長老教會檔案室裡翻拍的伊萊莎個人資料卡,但上面僅記載她的全名和出生年月日,其他欄位均為空白。這期間,我的大學恩師、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李錦旭,搜集所有李庥牧師的書籍後寄給我,我這才發現李庥和伊萊莎在台期間,與馬雅各、德馬太(Matthew Dickson)、巴克禮(Thomas Barclay)、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及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等牧者皆有交集。

至此,距離我第一次聽到李庥和伊萊莎的名字,已經超過四個月的時間。期間我大量閱讀前人的文獻,但仍然找不到答案,於是決定放棄了。張盟宜聽了我的抱怨,用一貫冷靜、溫柔的語氣對我說,將一切交給神,一起禱告聽聽祂想說什麼。

我電話一掛,頓時感到非常絕望,在電腦前低頭禱告,心裡想著:「主啊,我不知道祢為什麼要讓我認識李庥和伊萊莎,又不告訴我他們到底是誰?我盡力了。但若這是祢喜愛的任務,請祢帶領我完成,讓我找到他們,讓他們的故事可以被看見,鼓舞更多的人。」

禱告後,我內心莫名平靜,看著Google的搜尋網頁,忽然靈機一動!既然有人名,有出生年月日和居住地,或許我可以用之前幫婆家寫族譜的方式,上族譜網站和英國的戶政系統查查?

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我打開過去使用過的各個族譜資料庫網站,輸入我僅知的伊萊莎姓名和出生年月日,以及李庥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及出生地資料,然後按下搜尋鍵……幾秒後,電腦忽然跳出一張伊萊莎的受洗證明,我循線往下找,忽然又跳出一張伊萊莎的家族族譜及李庥的家族族譜!──我找到了!我激動得難以自已,竟不自覺淚流滿面!

行動

然而,即使有李庥和伊萊莎的族譜,我只是一個對教會歷史毫無概念的小信徒,還是無法消化這些資料。身邊唯一的智囊,就是張盟宜了。我們白天各忙各的,能討論李庥和伊萊莎史料的時間大約都是三更半夜。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的膽子真的很大,為了可以盡快拼湊出李庥和伊萊莎的故事,即使是在台灣「鬼月」的深夜裡,也在英國長老教會的線上檔案館找各種出生和死亡證明,放大螢幕畫面和調高亮度仔細尋找。為求正確,還利用Google地圖在墓園裡「散步」,查看古人的墓碑。從此,我就戲稱張盟宜為「那個半夜跟我拿著手電筒一起看墓碑的女人」。

靠著張盟宜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的熟悉及對西洋史的知識,在無數個三更半夜,我們一起研究,而後慢慢拼湊出繪本《為愛遠航:伊萊莎牧師娘的故事、宋伊莉莎白醫師的故事》。真心感謝張盟宜的勇氣和友情支持,她付出和參與的熱情,都足以讓她同列這本書的共同作者。

我實在太久沒有使用華文思考和書寫,加上史料都是英文,於是我直覺地使用英文敘事。而後因李庥和伊萊莎在台灣的重要事工之一,就是教導信徒閱讀白話字聖經,而伊萊莎更是重視婦女和小孩的白話字閱讀能力,因此我希望這個故事能以適合親子共讀的繪本呈現,重現伊萊莎當年英文及白話字並進的教學情境,也藉此翻轉過去認為台語沒有文字的錯誤認知。

台語的白話字書寫系統,乃是蘇格蘭長老教會宣教師在19世紀後葉承襲三百年前荷蘭人新港文書改良而成,並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台灣社會廣泛流傳。在當時的外來統治語言以外,白話字成了市井小民日常獲取知識、連結世界的語言工具。想到此,我也特別感謝在荷蘭的好友Lily Wang,在我卡關的夜晚,同樣有著基督信仰並正在為荷蘭宣教師寫書的她,也一起為我們面對的困難禱告。

我以英文寫出故事後,便積極探詢將英文轉譯為白話字的譯者。透過打狗亂歌團團長嚴詠能牽手陳玟勳的介紹,我結識為復興白話字默默貢獻心力的陳金花老師、吳家銘老師、蔣為文教授,以及在法國創辦歐洲第一個線上學台語課程的Jessica Su。當我提出台文譯本的需求時,五位台文前輩用行動告訴我:復興台文的路上,我不孤單!他們不但無酬翻譯、校稿和擔任顧問,還耐心地指導我,將我從一個白話字文盲,提升為不只聽說自如、更能我手寫我口的白話字寫手。

我要感謝曾在愛丁堡藝術學院深造的知名畫家李晨豪(Boris Lee),他知道我的雄心壯志後,二話不說直接下海教我怎麼製作繪本。他不但只收我非常「基督心」的稿費,還用盡他的人脈,拉了同樣是平面設計界新銳的康學恩(Vank Kang),非常血汗地設計封面,撐起了繪本的門面。在無數個他們激烈討論的夜晚,我親眼看見什麼叫對繪本創作極具天分和熱情。

謝謝Abel Lee,他讓我看見什麼叫做「復興美工」魂──他細究所有模糊的伊萊莎牧師娘照片,參考書上對牧師娘的描述及家族照片,以及那個年代婦女的打扮,親手把伊萊莎畫回來了!

最後,我必須謝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主委王昭文老師及盧啟明牧師。為了更貼近長老教會的用詞和歷史考證的正確性,張盟宜特別央請他們在百忙中抽空,連夜校正繪本的年表,讓繪本盡可能符合史實,可作為未來研究的參考史料。

如果沒有這些天使的幫忙,我這樣一個小信徒實在不可能完成任務。每次卡關時,我透過禱告交託,神便親自安排一切美好的事。若說這任務是考試,那麼神就是親自拿了答案卷給我抄,讓我可以順利合格。

禮物

神的恩典還不僅如此。在我尋覓李庥和伊萊莎故事的初期,曾寫了一封信給時任蘇格蘭長老教會總議長的柯林‧辛克萊(Colin Sinclair),他同時是我聚會的教會帕默斯頓廣場教堂(Palmerston Place Church)的主任牧師。我詢問他是否聽過李庥和伊萊莎,他為我發了一封信給他所有的聯絡人。他坦言,因為年代久遠,挖掘他們的故事很困難,但神掌管時間與空間,凡事都有可能。

就在辛克萊牧師發信後兩個禮拜,透過蘇格蘭長老教會亞洲區秘書珊蒂‧斯內登(Sandy Sneddon)的轉介,我收到了一封信,來自宋伊莉莎白(Elizabeth Blackburn Christie)醫師的後代──前蘇格蘭長老教會總議長約翰‧克里斯第(John Christie)牧師。他表示:「我雖未曾聽過李庥和伊萊莎,但我推測,我的曾姑祖母小時候應該在教會主日學裡聽過這兩位從福爾摩沙寫回蘇格蘭的信,所以從小就立志要去福爾摩沙宣教。……我曾經在2010年以蘇格蘭長老教會總議長的身分拜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並親自到曾姑祖母的墓前追思獻花。……她是台灣第一位女西醫,也是蘇格蘭第一位獲得三個醫學學位的女性。……曾姑祖母若在畢業後待在蘇格蘭執業,必能賺大錢,但她一畢業,就義無反顧地到台灣從事醫療宣教的工作,最後也長眠於台灣。除了李庥和伊萊莎之外,若您願意為我的曾姑祖母撰寫繪本,我願意提供您所有的協助!」

這封信給我莫大的鼓舞,經過多次請教,我很快把宋伊莉莎白的故事寫出來。克里斯牧師甚至把兩本宋忠堅(Duncan Ferguson)牧師和宋伊莉莎白醫師的私人日記交給我,並說:「希望您能將這兩本日記翻譯給更多台灣人看見,讓大家一起來記念這兩位無私奉獻的勇敢牧者。」

如果說這趟繪本之旅有什麼驚喜,我想應該是神在我萬念俱灰時給我的鼓勵和安慰。祂讓我知道:祂都在,不要放棄!

2022年11月30日,在前衛出版社的協助和嚴詠能兄的贊助下,兩冊繪本正式出版了。2023年3月底,台南市長黃偉哲購買100套繪本當作城市交流的禮物,送給到台南訪問的愛丁堡市議會議長和議會團。2023年4月,這100套繪本終於從台灣出發,飛到蘇格蘭的公立小學和愛丁堡市立中央圖書館做跨時空的交流。

中央圖書館館長打開繪本,看見英文和白話字對照的故事,激動地回應說:「謝謝你們堅持用她們當年致力推行的白話字,寫出兩位偉大女性的故事。我彷彿看見她們現在乘著白話字,終於回到了她們的故鄉安歇!這是近代蘇格蘭的圖書館館藏裡面,第一本用蘇格蘭人發明的白話字寫給蘇格蘭和英文世界孩子們的繪本,但我知道這不會是唯一一本。」

如同愛丁堡市長和議長在贈書儀式記者會說的,這兩冊繪本只是開始,未來還可以有更多交流,重新串起蘇格蘭和台灣之間超過一百五十年的友誼。兩國的孩子可以了解:原來我們自古就是好朋友!未來在世界公民的路上,更當彼此扶持,為對方加油打氣!

感謝神,使用我做祂的器皿,完成祂想要完成的事。希望大家一起效法伊萊莎和宋伊莉莎白的精神,繼續傳遞愛的力量!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