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與會眾一起的禮拜

◎盧恩萱(PCT前普世青年)

我平常做禮拜的教會隸屬美國長老教會(PC(USA)),位於大學城,擁有豐厚的156年歷史。教會約莫近百名會友固定出席禮拜,主日禮拜莊重且簡潔,整體程序貼近以賽亞書6章,進行宣召、讚美、祈禱、信息及回應,並以管風琴及鋼琴架構出聖樂交織的敬拜。

在這具悠長歷史的教會,應已有一套自我承襲的傳統。然而,我在這份傳統中更體察共融及喜悅。禮拜不僅由牧師及司會帶領會眾敬拜上主,更多是由會眾參與程序,共同面向上主。

週報上會寫下所有的禱詞,包括讚美、認罪、奉獻、感謝、懇求及主禱文。每段禱文都與當週禮拜主軸相呼應,會眾齊心讀出每句禱詞。於是,禮拜中的祈禱不是單方的引領,而是會眾共同的祈禱。在過程中,我逐漸發覺這不會是照本宣科的制式朗讀,而是在讀出逐句禱文時,知道自己正與會眾一起向上帝祈禱。
儘管長老會體系強調講道在整場禮拜中的重要性,但在這裡,我更明確地感受到主日禮拜的每個程序環節都緊密相扣。禱告、聖樂、講道都是已規劃好的完整架構,整場禮拜確實是會眾共同奉獻給上主的一場盛宴。

此外,與我過去在台灣參與的教會禮拜相比,尤其是在講道中,時常感受到講道信息圍繞在對於人原罪的認知與悔改;或在領受聖餐時,牧者重述罪的洗淨。而在這間教會,無論是講道或是每月的聖餐禮,除了前述的提點,也注重上主的慈愛與對人群的關懷。尤其,聖餐領受是喜樂的,在吃這餅、喝這杯的時候,會眾明白自己是被呼召來到上主的桌,而這個桌是恩典及愛的桌,彰顯上主的愛和平安。並且,守聖餐是與會友一起領受,不單是自己與上主之間的關係。

較另類的是,在祝禱時,主任牧師已預先至禮拜堂門口準備與會眾請安,因此祝禱多半由副牧負責。有時候,副牧似乎希望補充當天講道經文的其他信息,導致祝禱不必然是平時所熟悉的祝禱詞,而變成一段稍微冗長的分享,並祝福會眾平安離去。儘管PC(USA)的禮拜與台灣長老教會的主日禮拜有微妙的差異,但這些差異也沒有優劣之分,我更多地發現原來自己能以更遼闊的心敬拜,因為這正是一場禮拜。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