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受難者呂昱新書發表會 台灣國首部曲《消逝的難民營牛肉麵》

(攝影/林宜瑩)

【林宜瑩台北報導】由政治受難者呂昱(本名呂建興)撰寫的長篇小說《消逝的難民營牛肉麵》,於1月19日下午,在政治受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台北據點舉行新書發表會。呂昱直言,他的著作都涉及白色恐怖受難者及家屬驚惶悲慘的境遇。因為身為政治受難者的他認為,唯有活著走出獄門,才會有正義,並立志成為苦難中的記憶書寫者。

(攝影/林宜瑩)

呂昱出生於台南,幼時隨父經商,遷居澎湖。1967年畢業於省立馬公中學,隨後考入高雄左營中學,積極參加以大學生為首的課外活動組織「自覺會」,擔任左營中學聯絡處總幹事。當他回澎湖時,巧遇在當地服役的自覺會前會長許席圖,獲邀參與籌組「中國統一事業基金會」。1968年,因與教官衝突而主動休學,北上投靠許席圖。

呂昱於1969年春節返家期間被捕,遭控涉案,並移送警總軍法處,當年11月即被判有期徒刑15年,1970年更審加重為無期徒刑。1975年逢蔣介石逝世,減刑為15年,於景美看守所服刑。1982年移送仁愛教育實驗所,直到1984年2月11日才刑滿出獄。

呂昱的作品有短篇小說《婚約》、長篇自傳體小說《獄中日記》、文論《在分裂的年代裡》,曾獲吳濁流文學獎小說佳作獎、1984年度小說選等文學獎項肯定。他的短篇小說《45號房的那一夜》,獲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8年改編為「抗爭者們」讀劇範本演出。

呂昱說,大家從小讀到大的歷史,人名是真的,故事卻是假的;而小說裡的人名是假的,可是故事卻是真的。可惜在台灣,很多人認為長篇小說是「閒書」,意思是有閒時間的人在讀的,他認為並不公平。他說,《消逝的難民營牛肉麵》約有22萬字,是他花費8年時間完成,鼓勵眾人買回去看。他強調,這是台灣國三部曲的首部曲,後面兩部曲都已著手書寫,期望有生之年能把這三部曲寫完、出版。

呂昱短講後,關懷據點管理中心的計畫主持人林香如邀請所有據點工作者站出來,試著把雙手背在自己背後,體會一下甚麼叫「背寶劍」(刑求的一種)。呂昱解釋,就是雙手在背後用手銬扣起來,再被吊到半空中。當事人會因兩隻手承受自己體重重量、手臂筋骨被整個拉而劇痛不已、昏死過去,這也是呂昱在獄中遭受的刑求之一。

讓據點工作者體驗什麼是背寶劍刑求。(攝影/林宜瑩)

在呂昱《消逝的難民營牛肉麵》新書發表會上,有陳欽生、毛扶正等超過50位政治受難者及家屬參加。呂昱說,他與陳欽生等多位至今仍然倖存的政治受難者,被國家人權博物館當成活教材。他希望更多人能來了解政治受難者及家屬的悲慘境遇,讓歷史不再重演,不再有人成為極權統治下的犧牲者。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