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頻道】活在世界──以教育現場「異化」處境詮釋

希伯來書4章12~16節

Image by senivpetro on Freepik.

◎陳哲新(台灣神學院道碩生)

觀察今日台灣教育現場,你會看到什麼?不難發現,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知識、師生,以及代表國家權力運作的學校之間的互動關係:分割、疏離、非人性化、異化的教育現場(註)。

以此異化處境視角,觀察希伯來書4章12~16節,幫助我們看到上帝的道如何如同刀、劍分割人心,卻不異化人;也看到耶穌道成肉身來到這個充滿異化的世界,卻不被異化的層面。

藉此,經文分析突顯出:在永恆上帝的面前,異化的有限性。因為耶穌這位大祭司超然的工作,身處異化世界中的每一個人,不致因此與上帝疏離,仍可在上帝面前獲得「及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章16節,和合本2010)。

詮釋者之處境分析

本文將提出呈現教育現場異化的三個層面。面對老師時,學生成為服從教師權威的客體。學生被期待專心聆聽教師在課堂的講解,而非被期待踴躍發表自身想法,更遑論提出相反意見,而可能破壞教師掌控的教室秩序。學生與教師互相異化,不能在課室同時成為學習的主體。

面對「知識」時,「知識」成為得由師、生掌握的客體。「知識」得由教師傳授予學生,隱含著教師實質上僅能傳授教師自己可以掌握的「片瓦知識」之預設,忽略了「整體的知識」不能被教師所擁有的現實。相對地,學生被動接收來自教師的「抽象知識」,而不是在真實世界中透過親身經歷去理解「真實知識」,覺察自身與真實世界的互動關係。在此,「知識」的學習被異化為得以用「分數」來評價客體。

最後,學校行政人員按照既有的模式擬定校定行事,教師必須依循既定的課綱、課程以及既定學校行事,安排課程內容與測驗。教師的教學異化成為國家展現權力的工具,服膺權力的客體。

處境下之經文分析

一、上帝的道異化人心?

希伯來書選擇以色列先祖們在曠野未能進入迦南地、享受上帝安息的集體記憶,當作修辭素材,勸勉、警告讀者,應當留心「所聽見的道」,務必將「信心與所聽見的道配合」(4章2節)。先祖們在曠野失敗的例子,成為現在的讀者們必須引以為戒的最佳事例:「存畏懼的心,免得我們中間有人似乎沒有得到安息。」(1節)「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了不順從而跌倒了。」(11節)

不過要如何聽見上帝的道呢?希伯來書4章12節使用了一個隱喻,將劍用來比擬上帝的道。刀、劍,是用來剖開、分割東西的物品;刀、劍,很多時候也是用來剝奪生命,或是用在無生命的東西。至少,一般人不會期待它被用在自己身上。

上帝的道比一切兩刃的劍更鋒利,意謂著可以切開、分割任何的東西,不論它們原本有多緊密、有多細小。對於每一個分割後的結果,都還可以繼續分割,沒有盡頭,完全地暴露出來。任何東西如果被如此細微地分割,它原本的樣子可能都無法被正確識別。

難道上帝的道如同異化的世界,把人當作可不斷分割的客體,使人失去生命、失去原本的樣子嗎?上帝的道雖然也可以將一個人剝離至無法被辨識的程度,卻是「活潑的」(ζῶν,希伯來書4章12節)。在經文的隱喻中,上帝的道切割、深入,不是為了剝奪人的生命,而是為了辨明人的每一個心思意念,使人獲得生命。辨明人心每一個微小的意念,是為了向人們揭露,自己每一個選擇是否相信上帝,成為信從上帝的人(3章16~19節)。換言之,人心被上帝的道分割,並不會因此被異化而失去人的完整性;反而因為人心與永恆的上帝相遇,有機會脫離「不信」(19節),進入上帝賜予的永恆安息,獲得完整的生命。

二、不被異化的耶穌

上帝的道最極致的展現,就是上帝的道自己的肉身作為:耶穌以「血肉之軀」(希伯來書2章14節)來到異化的世界。經文引用福音書傳統指出,縱使魔鬼試探耶穌(14~18節),試圖要耶穌分開他(祂)的人性和神性,耶穌仍然「向指派祂的盡忠」(3章2節)。

支離破碎的神人關係、在破碎世界中孤獨生活的神的子民,以及同樣在對立關係掙扎中之羅馬帝國下的社會現實,儘管耶穌處於異化的世界,但異化的世界並沒有使耶穌失去人性。相反地,反而因為耶穌的盡忠職守,「因受苦難而得以完全。」(希伯來書2章10節)

經文在此處的修辭,既引用了以色列人的獻祭制度,又同時訴諸耶穌在此制度下完美的超然性。因為耶穌「受過試探」「沒有犯罪」(希伯來書4章15節)而完美地扮演大祭司的角色(5章9節),使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如同獻祭制度所表示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將自己的軟弱帶到大祭司面前,讓耶穌「為百姓的罪獻上贖罪祭」(2章17節),祈求上帝赦免。

進一步來說,身處異化世界的耶穌,一方面是藉著自己的死,使自己像是被異化般的當作祭物,又同時主動扮演獻上祭物的大祭司角色,突破了異化世界中非人性化的分割。耶穌以一種看似被客體化,卻仍保有主體性的方式,「使萬有都服祂」(2章8節),完勝了世界而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9節),使祂的超然無可質疑。

「既然我們有一位偉大、進入高天的大祭司,就是耶穌。」(希伯來書4章14節)身處異化世界的我們,自然可以坦然地承認我們軟弱,承認我們終究無法不被世界所異化。「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16節),因為藉由耶穌這位完美大祭司的工作,已經向世界彰顯:異化的世界並不能真正地切割我們、使我們失去自我,也不能使我們與神分離。

經文下的處境回應

對今日台灣刻正發生之異化的教育現場中的每個主體而言,經文提醒我們:上帝既然「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向列祖說話」,且「藉著祂兒子向我們說話」(希伯來書1章1~2節),留心上帝的道如何藉著異化的教育現場,藉著師生在課室的互動,剖開每個人心思意念,即是一種覺察將「與所聽見的道配合」(4章2節)的機會。

此外,耶穌既以超然的他者來到此異化世界,其看似異化自己卻又不被異化的行動,也在兩個極端之間向世人指出另一條路徑。

意即,因著耶穌成為我們與神的完美中介,異化世界中的每個主體,不論遭遇何種異化,何種切割、疏離,都能在其中找到信從上帝的道並能與之配合的形式,使自身有限的存在繫於無限而無法被異化之上帝之存在,不致因此失去自我、失去與上帝的關係。

註:「分割、疏離、非人性化、異化」的現象,在本文中簡稱為異化。異化一詞在本文的使用,指的是知識、學生與教師,以及代表學校使用權力的行政人員,其彼此互動時,逐漸失去自身主體性、自成目的性,而客體化、變成工具的過程。此概念的使用、指涉,參考自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五十週年版》(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50th Anniversary Edition);黃武雄著,《童年與解放衍本: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